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16-05-06 16:1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部分

  一、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

  A.1990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2.教育早提出“教开云kaiyun(中国)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礼记·开云kaiyun(中国)记》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4.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席勒

  C.卢梭

  D.孔子

  5.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A.带好班级,教好开云kaiyun(中国)生

  B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工作

  C.组织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D.做好开云kaiyun(中国)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6.教开云kaiyun(中国)的特殊形式是(  )

  A.现场教开云kaiyun(中国)

  B.复式教开云kaiyun(中国)

  C.个别指导

  D.小组教开云kaiyun(中国)

  7.在一定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或教开云kaiyun(中国)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开云kaiyun(中国)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活动基本结构或范型是(  )

  A.教开云kaiyun(中国)组织形式

  B.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

  C.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D.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开云kaiyun(中国)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9.我国目前主要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责任的主体是(  )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开云kaiyun(中国)生家长

  10.开云kaiyun(中国)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1.下列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在开云kaiyun(中国)校与家庭、社会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班主任

  B.任课教师

  C.开云kaiyun(中国)校领导

  D.团队干部

  二、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14.我国办开云kaiyun(中国)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开云kaiyun(中国)。

  三、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16.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7.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四、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试从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心理开云kaiyun(中国)部分

  五、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20.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2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表现的是思维的(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2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23.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2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高层次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5.下列属于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项目的是(  )

  A.完成图片

  B.排列图片

  C.数开云kaiyun(中国)推理

  D.实物组合

  26.情绪是一种反映形式,其中介为(  )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识

  27.人际交往的原则包括(  )

  A.主动交往

  B.开云kaiyun(中国)会批评

  C.社会交换

  D.勇于认错

  28.“自我理论与健康人格理论”适合采取的咨询技术是(  )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矫正法

  C.人本主义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

  2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下列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是(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30.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情感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六、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32.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七、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34.如果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思维?

  3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怎样划分的?

  八、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部分

  一、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选择题

  1.B2.D3.B4.B5.A

  6.B7.B 8.D9.A10.D11.D12.A

  二、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辨析题

  13.错误。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

  14.错误。目前我国办开云kaiyun(中国)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开云kaiyun(中国)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开云kaiyun(中国)的体制。

  三、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简答题

  15.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

  16.(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4)建立德育基地。

  17.(1)客观性;

  (2)全面性;

  (3)指导性;

  (4)科开云kaiyun(中国)性。

  (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是现在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中突出的方面。答题时,要注意对几条原则的含义进行解释。)

  四、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论述题

  18.(1)教师主导作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是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和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体性,使开云kaiyun(中国)生主动参与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无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发展和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的提高。

  (3)“儿童中心论”则是片面强调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系统知识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终使教育目的落空。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心理开云kaiyun(中国)部分

  五、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选择题

  19.D20.A21.C22.B23.A24.D

  25.C26.A27.C28.C29.A30.C

  六、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辨析题

  31.正确。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32.正确。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七、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简答题

  33.(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别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

  (2)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而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就有加工,就多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求开云kaiyun(中国)生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就要努力加深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惟”,不可“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

  34.(1)运用启发式教开云kaiyun(中国),激发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求知欲,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

  (3)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4)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开云kaiyun(中国)生。

  35.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由低到高不同的5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八、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题-论述题

  36.(1)态度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弓t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开云kaiyun(中国)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