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兽角初生如茧如栗。借指牛犊)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即征憙,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以憙守简阳侯相。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呼城中大人,示以国家威信,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既薨,帝追感赵王,乃贳出子春。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降:投降。
B.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遗:送。
C.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 宾:服从,归顺。
D.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 内:通“纳”,放入。
11.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
因以泥涂仲伯妇面
B. 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 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京师为请者数十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憙有“节操”的一组是
①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②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愿得降之。
③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④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⑤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⑥憙下车……即穷诘其*,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任怀令时,奉法收考李子春,不为请者所动要处死李子春,但皇上终究宽免了李子春。
B.更始帝打了败仗,赵憙在丹水县遇到逃亡的更始帝的亲属,就资助他们衣帛粮食,并护送还归故里。
C.赵憙的友人韩仲伯是个只顾自身安危的人,作者用他的行为来反衬赵憙仗义救人的智谋和节操。
D. 赵憙的哥哥被人杀了,他当时年仅十五岁,就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前去报仇,但因仇家生病和距离遥远而放弃了报仇。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短文中划线的语句(每小题2分,共6分)
太康六年春,正月,戊辰,以王浑为尚书左仆射,浑子济为侍中。浑主者处事不当,济明法绳之。济从兄佑,素与济不协,因毁济不能容其父,帝由是疏济,①后坐事免官。济性豪侈,帝谓侍中和峤曰:“②我将骂济而后官之,如何?” 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召济,切让之,既而曰:“颇知愧不?”济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愧之。③他人能令亲者疏,臣不能令亲者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资治通鉴•晋纪三》)
①后坐事免官。
译文: 。
②我将骂济而后官之,如何?
译文: 。
③他人能令亲者疏,臣不能令亲者亲,以此愧陛下耳。
译文: 。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①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答: 。
②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至⑥任选四小题,⑦题必作,每空1分)(共7分)
①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④ 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⑦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分)
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和 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是同时期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礼教的抨击,对人性的尊重;而莎士比亚的《 》用家族仇恨造成的爱情悲剧,宣扬了爱能够消弭一切仇恨的主旨,同时也印证了爱情和死亡是文开云kaiyun(中国)的永恒母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兽角初生如茧如栗。借指牛犊)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帛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即征憙,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以憙守简阳侯相。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呼城中大人,示以国家威信,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既薨,帝追感赵王,乃贳出子春。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 降:投降。
B.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遗:送。
C.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 宾:服从,归顺。
D.吏民不欲内憙,憙乃告譬 内:通“纳”,放入。
11.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辱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
因以泥涂仲伯妇面
B. 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 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 京师为请者数十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赵憙有“节操”的一组是
①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②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愿得降之。
③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④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
⑤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
⑥憙下车……即穷诘其*,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任怀令时,奉法收考李子春,不为请者所动要处死李子春,但皇上终究宽免了李子春。
B.更始帝打了败仗,赵憙在丹水县遇到逃亡的更始帝的亲属,就资助他们衣帛粮食,并护送还归故里。
C.赵憙的友人韩仲伯是个只顾自身安危的人,作者用他的行为来反衬赵憙仗义救人的智谋和节操。
D. 赵憙的哥哥被人杀了,他当时年仅十五岁,就带着兵器结交宾客前去报仇,但因仇家生病和距离遥远而放弃了报仇。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短文中划线的语句(每小题2分,共6分)
太康六年春,正月,戊辰,以王浑为尚书左仆射,浑子济为侍中。浑主者处事不当,济明法绳之。济从兄佑,素与济不协,因毁济不能容其父,帝由是疏济,①后坐事免官。济性豪侈,帝谓侍中和峤曰:“②我将骂济而后官之,如何?” 峤曰:“济俊爽,恐不可屈。”帝召济,切让之,既而曰:“颇知愧不?”济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愧之。③他人能令亲者疏,臣不能令亲者亲,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资治通鉴•晋纪三》)
①后坐事免官。
译文: 。
②我将骂济而后官之,如何?
译文: 。
③他人能令亲者疏,臣不能令亲者亲,以此愧陛下耳。
译文: 。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①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答: 。
②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至⑥任选四小题,⑦题必作,每空1分)(共7分)
①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 。(韩愈《师说》)
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④ 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⑦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分)
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和 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是同时期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体现了对礼教的抨击,对人性的尊重;而莎士比亚的《 》用家族仇恨造成的爱情悲剧,宣扬了爱能够消弭一切仇恨的主旨,同时也印证了爱情和死亡是文开云kaiyun(中国)的永恒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