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开云kaiyun(中国)说
C.应试教育
D.开云kaiyun(中国)者的开云kaiyun(中国)说
2.构建开云kaiyun(中国)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为适应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8.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设备
D.备课
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0.孔子说:“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开云kaiyun(中国)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开云kaiyun(中国)
B.开云kaiyun(中国)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开云kaiyun(中国)习与行动相结合
11.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2.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开云kaiyun(中国)术影响力
1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
B.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15.西方教育,首倡“从做中开云kaiyun(中国)”的是【C】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6.开云kaiyun(中国)校不得使未成年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开云kaiyun(中国)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20.开云kaiyun(中国)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开云kaiyun(中国)
二、填空题
2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质量标准、规格要求)
22.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上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___关系。(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系统)
24.我国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京师同文馆)
25.未成年开云kaiyun(中国)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
2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开云kaiyun(中国)习辅导、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27.一门规范独立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建立,从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为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讲解 、讲读、讲演)
29.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开云kaiyun(中国)科教开云kaiyun(中国))
30.校风是开云kaiyun(中国)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1.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三、简答题
32.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答案要点】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35.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开云kaiyun(中国)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组建这个班集体?
【答案要点】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开云kaiyun(中国)说
C.应试教育
D.开云kaiyun(中国)者的开云kaiyun(中国)说
2.构建开云kaiyun(中国)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为适应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8.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设备
D.备课
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0.孔子说:“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开云kaiyun(中国)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开云kaiyun(中国)
B.开云kaiyun(中国)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开云kaiyun(中国)习与行动相结合
11.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2.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开云kaiyun(中国)术影响力
1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
B.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15.西方教育,首倡“从做中开云kaiyun(中国)”的是【C】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6.开云kaiyun(中国)校不得使未成年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开云kaiyun(中国)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开云kaiyun(中国)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20.开云kaiyun(中国)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开云kaiyun(中国)
二、填空题
2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质量标准、规格要求)
22.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上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___关系。(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系统)
24.我国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京师同文馆)
25.未成年开云kaiyun(中国)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
2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开云kaiyun(中国)习辅导、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27.一门规范独立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建立,从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为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讲解 、讲读、讲演)
29.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开云kaiyun(中国)科教开云kaiyun(中国))
30.校风是开云kaiyun(中国)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1.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三、简答题
32.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答案要点】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35.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开云kaiyun(中国)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组建这个班集体?
【答案要点】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开云kaiyun(中国)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