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

时间:2009-01-05 10:4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一)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教研室 黄志伟

【作文试题】

命题人心语:我们无法拥有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拥有许多美妙的细节。欣赏它们,你会收获甜美的回忆;记录它们,你能描绘一段精彩人生;珍藏它们,你会倾听到生命行走的声音。

请在以下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汶川地震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我们要说,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一点很小的善心(孝心、关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以“爱的奉献”为话题作文。

(2)当冰雪阻断归路,我们没有放弃;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团结反击。如今,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仍要以这样一种声音告诉世界:中国人将依然与坚强同在。

请以“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为题作文

提示与要求:

(1)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

(2)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4)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命题分析】

1.稳定中略有变化。四川省眉山市今年的和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一样,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今年的特殊情况有所变化。仍然以“二选一”的形式,保留了“提示语+话题作文”,仍然在题目中有具体的相关“提示与要求”。只是将去年的半命题作文改为全命题作文,这从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来说,这是符合中开云kaiyun(中国)语文教开云kaiyun(中国)特点和相关要求的。最突出的变化是两个作文题目的#中考#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都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相关的内容,这对于处于四川的中考来说,也是恰当的。另外,眉山市中考作文前面增加的“命题人心语”是一大亮点:“我们无法拥有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拥有许多美妙的细节。欣赏它们,你会收获甜美的回忆;记录它们,你能描绘一段精彩人生;珍藏它们,你会倾听到生命行走的声音。”因为这可以给考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给以考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是很有好处的。

2.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今年全国高考一样,有直接和间接关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关注这个社会热点,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何况对于每个四川考生来说,以考场作文写抗震救灾有话可说,既考查了考生的语文能力,也考查了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抗震救灾的认识和理解,也能有效地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自觉投身到社会实践中。

3.结合开云kaiyun(中国)生实际。今年眉山市的“爱的奉献”为话题作文和“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的命题作文,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符合开云kaiyun(中国)生实际,不管以抗震救灾为材料,还是不抗震救灾为材料,这两个题目开云kaiyun(中国)生很容易写。命题在两个题目前面分别有#中考#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给开云kaiyun(中国)生的选材提供了帮助,也可以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打开写作思路,或者说是为考生创设写作平台,其中引用总理的讲话本身很有哲理性,有关冰雪灾害、圣火传递和地震袭来本身就是写作好材料。

【决胜考场的方法与技巧】

1.根本在平时观察积累。从这次阅卷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确实有话可说,但内容总是比较空洞,怎样才能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考场作文言之有物呢?主要应在平时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中注意指导开云kaiyun(中国)生观察社会,要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要多加思考,然后把这些观察所得积累起来,是写成日记或随笔。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持之以恒的观察积累而丰富自己的“材料仓库”后,在考场上作文时,自然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在写作时对所选择的材料能根据材料的来龙去脉来表达,能表达出自己的深刻认识自然会言之有物。如以“5.12”地震为题材,多数考生能选择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表达主旨,如选择抗震救灾中的领导、部队官兵、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及各界人士等。但总是泛泛而谈,燕不感人,原因就在考生平时的观察思考积累不够。如对总书记和总理亲自到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问题,如果从媒体把他们到的情况和讲话及产生的作用等都写清楚,这自然会让文章添彩。

2.重点在确定写作构思。有了好材料得有好的作文构思,多数考生到题目和#中考#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后,从心理上非常轻松,觉得不过是“是写地震,好写极了”,于是提笔就按题目把地震中的材料摆出来便罢。其实,不论什么样的文章,我们都应按照写作的本来规律写作,即准确审题再根据主题表达需要选择材料,要有一个构思过程,即考虑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写什么,还要考虑好哪些详略和先后顺序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全篇和局部分别用哪些表达方式和哪些写作技巧等,有了构思就相当于有了修建房屋的图纸,然后再照图施工就可能轻松写出好文章了。

3.关键在恰当处理材料。为什么同样的社会经历和材料,不同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的质量不一样呢?关键在恰当处理材料,即对材料的取舍和详略安排。如有一篇《全世界的爱》的优秀作文的选材就很有特点,文章所选事例既有报恩的,也有千里送鹅毛的,还有不计前嫌的。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弱小的国家,这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表达“全世界都在向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表达爱的奉献”这个主题。又如在以抗震救灾的考场作文中,有不少的考生都选择了谭千秋老师保护4个开云kaiyun(中国)生这个材料,但有的写得详细,甚至以细节描写来表达,有的只用一句话带过,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而定。

4.要害在扬长避短提高得分。兵法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之说,考场作文也一样,我们平时对自己的作文情况要心中有数,要知道自己写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在考场上,在准确把握了题目要求后,要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尽量回避自己短处,这样就能以自己的长处提高得分,以回避短处减少失误。比如说,你平时没有积累多少抗震救灾的材料,也没有多少体验和思考,就不必强行以此为材料。又如写“爱的奉献”写自己参与的捐款捐物的事情还容易些。再如你平时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在写作中应尽量从这些材料中选择材料。假如平时你擅长写议论文,写散文要差些,那么不必硬写散文而失误。从表达来说,用排比句和比喻句等确实可以让文章生辉添彩,但你这方面较差又硬要去写排比名和比喻句就很可能弄巧成拙。

5.难点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由于近年来,各类报刊大量刊载各类高考中考优秀作文,加之部分老师和家长想以急功近利的方式提高考生,于是以创新的形式在考场上取胜成了大家的“共识”。这本是好事,但也让不少考生进入一个误区,以为考场作文形式不新就不能得高分,总想从形式上创新,结果导致了不少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不吻合而失误。如曾有一篇优秀作文以实验报告写“交往”,确实形式新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但如果写“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也硬要写个实验报告未必就是好作文!其实形式的创新主要取决于内容,如不少考生以已经在地震中逝去的人的口吻来向活着的人讲述,形式不错,但要内容恰当,在以不同人称的角度来述说才行。如有一篇优秀作文分别以“记住,我爱你”和“一位母亲来自天堂的问候”为主标题和副标题来构思,文章以妈妈的口吻反复对孩子说“记住,我爱你”,全文情真意切,确实感人,而有的以对话形式在人称上混乱,内容也混乱,难以成好文章。

【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大意失荆州】

1.不要把不同作文混为一谈。近年来,单纯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较少,而多数是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结合起来,部分考生把二者混为一谈。应该说,这两种作文有关系,也有区别。材料作文一定要根据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来构思,话题作文则只是话题,不一定以此为题目,要宽泛些。二者结合的题目则首先考虑的是话题,其次可以适当根据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构思,如眉山市的第一道题目就是二者结合的,但总是要把握住“爱的奉献”这个话题,#中考#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分类选评#中的材料可用也可不用。

2.不宜把两个题目混揉在一起。今年眉山市的两个作文题目似乎都涉及到“5.12汶川特大地震”,两个题目也似乎密切相关,结果部分考生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两个题目的混揉在一起而不伦不类,这实际上是审题失误。如有的作文既写到在抗震救灾中人们显现出“爱的奉献”的精神,也表达了“战胜自己,坚强起来”的意思,当然,客观上说,这两者确实存在一定关系,但从写作的角度说,一篇文章表达多个主题反倒不好,与其表达多主题,不如集中突出一个主题。即使一个材料也可能显现两个主题,在处理详略和语言表达上也应集中在一个方面更突出些,关键在如何科开云kaiyun(中国)处理的问题!

3.不要“多多益善”堆砌材料。虽然我们强调作文要言之有物,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就好,材料不在多少,在于能否突出主题。大家熟悉的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凡20多个材料改为5个材料,志愿军战士们觉得并不好,后来改为3个材料就从3个不同侧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大约这次眉山市的题目让开云kaiyun(中国)生觉得写抗震救灾材料多的是,于是就不管材料能表达什么中心,反正是抗震救灾的材料就堆砌在文章中,结果多而不突出主题。不少的文章只用简单表述把材料堆砌起来,没有具体描述,内容不具体,表达不深入,虽然材料本身感人,但文章却不感人,总给人泛泛而谈的感觉。

4.不要一味追求语言的漂亮。文章的语言漂亮会增强表现力,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而得高分,但是若不顾内容和形式,只一味追求语言的漂亮就可能华而不实。如优美的词语固然不错但要恰当,又如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固然是好事,但要灵活而恰当,再如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本是好事,但引用不当会冲淡主题。特别是大家都知道排比和比喻最能提高语言表现力,但切不可强求。

【满分作文】

1.就因为爱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远值得期待;因为爱,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场突袭巴蜀大地的8.0级特大地震,震撼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救助的志愿者而欣慰,我们无不为身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灾区人民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与泪水,我们有与无情灾害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渡难关的坚毅与真情。

你可曾想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什么?这就是爱啊!是中华民族伟大无私的情感、无私的奉献。这将成为催人泪下、感人心扉的永久纪念。

有这样一位老师:大地震突然袭来,整幢教开云kaiyun(中国)楼轰然倒塌,就在这一瞬间,作为教导主任的他双臂抱紧讲桌,死死的护着身下的4个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生获救了,而这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是怎样神圣的爱,铸就了这一刻生命的庄严!

有这样一位母亲:地震发生后,十几位救援人员在楼房倒塌的废墟中奋力挖掘。忽然一个震惊的场面出现在眼前。一位母亲怀抱着只有三、四个月的婴孩蜷缩在废墟里。她埋着头,身体匍匐,双手撑着身子,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停止了呼吸。母亲虽已悄然离去,但却依然用乳汁喂养自己的至亲骨肉。是怎样的无私的爱,铸就了这一刻生命的凝重!

有这样一位消防战士: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救援人员被紧急疏散。面临大地的剧烈摇晃,山体的滑坡,人们揪心的呐喊。他不动声色,依旧奋力挖掘。当人们强制拉走他时,他坚毅的大喊:“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吧!”是怎样的伟岸的爱,铸就了这一刻生命的恢弘!

就像外国一家报纸的评论:“中国人在一瞬间由一盘散沙凝聚成钢板一块”。是的,就因为爱,我们凝聚,我们不屈,我们奉献,我们坚持!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坚强的中国,要用爱的奉献让整个世界为我们喝彩。

就因为爱,彼此无声依赖;就因为爱,至少还有一个信念不会更改;就因为爱,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推荐老师:叶浩然、汪建飞)

【点评】“爱,使希望绽放华彩;爱,使未来值得期待;爱,能使生命创造奇迹”,这是“爱的奉献”的价值。为了进一步诠释这个主题,作者选择了三个感人的情景,描写生动细腻,在每个事例后,用一句精炼的语言作为点睛之笔而升华主题,全文语言简洁流畅,突出主题,富有表现力。文章以“有这样一位……”来组织材料,首尾呼应圆合,使文章结构紧密。另外,文章恰当引用外国报纸的评论不失为妙笔。

满分亮点:深刻的主题;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细腻的描写。(点评老师:黄志伟)

2.记住,我爱你

——一位母亲来自天堂的问候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考生

曾经的山摇地动,扯断了我们之间爱的缠绵,流离失所……

曾经的天昏地暗,撕碎了我们之间爱的心声,痛不欲生……

孩子,你好吗?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孩子,灾难阻挡不住生机。看吧,那浪漫的夏天如期而至,一片片跳动的绿叶就像一双双明丽的眼睛,眨呀眨的,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一个寂静的世界,让人爱怜。也许此刻你还被埋在冰冷的废墟中,但你一定要有信心,因为大自然的美妙正殷切地召唤着你。

孩子,你好吗?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开云kaiyun(中国)会坚强!

我不敢想家,因为你那可爱的小脸满是血迹而无助,你因没有奶水而哇哇大哭,因为你遭遇如此的挫折遥望天空而孤独,因为你盼望母爱而急切……

孩子,其实你并不孤独,当月挂高空,轻柔地依偎在你的身上的光辉,那便是妈妈依依不舍的身影;那遥挂天空,彻夜不寐的精灵,那便是妈妈无怨无悔的守候;当风雨交加,你骤然迷失路途,那冉冉升起的炊烟,那便是妈妈割舍不下的缠绵……孩子,你并不孤独,你有一个逝去的妈妈,永远想着你的妈妈,你还有千千万万活着的妈妈,还有一个最伟大、最坚强的祖国妈妈!

孩子,你好吗?你一定还活着!

因为妈妈在天堂听见了温总理坚强的话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来拯救生命!”因为妈妈看到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向灾难挺进,他们不休息,不吃不喝,用伤痕累累的双手不断地在废墟中搜救;因为妈妈看到白衣天使们用一双柔弱而坚强的手为伤员治疗,给了伤者的希望。妈妈还看到一条条鲜艳的飘带在风中飘扬,看到一张张捐助的汇款单聚集着人们的爱心……

大灾大难没有让妈妈灰心,却让妈妈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和爱的奉献。

孩子,你是不幸的,但却是坚强的。你要记住:理想之火不会熄灭,生命就永不停歇;理想之花不停息,生命就要继续向前!

曾经的山河哭泣,已铸成为永恒的历史,滚滚向前……

曾经的无私大家,已定格为不变的感情,希望还在明天……

孩子,记住,妈妈爱你,祖国爱你!(推荐老师:胡双华、罗静)

【点评】作者巧妙地以妈妈的口吻呼唤孩子,第二人称的使用富有亲切感。“孩子,你好吗?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等句子的反复咏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文章线索清晰,突出了强烈的思想感情。文中的“妈妈”含义逐渐放大,升华了主题,而且“孩子一定还活着”的原因是从总理到抗震救灾的所有的人和事,实实在在,合情合理,富有说服力。出自妈妈内心的呼唤情真意切,语言很有感染力。

满分亮点:独特的视角;主题的升华;充满真情的呼唤;排比段、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点评老师: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