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三)

时间:2009-01-05 10:4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三)

【一类作文】

1.大爱无声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融化千里冰雪的是温暖的春风;拂绿满园草地的是柔和的春雨;滋润受伤心灵的是无声的大爱。——题记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老师在地震来临之际,毫不犹豫地把4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推到讲桌下面,然后自己迅速扑在讲台上,双手像坚强的翅膀一样保护着四个小生命!“风雨不断稳如山!”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孩从容地将17名残疾儿童送到安全地带,却不知道自己幼小的弟弟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也不知道自己年迈的父母怎样为自己担惊受怕!

曾经有过这样一首诗歌:生死不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会创造奇迹/彩虹在风雨后升起/你的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名警察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严重的中开云kaiyun(中国),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义无反顾地救出一个又一个的受灾开云kaiyun(中国)生,却眼睁睁地听到自己的儿子呼救没能去救助,结果让儿子永远被掩埋在废墟下。

大爱,不是桃花,一眼灼人,却是梅花,清香永存。

大爱,不是雷霆,响彻云霄,却是春风,拂绿大地。

大爱,不是龙井,提神养气,却是茉莉,清香扑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伟人为爱而光辉照人,有多少为爱而让人落泪的画面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奉献自己无私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这首歌唱响大江南北时,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历历在目,有多少受伤的心灵得到爱抚,有多少爱的奉献在不断延续,有多少人团结在一起,战胜了无数困难……这就是爱的奉献,这就是大爱无声!

你走时/匆忙而平静/来不及听我的祝福/你走时/匆忙而平静/没有想象的悲壮或慷慨……我想,大爱无声,这就是对爱的奉献的好诠释。

有人说:太阳升起时无声,是因为它在绽放美丽的笑脸,轻轻地爱抚花朵。

有人说:春天来到时无声,是因为它在拂绿小草,点染大地。

我说:大爱无声,是因为受伤的心灵需要爱的奉献,需要用爱来抚慰。大爱无声,就是爱的奉献!(推荐老师:周霞、刘月红)

【点评】这篇文章的很多方法比较适合于考场作文,一个画面、一则故事、一首诗歌、一则报道,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在读者眼前一一展示,给读者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碰撞;接下来是富有文采的抒情议论,让读者的心灵深深震撼。可见作者善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语言功底不错。不过,个别语句值得斟酌,如几个排比句之间的逻辑性不很严密,但这并不影响全文的优秀。

亮点:亮丽的语言;蒙太奇式的结构。瑕疵:叙述描写不足,抒情议论有余;语言准确性略差。(点评老师:黄志伟)

2.苦难+爱=?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暮色拂过屋檐,屋顶灰色瓦片,显现着灾难的无情;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延伸希望的生命线;安琪儿舞动的翅膀,传递着爱的温暖。——题记

上帝:安琪儿,你看见人间的灾难了吗?但这么大的灾难怎么没有把他们压垮呢?去人间看看吧,看他们究竟把无情的灾难深化成了什么力量。

安琪儿在人间飞舞,认真地解答着上帝交给的考卷。


已知:“5月12日”的特大地震给中国四川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却用爱上演着无数童话。

求:苦难+爱=?

解答:

我在人间飞舞着,辗转来到地震重灾区某医院的上空。今天的阳光很明媚,我看见阳光在一个小男孩的头发上跳跃。男孩清澈的目光触到了前方的捉知了的小女孩。他多么想去和前面的小女孩一起玩耍啊!只见他费力地撑了撑坐在轮椅上的身体,极力想站起来,可惜,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他又试着推动轮椅,无奈,轮椅还是原地不动。他不由得流下了伤心的泪珠。晶莹的泪滴正好洒落在一双嫩白的小手上,迎着太阳,绽出一朵粉红的花儿。轮椅向前走了,小男孩笑了,爱的光芒扫除了他身体的痛苦与心中的孤寂,他们一直向前,微笑着,消失在路尽头。

夜深了,我又来到一个小屋前。这时,我听到了一阵哭泣,是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她的母亲坐到她的身旁,她的脸上印着鲜明的手印。原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组织大家为灾区人民捐款,可小女孩的家庭太穷了,她不忍心再伸手向妈妈要。为了捐款,她背着妈妈把自己喜欢的连衣裙捐了出来,还准备把自己积攒了几年的零花钱也全部捐出来。母亲不明真相,便打了小女孩一巴掌。小女孩哭着冲进了屋里,母亲久久地望着桌上堆成了小山似的零钞,母亲也哭了……

第二天,小女孩起床桌上的小山旁边有一张字条:孩子,你是对的,咱们能尽力捐一点是一点,妈妈错怪你了……小女孩看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了她的心头。

结论:苦难+爱=坚强、快乐、温暖……

淅淅沥沥的雨点,荡漾着朦胧的雨里,安琪儿飞回了天堂,把试卷交给了上帝。她看见,金色殿堂上,银色宝座上的上帝也在流着泪……(推荐老师:叶浩然、梅建清)

【点评】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为我们诠释了“再大的苦难,也会被浇铸成坚强、快乐、温暖……”,这个主题是吸引人的亮点。主体部分选择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例作细腻的描写,尤其是第一个事例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的神态描写不错,很好地表现了“爱,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主题。文章的语言很朴实,朴实中也饱含深情。如开头的“题记”,给人营造一种“虽然灾难很重,但生活依然安宁,充满希望”的意境,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可以说,本文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亮点:深刻的主题,新颖的形式;细节描写较好。瑕疵:第二个事例显得不够真实;结尾个别句子不够准确,全文风格不统一。(点评老师:黄志伟)

【二类作文】

1.拨动心灵的那根弦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一切都是浪漫的,静静的,我在一片芬芳的土地上,看着一朵又一朵“爱”的花朵绽放,心中的那根弦被拨动,被敲响…… ——题记

请给她一双翅膀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这是一位老师,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她没有慌乱,是用手势和喊叫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们赶紧离开教室。眼看教开云kaiyun(中国)楼就要跨了,突然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说道:“老师,还有五个同开云kaiyun(中国)没有出来。”这位老师转身回跑,满头大汗,义无反顾地向教室狂奔……猛然间山摇地动,教开云kaiyun(中国)楼倒下了,这位老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被深埋在了废墟中。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他们时,只见这位老师双手抱着两个孩子,身前还偎依着三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正像振翅欲飞的雄鹰……遗憾地是,他们已经停止了呼吸。这位老师叫杜倩,一个二十几岁年轻生命被埋在了水泥板下,飞向了天堂。

上帝啊,请给杜老师一双翅膀吧,去天堂的路途遥远,她想赶快到达……看到这里,我心中的那根弦悄悄拉起。

请给她一支手电筒

在这次大地震中,受伤多严重的是孩子。

地震来了,房屋倒了,四面浓烟滚滚,尸体遍地,天昏地暗……救援人员在一个狭小的夹缝中细心搜寻,根据一点微弱的光亮确定了里面还有人。于是,他们整队集合,循着亮光搜救……经过数十个小时的救援,生命之光终于被打开了!被营救出来的是一个小女孩,当她被救出来的一瞬间,紧握一支手电筒,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啊!只是光比较微弱。

上帝啊,请给她一支手电筒吧!让她的未来更加光明,看到这里,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得更紧。

请给他一杯水

由于道路阻隔,救灾物质无法运到,急需物质也只能靠救援人员背进去,但是数量极其有限。当洪辉同志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只见一位老大娘伸出手来,向他乞求一点水喝。由于他的手中只有一瓶水,而且是当时的一点食物,洪辉一点也没有迟疑,硬是把这生命之水送给了这位老大娘……

上帝啊,请给洪辉同志一杯水吧!因为那是生命之水,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响了。

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响了,那是爱之弦,奉献之弦,大灾显大爱,大爱显真情!我们要抬起头,勇敢向前,让爱的奉献之花在我们的周围绽放。(推荐老师:唐胜辉、沈利军)

【点评】本文感人的是生动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救开云kaiyun(中国)生义无返顾,废墟里的女孩紧握手电筒读书,洪辉毫不迟疑地捐献生命之水,从不同层面突出主题。选材上比较讲究,既有教师用生命演绎的轰轰烈烈的大爱,也有救援人员用一瓶生命之水折射出的润泽人心的大爱,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爱的奉献”。开头的题记和结尾巧妙地圆合,主体部分每个故事的结束语既暗示了作者感情的逐步变化,又与首尾很好地照应。

主要失分点:第二个事例主要表现的是“坚强”,与“爱的奉献”主题不够吻合;语言表现力不够。(点评老师:黄志伟)

2.全世界的爱

我们都期待找到真爱,如果世界少了爱的奉献,那还有什么精彩?——题记

那一刻,地动山摇

2008年5月12日,古老的巴蜀大地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不同,美好的田园里散发着喜悦,开云kaiyun(中国)校里,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发出一片祥和。

下午2点28分,这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了读书声,只有房屋的倒塌声,喊叫声,呼救声,很快就是山崩地裂的怒吼声,那一刻,地动山摇!

中国兄

【一类作文】

1.大爱无声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融化千里冰雪的是温暖的春风;拂绿满园草地的是柔和的春雨;滋润受伤心灵的是无声的大爱。——题记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画面:一位老师在地震来临之际,毫不犹豫地把4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推到讲桌下面,然后自己迅速扑在讲台上,双手像坚强的翅膀一样保护着四个小生命!“风雨不断稳如山!”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孩从容地将17名残疾儿童送到安全地带,却不知道自己幼小的弟弟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山崩地裂,也不知道自己年迈的父母怎样为自己担惊受怕!

曾经有过这样一首诗歌:生死不离/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会创造奇迹/彩虹在风雨后升起/你的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名警察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严重的中开云kaiyun(中国),因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义无反顾地救出一个又一个的受灾开云kaiyun(中国)生,却眼睁睁地听到自己的儿子呼救没能去救助,结果让儿子永远被掩埋在废墟下。

大爱,不是桃花,一眼灼人,却是梅花,清香永存。

大爱,不是雷霆,响彻云霄,却是春风,拂绿大地。

大爱,不是龙井,提神养气,却是茉莉,清香扑鼻。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伟人为爱而光辉照人,有多少为爱而让人落泪的画面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奉献自己无私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这首歌唱响大江南北时,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历历在目,有多少受伤的心灵得到爱抚,有多少爱的奉献在不断延续,有多少人团结在一起,战胜了无数困难……这就是爱的奉献,这就是大爱无声!

你走时/匆忙而平静/来不及听我的祝福/你走时/匆忙而平静/没有想象的悲壮或慷慨……我想,大爱无声,这就是对爱的奉献的好诠释。

有人说:太阳升起时无声,是因为它在绽放美丽的笑脸,轻轻地爱抚花朵。

有人说:春天来到时无声,是因为它在拂绿小草,点染大地。

我说:大爱无声,是因为受伤的心灵需要爱的奉献,需要用爱来抚慰。大爱无声,就是爱的奉献!(推荐老师:周霞、刘月红)

【点评】这篇文章的很多方法比较适合于考场作文,一个画面、一则故事、一首诗歌、一则报道,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在读者眼前一一展示,给读者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碰撞;接下来是富有文采的抒情议论,让读者的心灵深深震撼。可见作者善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语言功底不错。不过,个别语句值得斟酌,如几个排比句之间的逻辑性不很严密,但这并不影响全文的优秀。

亮点:亮丽的语言;蒙太奇式的结构。瑕疵:叙述描写不足,抒情议论有余;语言准确性略差。(点评老师:黄志伟)

2.苦难+爱=?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暮色拂过屋檐,屋顶灰色瓦片,显现着灾难的无情;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延伸希望的生命线;安琪儿舞动的翅膀,传递着爱的温暖。——题记

上帝:安琪儿,你看见人间的灾难了吗?但这么大的灾难怎么没有把他们压垮呢?去人间看看吧,看他们究竟把无情的灾难深化成了什么力量。

安琪儿在人间飞舞,认真地解答着上帝交给的考卷。

已知:“5月12日”的特大地震给中国四川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却用爱上演着无数童话。

求:苦难+爱=?

解答:

我在人间飞舞着,辗转来到地震重灾区某医院的上空。今天的阳光很明媚,我看见阳光在一个小男孩的头发上跳跃。男孩清澈的目光触到了前方的捉知了的小女孩。他多么想去和前面的小女孩一起玩耍啊!只见他费力地撑了撑坐在轮椅上的身体,极力想站起来,可惜,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他又试着推动轮椅,无奈,轮椅还是原地不动。他不由得流下了伤心的泪珠。晶莹的泪滴正好洒落在一双嫩白的小手上,迎着太阳,绽出一朵粉红的花儿。轮椅向前走了,小男孩笑了,爱的光芒扫除了他身体的痛苦与心中的孤寂,他们一直向前,微笑着,消失在路尽头。

夜深了,我又来到一个小屋前。这时,我听到了一阵哭泣,是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她的母亲坐到她的身旁,她的脸上印着鲜明的手印。原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组织大家为灾区人民捐款,可小女孩的家庭太穷了,她不忍心再伸手向妈妈要。为了捐款,她背着妈妈把自己喜欢的连衣裙捐了出来,还准备把自己积攒了几年的零花钱也全部捐出来。母亲不明真相,便打了小女孩一巴掌。小女孩哭着冲进了屋里,母亲久久地望着桌上堆成了小山似的零钞,母亲也哭了……

第二天,小女孩起床桌上的小山旁边有一张字条:孩子,你是对的,咱们能尽力捐一点是一点,妈妈错怪你了……小女孩看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了她的心头。

结论:苦难+爱=坚强、快乐、温暖……

淅淅沥沥的雨点,荡漾着朦胧的雨里,安琪儿飞回了天堂,把试卷交给了上帝。她看见,金色殿堂上,银色宝座上的上帝也在流着泪……(推荐老师:叶浩然、梅建清)

【点评】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为我们诠释了“再大的苦难,也会被浇铸成坚强、快乐、温暖……”,这个主题是吸引人的亮点。主体部分选择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例作细腻的描写,尤其是第一个事例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的神态描写不错,很好地表现了“爱,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主题。文章的语言很朴实,朴实中也饱含深情。如开头的“题记”,给人营造一种“虽然灾难很重,但生活依然安宁,充满希望”的意境,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可以说,本文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亮点:深刻的主题,新颖的形式;细节描写较好。瑕疵:第二个事例显得不够真实;结尾个别句子不够准确,全文风格不统一。(点评老师:黄志伟)

【二类作文】

1.拨动心灵的那根弦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一切都是浪漫的,静静的,我在一片芬芳的土地上,看着一朵又一朵“爱”的花朵绽放,心中的那根弦被拨动,被敲响…… ——题记

请给她一双翅膀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这是一位老师,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她没有慌乱,是用手势和喊叫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们赶紧离开教室。眼看教开云kaiyun(中国)楼就要跨了,突然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生说道:“老师,还有五个同开云kaiyun(中国)没有出来。”这位老师转身回跑,满头大汗,义无反顾地向教室狂奔……猛然间山摇地动,教开云kaiyun(中国)楼倒下了,这位老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被深埋在了废墟中。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他们时,只见这位老师双手抱着两个孩子,身前还偎依着三个开云kaiyun(中国)生,正像振翅欲飞的雄鹰……遗憾地是,他们已经停止了呼吸。这位老师叫杜倩,一个二十几岁年轻生命被埋在了水泥板下,飞向了天堂。

上帝啊,请给杜老师一双翅膀吧,去天堂的路途遥远,她想赶快到达……看到这里,我心中的那根弦悄悄拉起。

请给她一支手电筒

在这次大地震中,受伤多严重的是孩子。

地震来了,房屋倒了,四面浓烟滚滚,尸体遍地,天昏地暗……救援人员在一个狭小的夹缝中细心搜寻,根据一点微弱的光亮确定了里面还有人。于是,他们整队集合,循着亮光搜救……经过数十个小时的救援,生命之光终于被打开了!被营救出来的是一个小女孩,当她被救出来的一瞬间,紧握一支手电筒,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啊!只是光比较微弱。

上帝啊,请给她一支手电筒吧!让她的未来更加光明,看到这里,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得更紧。

请给他一杯水

由于道路阻隔,救灾物质无法运到,急需物质也只能靠救援人员背进去,但是数量极其有限。当洪辉同志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只见一位老大娘伸出手来,向他乞求一点水喝。由于他的手中只有一瓶水,而且是当时的一点食物,洪辉一点也没有迟疑,硬是把这生命之水送给了这位老大娘……

上帝啊,请给洪辉同志一杯水吧!因为那是生命之水,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响了。

我心中的那根弦被拉响了,那是爱之弦,奉献之弦,大灾显大爱,大爱显真情!我们要抬起头,勇敢向前,让爱的奉献之花在我们的周围绽放。(推荐老师:唐胜辉、沈利军)

【点评】本文感人的是生动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救开云kaiyun(中国)生义无返顾,废墟里的女孩紧握手电筒读书,洪辉毫不迟疑地捐献生命之水,从不同层面突出主题。选材上比较讲究,既有教师用生命演绎的轰轰烈烈的大爱,也有救援人员用一瓶生命之水折射出的润泽人心的大爱,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爱的奉献”。开头的题记和结尾巧妙地圆合,主体部分每个故事的结束语既暗示了作者感情的逐步变化,又与首尾很好地照应。

主要失分点:第二个事例主要表现的是“坚强”,与“爱的奉献”主题不够吻合;语言表现力不够。(点评老师:黄志伟)

2.全世界的爱

我们都期待找到真爱,如果世界少了爱的奉献,那还有什么精彩?——题记

那一刻,地动山摇

2008年5月12日,古老的巴蜀大地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不同,美好的田园里散发着喜悦,开云kaiyun(中国)校里,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发出一片祥和。

下午2点28分,这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了读书声,只有房屋的倒塌声,喊叫声,呼救声,很快就是山崩地裂的怒吼声,那一刻,地动山摇!

中国兄弟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朋友巴基斯坦将国家战备急需物质数千顶帐篷分批火速运往中国,并且派出一大批专业的医疗组来到中国帮助救援。有一位巴基斯坦的救援人员说:“在巴基斯坦困难的时候,是中国把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今天,中国兄弟遇到了困难,巴基斯坦人民将全力帮助中国兄弟!”据报道,巴方总理对胡锦涛书记说:“中国兄弟需要什么,我们巴基斯坦就全力提供什么!”

俄罗斯救援团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三天,俄方紧急派了一支专业的搜救小组前往中国汶川,成功地在“救援黄金时间”后救出生还者,并且不断地进行搜救。在找到一名遇难者时,一位搜救组成员伤心地哭了:“如果我们再快一点,他就可能有活的希望啊!”

记住这5万元

一个人均年生产总值不足40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人民币)的世界上穷的国家之一的非洲小国,竟然也向中国捐助5万元!这一刻,我们更加明白,爱心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

让你惊讶的日本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原来以为会冷嘲热讽的日本居然也抛开了反华的情绪,不但捐款捐物,还派出了专业的救援队伍到中国参加救援,他们无私地奉献爱心,积极地提供了救援,为灾区人民祈福,为遇难者哀悼,确实让我们很吃惊,比起抗美援朝时南朝鲜的不堪入耳的咒骂,这确实让我们感动。

地震,震的是全世界的爱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13亿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使全世界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感动着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鼓舞着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友谊了中国。

全世界的爱,汇聚长江黄河;全世界的爱,有力地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全世界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推荐老师:何金平、郑远清)

点评:本文以大手笔挥洒着全世界的爱,选材视野开阔,选择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主题。所选事例既有报恩的,也有千里送鹅毛的,还有不计前嫌的。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弱小的国家。这些材料从不同侧面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但语言表现力不够,给读者的感觉是叙述描写的地方不够生动形象,议论抒情的句子不够精炼深刻。如对每一个事例的描写应该有生动的细节,题记和结尾的语言应该更准确精炼。另外,既然采用小标题,就要注意小标题的艺术性,或引用文中的经典语言,或对事例进行高度概括。文中第二个小标题和第三个就明显不统一,而且第一个小标题和第二个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显得很生硬。其实本文不用小标题或许还会更简洁。

主要失分点:内容比较单薄,叙述不够具体;语言表现力不够;衔接不够自然;每个事例的叙述后缺少点睛之笔。(点评老师:刘礼群)

【三类作文】

1.有爱,就有希望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一减一等于零,人类减去氧气等于死亡,土地减去养料等于荒芜……

那么,生活减去爱等于什么?等于黑暗,等于冷漠,等于自私,等于……

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像一根弦,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扉。在那一刻,有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老师,失去了同开云kaiyun(中国),有多少人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被死神带走……

死神虽然带走了曾经属于我们的那段美好时光,可它带不走我们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带不走我们团结一致的心,带不走我们炎黄子孙的爱……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更显大爱!

“5.12”地震发生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献出了各自的一分力量一分爱。

温家宝总理于当日赶赴都江堰,指挥抗震救灾。想想看,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而且连续多日在救灾现场指挥,他鼓励消防队员们要尽自己的大努力救援,他慰问了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是人们心中的伤痛,让人们揪心;但一幕幕感人的


场面又都让人流泪不止……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吧。你看,无论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蹒跚开云kaiyun(中国)步的孩子;无论是慷慨解囊的百万富翁,还是倾其所有的街头乞讨者;无论是引人注目的名人,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群众,大家都在为灾去人民奉献一份关爱。一份份爱心,汇成了涓涓小溪,汇成了爱的海洋。血浓于水,本是炎黄子孙,必然会救助受灾同胞。

只要有爱,就好像植物有了阳光可以光合作用,就像鱼儿有了水可以自己滋养,就像鸟儿有了蓝天可以自由飞翔。无论灾害多严重,只要有了爱,有了爱的奉献,灾区的人民就不再悲伤,到处都会盛开的花儿,有爱,人间将变成天堂!

生活加上爱,等于光明,生活加上爱,等于温暖,生活加上爱等于和谐,等于美好,等于……

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推荐老师:邱颖智、清建文)

【点评】本文紧紧围绕“有爱,就有希望”这个主题,重点选择“总理慰问受灾群众”“炎黄子孙踊跃献爱心”两方面的材料,集中表现主题。倒数第三段的排比和比喻的综合运用,既诠释了主题,又增强了表达的气势。结尾的句子富有哲理。

失误原因:整体内容显得比较空洞;语言不够简洁;文章开头从反面引入,与全文的风格不太一致。(点评老师:黄志伟)

2.充满爱意的实验

清晨的阳光

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那一张张脏脏的小脸;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那一双双宽大的臂膀;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苏醒。

昨日的尘啊,你快飞下去吧,别升腾在天的尽头;昨日的教室呀,你别寂寞,我们在与你惜别吧;昨日的风呀,你再轻轻地吹一吹吧,吹净解放军叔叔脸上的尘土,吹干妈妈眼角的泪,吹去孩子们求生的呼唤。

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解放军叔叔那张疲惫而充满笑意的脸吧;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妈妈散乱的头发吧,她出去治疗病人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我充满期盼的脸吧,我期盼我的伙伴们快回到开云kaiyun(中国)校去。

天边的夕阳

天空如往昔,那样安静,一朵红霞飘着,飞着,大地如往昔,那样悲怆,朋友的哭声荡漾着;你们如往昔,战斗在前线,蜡黄的脸上,红红的血丝布满双眼。

那是一张急切的脸,解放军叔叔不停地搬动砖块,豆大的汗珠挂满额上。那是一张疲惫的脸,白衣天使们正在疯狂地工作,虽然眼睛里有一丝丝睡意,但他们不允许自己停下来……那是一张哭泣的脸,我抽泣着,我呼喊着:这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们要坚强起来。

天边的夕阳,你走慢些吧,再照一照那些鲜活的生命吧,再照一照那些疲惫的身影吧。

天上的星星

那仍是一张疲惫的脸,豆大的汗珠,润湿了解放军叔叔的上衣;那仍是一张急切的脸,看着痛不欲生的伤员,医护人员急切得很;那仍是一片没有星星的夜空,静得让人流泪。

天上的星星!星星啊!如果你知道你背负着的愿望,你一定会努力地闪烁,对吧?闪烁吧,让生者脱离苦难,让死者安息,让那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绽放出幸福,欢喜的笑容,星星!

【点评】本文以时间为序,采用小标题形式,选择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的事例来诠释“爱的奉献”这个主题,总体不错。运用呼告的修辞,使语言富有亲切感。

失误原因:标题中的“实验”在内容中没有体现;选择事例太过单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鲜明,显得内容较单薄;表面看,语言似乎很漂亮,其实显得较较罗嗦,不少的排比句比较生硬,有凑数之嫌,反倒影响表现力。(点评老师:黄志伟)

3.“爱心”实验报告

按照“联合国人文研究所”给我们课题组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现将我们承担的“爱心”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一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水、“爱心”溶液、“痛苦”颗粒。

实验步骤:将烧杯洗净,将“痛苦”颗粒倒入少量,加入适量的水,如果颜色不透明则加入适量的“爱心”溶液。

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溶液逐渐由黑变透明,散发迷人的清香。

实验结论:“爱心”溶液能化解“痛苦”粉末。

实验二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爱心”溶液、“善意捐助”溶液。

实验步骤:将铁架台架好,将烧杯置于铁架上,将“爱心”溶液与“善意捐助”溶液倒入烧杯中,点亮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善意捐助”溶液的芬芳不断变浓,不断有黑色物质沉淀。

实验结论:“爱心”溶液能加速“善意捐助”的反应。

实验三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爱心”溶液、“关爱他人”固体、镊子。

实验步骤:将试管洗净,取少量“爱心”溶液放于试管内,用镊子取少量“关爱他人”固体放于试管内,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点亮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产生灿烂明亮的七色光,散发醉人的芳香。

实验结论:“爱心”与“关爱他人”促进反应。

实验小结

爱心可化解痛苦,爱心能对人以善意的捐助,能关爱他人,因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推荐老师:沈利军、唐胜辉)

【点评】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虽然给人的感觉比较新颖,但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本文要表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主题,通过实验形式,从“爱心能化解痛苦”等三个方面来表现。但感觉不够自然,有些矫情。尤其是第二个实验,“黑色物质沉淀”让人不知所云。语言表达上,化开云kaiyun(中国)科的术语多于文开云kaiyun(中国)语言,显得不伦不类。这种形式的文章,似乎适合很多内容。如把文中的“爱心”换成“善良、勇敢”等主题都可以,这就失去了其个性。

主要失误:过分强调形式却忽略了内容,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点评老师:黄志伟)

弟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朋友巴基斯坦将国家战备急需物质数千顶帐篷分批火速运往中国,并且派出一大批专业的医疗组来到中国帮助救援。有一位巴基斯坦的救援人员说:“在巴基斯坦困难的时候,是中国把好的东西给了我们,今天,中国兄弟遇到了困难,巴基斯坦人民将全力帮助中国兄弟!”据报道,巴方总理对胡锦涛书记说:“中国兄弟需要什么,我们巴基斯坦就全力提供什么!”

俄罗斯救援团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三天,俄方紧急派了一支专业的搜救小组前往中国汶川,成功地在“救援黄金时间”后救出生还者,并且不断地进行搜救。在找到一名遇难者时,一位搜救组成员伤心地哭了:“如果我们再快一点,他就可能有活的希望啊!”

记住这5万元

一个人均年生产总值不足40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人民币)的世界上穷的国家之一的非洲小国,竟然也向中国捐助5万元!这一刻,我们更加明白,爱心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

让你惊讶的日本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原来以为会冷嘲热讽的日本居然也抛开了反华的情绪,不但捐款捐物,还派出了专业的救援队伍到中国参加救援,他们无私地奉献爱心,积极地提供了救援,为灾区人民祈福,为遇难者哀悼,确实让我们很吃惊,比起抗美援朝时南朝鲜的不堪入耳的咒骂,这确实让我们感动。

地震,震的是全世界的爱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13亿人民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使全世界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感动着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鼓舞着中国,来自全世界的爱友谊了中国。

全世界的爱,汇聚长江黄河;全世界的爱,有力地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全世界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推荐老师:何金平、郑远清)

点评:本文以大手笔挥洒着全世界的爱,选材视野开阔,选择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主题。所选事例既有报恩的,也有千里送鹅毛的,还有不计前嫌的。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弱小的国家。这些材料从不同侧面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但语言表现力不够,给读者的感觉是叙述描写的地方不够生动形象,议论抒情的句子不够精炼深刻。如对每一个事例的描写应该有生动的细节,题记和结尾的语言应该更准确精炼。另外,既然采用小标题,就要注意小标题的艺术性,或引用文中的经典语言,或对事例进行高度概括。文中第二个小标题和第三个就明显不统一,而且第一个小标题和第二个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显得很生硬。其实本文不用小标题或许还会更简洁。

主要失分点:内容比较单薄,叙述不够具体;语言表现力不够;衔接不够自然;每个事例的叙述后缺少点睛之笔。(点评老师:刘礼群)

【三类作文】

1.有爱,就有希望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一减一等于零,人类减去氧气等于死亡,土地减去养料等于荒芜……

那么,生活减去爱等于什么?等于黑暗,等于冷漠,等于自私,等于……

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像一根弦,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扉。在那一刻,有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老师,失去了同开云kaiyun(中国),有多少人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人被死神带走……

死神虽然带走了曾经属于我们的那段美好时光,可它带不走我们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带不走我们团结一致的心,带不走我们炎黄子孙的爱……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更显大爱!

“5.12”地震发生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献出了各自的一分力量一分爱。

温家宝总理于当日赶赴都江堰,指挥抗震救灾。想想看,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而且连续多日在救灾现场指挥,他鼓励消防队员们要尽自己的大努力救援,他慰问了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是人们心中的伤痛,让人们揪心;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又都让人流泪不止……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全国各地组织的各种“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吧。你看,无论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蹒跚开云kaiyun(中国)步的孩子;无论是慷慨解囊的百万富翁,还是倾其所有的街头乞讨者;无论是引人注目的名人,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群众,大家都在为灾去人民奉献一份关爱。一份份爱心,汇成了涓涓小溪,汇成了爱的海洋。血浓于水,本是炎黄子孙,必然会救助受灾同胞。

只要有爱,就好像植物有了阳光可以光合作用,就像鱼儿有了水可以自己滋养,就像鸟儿有了蓝天可以自由飞翔。无论灾害多严重,只要有了爱,有了爱的奉献,灾区的人民就不再悲伤,到处都会盛开的花儿,有爱,人间将变成天堂!

生活加上爱,等于光明,生活加上爱,等于温暖,生活加上爱等于和谐,等于美好,等于……

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推荐老师:邱颖智、清建文)

【点评】本文紧紧围绕“有爱,就有希望”这个主题,重点选择“总理慰问受灾群众”“炎黄子孙踊跃献爱心”两方面的材料,集中表现主题。倒数第三段的排比和比喻的综合运用,既诠释了主题,又增强了表达的气势。结尾的句子富有哲理。

失误原因:整体内容显得比较空洞;语言不够简洁;文章开头从反面引入,与全文的风格不太一致。(点评老师:黄志伟)

2.充满爱意的实验

清晨的阳光

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那一张张脏脏的小脸;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那一双双宽大的臂膀;喜欢清晨的阳光,它照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苏醒。

昨日的尘啊,你快飞下去吧,别升腾在天的尽头;昨日的教室呀,你别寂寞,我们在与你惜别吧;昨日的风呀,你再轻轻地吹一吹吧,吹净解放军叔叔脸上的尘土,吹干妈妈眼角的泪,吹去孩子们求生的呼唤。

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解放军叔叔那张疲惫而充满笑意的脸吧;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妈妈散乱的头发吧,她出去治疗病人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清晨的阳光,你走慢些,你再照一照我充满期盼的脸吧,我期盼我的伙伴们快回到开云kaiyun(中国)校去。

天边的夕阳

天空如往昔,那样安静,一朵红霞飘着,飞着,大地如往昔,那样悲怆,朋友的哭声荡漾着;你们如往昔,战斗在前线,蜡黄的脸上,红红的血丝布满双眼。

那是一张急切的脸,解放军叔叔不停地搬动砖块,豆大的汗珠挂满额上。那是一张疲惫的脸,白衣天使们正在疯狂地工作,虽然眼睛里有一丝丝睡意,但他们不允许自己停下来……那是一张哭泣的脸,我抽泣着,我呼喊着:这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们要坚强起来。

天边的夕阳,你走慢些吧,再照一照那些鲜活的生命吧,再照一照那些疲惫的身影吧。

天上的星星

那仍是一张疲惫的脸,豆大的汗珠,润湿了解放军叔叔的上衣;那仍是一张急切的脸,看着痛不欲生的伤员,医护人员急切得很;那仍是一片没有星星的夜空,静得让人流泪。

天上的星星!星星啊!如果你知道你背负着的愿望,你一定会努力地闪烁,对吧?闪烁吧,让生者脱离苦难,让死者安息,让那一张张充满笑意的脸绽放出幸福,欢喜的笑容,星星!

【点评】本文以时间为序,采用小标题形式,选择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的事例来诠释“爱的奉献”这个主题,总体不错。运用呼告的修辞,使语言富有亲切感。

失误原因:标题中的“实验”在内容中没有体现;选择事例太过单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够鲜明,显得内容较单薄;表面看,语言似乎很漂亮,其实显得较较罗嗦,不少的排比句比较生硬,有凑数之嫌,反倒影响表现力。(点评老师:黄志伟)

3.“爱心”实验报告

按照“联合国人文研究所”给我们课题组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现将我们承担的“爱心”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一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水、“爱心”溶液、“痛苦”颗粒。

实验步骤:将烧杯洗净,将“痛苦”颗粒倒入少量,加入适量的水,如果颜色不透明则加入适量的“爱心”溶液。

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溶液逐渐由黑变透明,散发迷人的清香。

实验结论:“爱心”溶液能化解“痛苦”粉末。

实验二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爱心”溶液、“善意捐助”溶液。

实验步骤:将铁架台架好,将烧杯置于铁架上,将“爱心”溶液与“善意捐助”溶液倒入烧杯中,点亮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善意捐助”溶液的芬芳不断变浓,不断有黑色物质沉淀。

实验结论:“爱心”溶液能加速“善意捐助”的反应。

实验三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爱心”溶液、“关爱他人”固体、镊子。

实验步骤:将试管洗净,取少量“爱心”溶液放于试管内,用镊子取少量“关爱他人”固体放于试管内,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点亮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现象:产生灿烂明亮的七色光,散发醉人的芳香。

实验结论:“爱心”与“关爱他人”促进反应。

实验小结

爱心可化解痛苦,爱心能对人以善意的捐助,能关爱他人,因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推荐老师:沈利军、唐胜辉)

【点评】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虽然给人的感觉比较新颖,但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本文要表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主题,通过实验形式,从“爱心能化解痛苦”等三个方面来表现。但感觉不够自然,有些矫情。尤其是第二个实验,“黑色物质沉淀”让人不知所云。语言表达上,化开云kaiyun(中国)科的术语多于文开云kaiyun(中国)语言,显得不伦不类。这种形式的文章,似乎适合很多内容。如把文中的“爱心”换成“善良、勇敢”等主题都可以,这就失去了其个性。

主要失误:过分强调形式却忽略了内容,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点评老师: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