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统计基础与实务(1)

时间:2015-12-31 14:1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1.下列因素中,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小的因素是(  )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进口倾向

  C.开放程度

  D.国家的大小

  2.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是(  )

  A.平衡预算

  B.净出口

  C.复式记账原理

  D.国际贸易原理

  3.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4.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一般指的是(  )

  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C.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D.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5.下列那一个等式是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

  A.I=S

  B.I+G=S+T

  C.I+G+X+N:S+T+M+F

  D.I+G+X=S+T+M

  6.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贬值将会(  )

  A.减少中国的出口和进口

  B.有利于中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C.增加中国的出口和进口

  D.减少中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

  7.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它指的是(  )

  A.出口和进口相等

  B.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减少

  C.出口和进口都减少

  D.出口小于进口

  8.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时,一般来说要采用的策略是(  )

  A.汇率升值

  B.增加进口

  C.增加出口

  D.外汇管制

  9.不考虑其他因素,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的关税税率为(  )

  A.零

  B.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

  C.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D.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

  10. 如果一国经济当初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大幅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B.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持续增长

  C.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

  D.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11.统计开云kaiyun(中国)的基本涵义是( D )。

  A.统计资料

  B.统计数字

  C.统计活动

  D.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开云kaiyun(中国),也可以说统计开云kaiyun(中国)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开云kaiyun(中国),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12.要了解某一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B )。

  A.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B.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C.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D.每一个企业

  13.要了解20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20个开云kaiyun(中国)生

  B.20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

  C.每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

  D.每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B )。

  A.性别

  B.年龄

  C.职称<

  D.健康状况

  1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改变( A )。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16.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C )。

  A.男性职工人数

  B.女性职工人数

  C.下岗职工的性别

  D.性别构成

  17.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C )。

  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汇总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18.统计设计按工作阶段可分为( B )。

  A.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

  B.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C.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

  D.整体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19.统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是( A )。

  A.统计调查

  B.统计设计

  C.统计整理

  D.统计汇总

  20.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C )。

  A.统计报表和专业调查

  B.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D.定期与不定期调查
 21.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 )。

  A.统计报表制度与专业调查

  B.经常性和一次性调查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D.定期与不定期调查

  22.划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的标志是( C )。

  A.按调查对象不同

  B.按组织方式不同

  C.按时间是否连续

  D.按调查方法不同

  23.抽样调查是( C )。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C.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D.按主观原则,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24.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 D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5.某纺织厂为了解棉纱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6.调查大庆、胜利、中原、大港等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产生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7.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水稻产量,研究该地区的水稻生产的经验,这种调查属于( B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8.全国人口普查是( C )。

  A.重点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典型调查

  29.在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B )。

  A.填报单位

  B.调查单位

  C.调查对象

  D.统计报表

  3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内容的承担者是( C )。

  A.填报单位

  B.调查单位

  C.调查对象

  D.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