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中级人力资源(单元测试第十一套)

时间:2015-03-02 14:09: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是一种具有“从属性特点的雇佣劳动者”,(  )是劳动关系主要的特点。

  A.生产关系

  B.雇佣关系

  C.分工关系

  D.使用关系

  2.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不包括(  )。

  A.个别劳动关系

  B.集体劳动关系

  C.社会劳动关系

  D.国际劳务关系

  3.(  )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构成。

  A.个别劳动关系

  B.集体劳动关系

  C.社会劳动关系

  D.国际劳务关系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雇主组织的作用的是(  )。

  A.参与集体谈判

  B.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

  C.提供法律服务

  D.推动民主的进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集体谈判目的的一项是(  )。

  A.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

  B.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

  C.调整雇主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D.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集体谈判制度的作用的一项是(  )。

  A.集体谈判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

  B.集体谈判是促进产业和谐的重要手段

  C.集体谈判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民主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D.集体谈判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法制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7.三方协商机制的目的就是在(  )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A.主体独立

  B.权利平等

  C.民主协商

  D.充分合作

  8.(  )是劳动力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制度开云kaiyun(中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A.约翰·康芒斯

  B.韦伯夫妇

  C.邓洛普

  D.巴恩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关系调整统合模式的一项是(  )。

  A.经营者统合模式

  B.劳资抗衡模式

  C.国家统合模式

  D.社会统合模式

  10.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政策是在(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二战以后

  11.劳资协议自治是(  )劳资关系领域的基本制度。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俄罗斯

  12.工会企业化是(  )丁=会运动的一大特色。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意大利

  1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深化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B.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持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

  C.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立健全市场就业机制的客观要求

  D.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14.(  )第以法典的形式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

  A.《集体合同规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合同法》

  D.《团体协约法》

  15.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制度,诞生于(  )。

  A.I930年

  B.1931年

  C.I933年

  D.1935年

  16.中国目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不包括(  )。

  A.是一种以劳动权利的实现为基本内容的权利争议

  B.一般都是个别劳动权益的维护

  C.数量不太多

  D.自发性

  17.劳动者的基本****不包括(  )。

  A.自由结社

  B.集体谈判

  C.集体争议

  D.**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的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  )。

  A.员工

  B.雇主

  C.劳动成果

  D.政府

  E.劳动行为

  2.以下关于劳动关系层级结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核心构成

  B.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

  C.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

  D.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核心构成

  E.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别劳权的有(  )。

  A.休息休假权

  B.劳动就业权

  C.民主参与权

  D.劳动报酬权

  E.社会保险权

  4.工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

  A.工会在总体上提高了丁资福利水平

  B.工会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C.工会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D.工会在总体上维护了劳动者全部的利益

  E.工会推动了产业民主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5.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冲突产生的根本根源包括(  )。

  A.异化的合法化

  B.客观的利益差异

  C.雇佣关系的性质

  D.工作本身的特性

  E.工作场所的不平等

  6.工资集体协商中签订的工资协议本身的规定包括(  )。

  A.工资协议的期限

  B.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C.工资支付办法

  D.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E.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7.在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中,下列选项属于协约自治模式类型的有(  )。

  A.经营者统合模式

  B.劳资抗衡模式

  C.劳资制衡模式

  D.社会统合模式

  E.国家统合模式

  8.下面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政策

  B.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工会运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C.劳动关系双方形成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工会代表劳工与雇主谈判的方式开始出现

  E.集体谈判制度开始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9.美国劳资关系模式主要的特征体现在其浓厚的(  )色彩上。

  A.自由化

  B.分散化

  C.企业化

  D.区域化

  E.行业化

  10.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包括(  )。

  A.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化

  B.劳动关系归属的国家化

  C.劳动关系内容的泛政治化

  D.动态的、不稳定的

  E.劳动关系运行的行政化

  11.厂务公开制度具有的特点是(  )。

  A.范围广

  B.内容更具有广泛性

  C.时间上更具有灵活性

  D.形式上多样性

  E.投资少

  12.中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

  A.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于劳动关系的调整能力和效果不足

  B.一些地方政府严重地依赖资本,把劳动权利保护、劳动关系的平衡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C.劳动者的结社权、团结权难以保障

  D.集体争议及其方法受到较多的限制

  E.劳资双方力量悬殊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是一种具有“从属性特点的雇佣劳动者”。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主要的特点。

  2.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主要由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关系所构成。

  3.A

  【解析】本题考查个别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构成。

  4.D

  【解析】本题考查雇主组织的作用。雇主组织的作用:参与集体谈判、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法律服务、提供培训服务。

  5.C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谈判的目的。集体谈判目的有:一是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二是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三是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6.D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谈判制度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的作用:(1)集体谈判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2)集体谈判是促进产业和谐的重要手段;(3)集体谈判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民主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7.C

  【解析】本题考查三方协商机制的目的。j三方协商机制的目的就是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8.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力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制度开云kaiyun(中国)派的代表人物。邓洛普是劳动力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制度开云kaiyun(中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9.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调整中的统合模式。统合模式包括:经营者统合模式、国家统合模式、社会统合模式。

  10.C

  【解析】本题考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完成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政策。

  11.B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的劳资关系模式。劳资协议自治是德国劳资关系领域的基本制度。

  12.B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工会运动的特点。工会企业化是日本工会运动的一大特色。

  13.B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是:首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深化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其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健全市场就业机制的客观要求;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

  14.B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合同制度。1994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以法典的形式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标志着中国集体合同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5.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职工民主参与的历史演变。中国的职工民主参与制度,诞生于1933年。

  16.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目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从劳资冲突行为的性质来看,仍是一种以劳动权利的实现为基本内容的权利争议。从劳资冲突行为的目的来看,一般都是个别劳动权益的维护。从劳资冲突行为的组织来看,自发性是其重要的特点。

  17.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的基本****。自由结社、集体谈判、集体争议合称劳动三权,是劳动者的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主体。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员工和雇主以及他们的组织,构成了狭义的劳动关系主体;广义的劳动关系主体还包括政府。

  2.CDE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层级结构特点。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的特点: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核心构成.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这三者相互关联.逐级包容。

  3.ABDE

  【解析】本题考查个别劳权。个别劳权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以及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

  4.ABCE

  【解析】本题考查工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作用。

  5.ABC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冲突产生的根本根源。包括: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

  6.ABDE

  【解析】本题考查工资集体协议的内容,选项c属于工资协议的实质内容,不是工资协议的本身的规定。

  7.BC

  【解析】本题考查协约自治模式。

  8.ABDE

  【解析】本题考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形成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其他说法正确。

  9.A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劳资关系模式的特征。美国劳资关系模式主要的特征体现在其浓厚的自由化、分散化色彩上,劳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程度赶不上德国、日本这类国家。

  10.ABCE

  【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劳动关系的特征。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劳动关系的特征除了选项ABCE外,还包括劳动关系三方利益的一体化。

  11.BCD

  【解析】本题考查厂务公开制度的特点。厂务公开制度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具有广泛性;二是时间上更具有灵活性;三是形式上多样性。

  12.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对于劳动关系的调整能力和效果不足;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严重地依赖资本,把劳动权利保护、劳动关系的平衡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三是劳动者的结社权、团结权难以保障,集体谈判普遍流于形式,集体争议及其方法受到较多的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