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城市公共经济问题

时间:2014-11-11 14:4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城市公共经济问题
  城市公共经济是关于城市社会整体发展和利:会福利的经济。城市公共经济研究的领域。不但涉及城市治安、社区管理、城巾环境、城市道路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也涉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类产业的建设经营及服务定价。同时,城市公共财政是城市政府实行公共政策的主要基础,城市公共财政也是城市公共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本概念
  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或服务支付的量减去买者为此实际支付的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的收益。
  2.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量减去生产成本,它衡量卖者参与市场的收益。
  3.垄断
  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唯—的卖者,而且如果其产品并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个企业就是垄断供应者。在某一行业,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商品时,这个行业称为是自然垄断的行业。
  由于垄断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会以以下几种方式对垄断问题作出反应:引入竞争机制,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管制垄断者的定价和行为或把一些私人垄断行业的企业变为公共企业。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那些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也就是说,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使用。几乎每一种公共物品都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人为公共物品支付成本开支,从而提高每个人的福利状况。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
  1.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及构成
  基础设施就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提供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与基本条件。从空间结构看是指位于土地垂直空间结构中下部的服务设施;从功能角色看是指附属于城市和各部门、并保障其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从自身属性看,为城市的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以及为城市社会公共活动等非经济行为提供服务的物质条件。城市性基础设施是主要为城市自身服务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维持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般是由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环境系统及城市防灾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