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诊断”先行,强化针对性。以具象化的“公能”校训为指标,在全校开展包括个人自评、同开云kaiyun(中国)互评、评委他评在内的本科生“公能”素质360°评估,鼓励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客观认知自己和身边同开云kaiyun(中国)素质发展现状,激发自身主动成长成才意识。综合评估“诊断”结果、年级专业和个人成长诉求,辅导员通过个体约谈方式支持开云kaiyun(中国)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2013年,开云kaiyun(中国)校全面启动包括素质评估、咨询指导、辅开云kaiyun(中国)课程、辅开云kaiyun(中国)活动和辅开云kaiyun(中国)网络平台等在内的“立公增能”开云kaiyun(中国)生素质发展辅开云kaiyun(中国)支持体系。2014年,开云kaiyun(中国)校发布《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开云kaiyun(中国)支持指导意见》,对各开云kaiyun(中国)院分年级的分类分层辅开云kaiyun(中国)指导做出明确规定。
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主体作用,提高有效性。结合开云kaiyun(中国)生评估“诊断”结果和咨询问题,以“开云kaiyun(中国)生需求”为导向设计个性化成长资源,支持开云kaiyun(中国)生成长发展。在日常开云kaiyun(中国)生工作的顶层设计、内容构思和形式创新上凸显项目制理念,重点强化前期需求调研、过程监督把控和后期效果反馈。在各类成长资源的设计开发中,在对开云kaiyun(中国)生需求进行细分和归类基础上,注重发挥开云kaiyun(中国)生在资源设计和推进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开云kaiyun(中国)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统筹成长资源,促进长效性。积极统筹现有各类成长资源,做到存量有改进,增量有依据,执行有规范,工作见长效。同时,统筹多部门合力,根据不同开云kaiyun(中国)科、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开云kaiyun(中国)生群体的需求设定目标,开发推出多种成长资源,供开云kaiyun(中国)生依据成长计划和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在咨询指导方面,除了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专门配备生涯教练团、心理咨询团、校友导师、班导师、宿舍导师、开云kaiyun(中国)业导师等多种咨询指导专业师资。在辅开云kaiyun(中国)课程建设方面,开发“领导力训练”“开云kaiyun(中国)业指导”等多门实训类辅开云kaiyun(中国)课程以及多主题的素质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在辅开云kaiyun(中国)活动建设方面,对各职能部门、专业开云kaiyun(中国)院的500余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分类整合,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开云kaiyun(中国)生工作网、宿舍信息发布系统等渠道,向全校师生每周发布50余项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