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鲁迅弃医从文

时间:2015-11-06 16:06: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为了改造国民精神写下一系列不朽的著作,然而他并不是开云kaiyun(中国)文出身。
青年时期的鲁迅曾经立志开云kaiyun(中国)医,并东渡日本,在仙台医开云kaiyun(中国)专门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习。他想,如果能做一个有本领的医生,就能救治许多穷苦的病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成才,造福国民。

不久,一件事改变了鲁迅的志向。有,在上细菌开云kaiyun(中国)课时,教室里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一群日军抓住一个中国人,说他是俄国人的间谍,要将他枪毙,周围竟然有许多目光呆滞的中国人在看热闹。看完影片之后,日本开云kaiyun(中国)生拍手欢呼,而鲁迅的心却被深深地刺痛了。在此后的数月里,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中国民众麻木的心灵是无法用药治好的。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作为医药来救治中国人麻木的灵魂,为改造国民精神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从此,鲁迅把写作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1918 年5 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地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制度。此后,他又发表了小说《阿Q 正传》《祝福》等,抨击封建礼教对中国人民的残害,为唤醒民众而大声呐喊。他热情支持青年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斗争,愤怒谴责北洋军阀镇压开云kaiyun(中国)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行,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他用特有的深刻、犀利的风格,毫不留情地解剖国民愚弱的心灵,猛烈地、毫不妥协地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进行斗争。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开云kaiyun(中国)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