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同时在全区开展“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自治区政府日前召开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对管好用好6000亿元投资进行了部署;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及时下发《关于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顺利实施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职能、加强监管。
据自治区纪委负责人介绍,6000亿元投资检查监督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部分,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一是对项目质量的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抓好工程质量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对项目安全的监督。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加强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对各类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三是对决策内容的监督。把项目的可行性、设计、投资、建设进度和质量等列入公开监督的重要内容,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投标环境,加大项目资金接收、管理、拨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避免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四是对项目廉政的监督。坚决防止6000亿元扩大内需投资出现不能及时使用、不能合理使用甚至挪用现象发生,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挤占、私分项目资金以及在项目投资中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行为。
据了解,去年11月,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会同自治区政府督查室、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环保局、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多次分赴全区14个市对198个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督查,对影响项目进展的问题逐个提出整改意见,对进度缓慢的项目下发督办通知,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自治区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6000亿元投资是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采取超常规的“特事特办”的方法实施,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对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据自治区纪委负责人介绍,6000亿元投资检查监督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部分,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一是对项目质量的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工程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抓好工程质量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对项目安全的监督。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加强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对各类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三是对决策内容的监督。把项目的可行性、设计、投资、建设进度和质量等列入公开监督的重要内容,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投标环境,加大项目资金接收、管理、拨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避免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四是对项目廉政的监督。坚决防止6000亿元扩大内需投资出现不能及时使用、不能合理使用甚至挪用现象发生,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挤占、私分项目资金以及在项目投资中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行为。
据了解,去年11月,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会同自治区政府督查室、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环保局、林业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多次分赴全区14个市对198个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督查,对影响项目进展的问题逐个提出整改意见,对进度缓慢的项目下发督办通知,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自治区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6000亿元投资是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采取超常规的“特事特办”的方法实施,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生。对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不力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