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操作 Signa1(S)(又称 V操作)定义为 if 存在等待的进程 then 唤醒这个进程 else _(2)_ 。给定信号量 S,可以定义一个临界区来确保其互斥、即保证在同一时刻这个 临界区只能够被一个进程执行。
当 S被初始化为1时,代码段 _(3)_ ; {临界区} _(4)_ 定义了一个临界区。 这样的临界区实际上是将共享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操作-起封装起来、通过其互斥机制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这种临界区通常称为_(5)_。 供选择的答案
(1)~(4):
A.S:=0
B.S:=S十1
C.S:=S-1
D.S:=1
E.Signa1(S+1)
F.Wait(S-1)
G.Signa1(S)
H. Wait(S)
(5): A.模块
B.类程
C.管程
D.线程
参考答案:(1)C (2)B (3)I (4) H (5) C
2.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_(6)_。
进程是一个_(7)_的概念,而程序是一个_(8)_的概念。
进程的最基本状态有_(9)_。在一个单处理机中,若有6个用户进程,在非管态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_(10)_个。
供选择的答案
(6):A.单独操作
B.关联操作
C.运行活动
D.并发活动
(7):A.静态
B.动态
C.逻辑
D.物理
(8):A.物理
B.逻辑
C.动态
D.静态
(9):A.就绪、运行、隐蔽
B.停止、就绪、运行
C.运行、就绪、阻塞
D.就绪、撤消、运行
(10):A. 5
B. 6
C. 1
D. 4
参考答案:(6)C (7) B (8) D (9) C (10) A 3. OMT是一种对象建模技术,它定义了三种模型,它们分别是_(11)_模型,_(12)_模型,和_(13)_模型,其中,_(11)_模型描述了系统中对象的表态结构,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_(12)_模型描述系统中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表示瞬时行为上的系统的“控剂”特征,通常可用_(14)_来表示;_(13)_模型描述了与值的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通常可用_(15)_来表示。
供选择的答案
(11):A.对象
B.功能
C.ER
D.静态
(12):A.控制
B.时序
C.动态
D.实时
(13):A.对象
B.功能
C.变换
D.计算
(14):A.类图
B.状态图
C.对象图
D.数据流图
(15):A.类图
B.状态图
C.对象图
D.数据流图
参考答案:(11)B (12) A (13)C (14)A (15) B
4. 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参数是子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种手段。子程序说明中的参数称为形式参数,调用语句中的参数称为实在参数。调用时,实在参数的个数、类型和顺序要和形式参数保持一致。 知道一种语言(或编译器)使用哪种参数传递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程序的运行依赖于所用的方法。参数传递方法有传值调用( call by value)、引用调用( call by reference)、传名调用(Ca11 by name)和宏扩展( macro expansion)。传值调用是指把实在参数的_(16)_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子程序通过这种传值形参_(17)_;引用调用是指把实在参数的_(18)_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此时子程序对形式参数的一次引用或赋值被处理成对形式参数的_(19)_访问。C语言中的函数,以_(20)_方式进行参数传递。
供选择的答案
(16)、(18):A.地址
B.名
C.值
D.地址和值
E.值和名
F.名和地址
(17):A.可传回结果的值
B.可传回存放结果的地址
C.可传回结果的值和存放结果的地址
D.不可传回任何结果(值或地址)
(19):A.直接
B.间接
C.变址
D.引用或赋顿
(20):A.传值调用
B.引用调用
C.传名凋用
D.宏扩展
参考答案:(16)C (17)D (18)A (19)B (20)A
5. 虚拟存贮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_(21)_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时往往会_(22)_访问内存贮。程序的_(21)_表现在_(23)_和_(24)_上。_(23)_是指最近被访问的存贮单元可能马上又要被问。_(24)_是指马上被访问的单元,而其附近的单元也可能马上被访问。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地访问的页面集合。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页面都在_(25)_器内,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
供选择的答案
(21):A.局部性
B.全局性
C.动态性
D.虚拟性
(22):A.频繁地
B.均匀地
C.不均匀地
D.全面地
(23)、(24):A.数据局部性
B.空间局部性
C.时间局部性
D.数据全局性
E.空间全局性
F.时间全局性
(25):A.外部存贮
B.主存贮
C.辅助存贮
D.虚拟存贮
参考答案:(21)A (22) C (23) C (24) B (25) B 6. 在段页式管理的存贮器中,实存等分为_(26)_、程序按逻辑模块分成_(27)_。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每道程序还需要一个_(28)_作为用户标志号。每道程序都有对应的_(29)_。一个逻辑地址包括_(28)_x、段号s、页号p和页内地址d四个部分。
假设总长度为22位的逻辑地址格式分配如下:21~20位 x;19~14位 s;13~ 11位p;10~0位d。若 x, s, p, d均以二进制数表示,其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_(30)__。
供选择的答案
(26)-(28):A.段
B.页
C.基
D.模块
E.区域
F.段号
G.页号
H.基号
I.模块号
J.区域号
(29):A.一个段表和一个页表
B.一个段表和一组页表
C.一组段表和一个页表
D.一组段表和一组页表
(30):A. x×220十s×214十p×211十d
B. ((x)十x十p)×211十d
C. (((x)十s)十p)十d
D.(((x)十s)十p)×2^11十d
[注]式中(Y)表示地址为 Y的单元的内容
(要注意段页式有几次寻址,比如,通过基号得到段表受地址(x),在通过段号得到此段的页表首址(x)+s,段表、页表,基地址+偏移量就是直接加,不用基地址移位,只有在页内才有移位,应该是移11位)
参考答案:(26)B (27)A (28)H (29)B (30)D
7. 在多媒体的音频处理中,由于人所敏感的声频为_(31)_赫兹(HZ),因此,数字音频文件中对音频的采样频率为_(32)_赫兹(HZ)。对一个双声道的立体声,保持一秒钟声音,其波形文件所需的字节数为_(33)_,这里假设每个采样点的量化位数为8位。MIDI文件是最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之一,MIDI是一种_(34)_,它是该领域国际上的一个_(35)_。
供选择的答案
(31):A.50
B.10K
C.22K
D.44K
(32):A.44.1K
B.20.05
C.10K
D.88K
(33):A.22050
B.88200
C.176400
D.44100
(34):A.语音数字接口
B.乐器数字接口
C.语音模拟接口
D.乐器模拟接口
(35):A.控制方式
B.管理规范
C.通信标准
D.输入格式
参考答案:(31) C (32) A (33) B (34) B (35) C
8. 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_(36)_。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方式中,_(37)_耦合的耦合度,_(38)_耦合的耦合度最低。一个模块内部的内聚种类中_(39)_内聚的内聚度,_(40)_内聚的内聚度最低。
供选择的答案
(36):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37):A.数据
B.非直接
C.控制
D.内容
(38):A.数据
B.非直接
C.控制
D.内容
(39):A.偶然
B.逻辑
C.功能
D.过程
(40):A.偶然
B.逻辑
C.功能
D.过程
参考答案:(36) C (41) D (41) B (41) C (41) A
9.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_(41)_。
进程是一个_(42)_的概念,而程序是一个_(43)_的概念。
进程的最基本状态有_(44)_。在一个单处理机中,若有6个用户进程,在非管态的某一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用户进程最多有_(45)_个。
供选择的答案
(41):A.单独操作
B.关联操作
C.运行活动
D.并发活动
(42):A.静态
B.动态
C.逻辑
D.物理
(43):A.物理
B.逻辑
C.动态
D.静态
(44):A.就绪、运行、隐蔽
B.停止、就绪、运行
C.运行、就绪、阻塞
D.就绪、撤消、运行
(45):A.5
B.6
C.1
D.4
参考答案:(41) C (42) B (43) D (44) C (45) A
10. 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检错码是CRC,即_(46)_码。在进行编码过程中要使用_(47)_运算。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 G(X)=X4+X3+X+1, 原始报文为11001010101,则编码后的报文为_(48)_。 CRC码_(49)_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无线电通信中常采用7中取3定比码,它规定码字长为7位。并且其中总有且仅有 3个“1”。这种码的编码效率为_(50)_。
供选择的答案
(46):A.水平垂直奇偶校验
B.循环求和
C.循环冗余
D.正比率
(47):A.模2除法
B.定点二进制除法
C.二-十进制除法
D.循环移位法
(48):A. 1100101010111
B.110010101010011
C.110010101011100
D.110010101010101
(49): A.可纠正一位差错
B.可检测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所有小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D.可检测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50): A.3/7
B.4/7
C.log2 3/log27
D.(log2 35)/7
参考答案:(46) C (47) A (48) B (49) D (50) D
11.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可用P=I*CPI*T来估计,其中I是程序经编译后的机器指令数,CPI是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机器周期数,T为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 RISC计算机是采用_(51)_来提高机器的速度。它的指令系统具有_(52)_的特点。指令控制部件的构建,_(53) _。RISC机器又通过采用_(54)_来加快处理器的数据处理速度。RISC的指令集使编译优化工作_(55) _。
供选择的答案
(51):A. 虽增加CPI,但更减少I
B. 虽增加CPI,但更减少T
C. 虽增加T,但更减少CPI
D. 虽增加I,但更减少CPI
(52):A. 指令种类少
B.指令种类多
C.指令寻址方式多
D.指令功能复杂
(53):A. CISC更适于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而RISC更适于采用微程序控制
B.CISC更适于采用微程序控制,而RISC更适于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
C.CISC和RISC都中采用微程序控制
D.CISC和RISC都只采用硬布线控制逻辑
(54):A. 多寻址方式
B.大容量内存
C.大量的寄存器
D.更宽的数据总线
(55):A.更简单
B.更复杂
C.不需要
D.不可能
参考答案:(51) D (52) A (53) B (54) C (55) A 12. 系统把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输出给下一条命令,作为它的输入,并加以处理,这种机制称为 __(56)__ 。使命令的执行结果不在屏幕上显示,而引向另一个文件,这种机制称为 __(57)__ 。使命令所需要的处理信息不从键盘接收,而取自另一文件,这种机制称为 __(58)__ 。操作系统不从键盘逐条接收命令并执行,而调用一个正文文件,执行其中保存的一系列命令,这种方式属于 __(59)__ 方式,编写这样的文件应符合 __(60)__ 的语法规则。
供选择的答案
(56)。 A 链接
B 管道(线)
C 输入重新定向
D 输出重新定向
(57)。 A 清屏
B 屏蔽显示
C 输出重新定向
D 管道(线)
(58)。 A 输入重新定向
B 读保护
C 管道(线)
D 批处理
(59)。 A 系统生成
B 初始装入
C 批处理
D 管道(线)
(60)。 A 会话语言
B 交互语言
C 机器语言
D 命令语言
参考答案:(56) B (57) C (58) A (59) C (6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