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4:30,随着一声铃响,迎着落日的余晖,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走出考场,他们反映,申论题与往年相比还算“中规中矩”,但与上午的“行测”相比,则是前者容易后者难的“格局”。
今年的申论题主要探讨人与自然问题,涉及资源保护问题,11段材料,涉列6个题目,考生根据报考职位类型选答4道。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内容也被摘录到材料中,“之前我们猜肯定会出十七大报告中涉及民生的问题,但没有想到是关于资源问题的”,采访中不少考生提到,但好在题目形式和侧重点并不偏,而且也是社会热点,考生们普遍反映不难下手,第一道题目是归纳关于不同方面对怒江水资源开发的争议,最后一道题目是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1000-2000字的文章,考生们大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也有部分考生因为时间搭配不合理没有答完。
“那道找错题是最难的……”有不少考生说,其中一段材料政府关于水资源开发的一封回复信,题目要求指出其中几点不足,并进行阐述,城阳考生小齐说:“以前的真题也有找错题,可是今天是要在材料中找不足,我勉强才找出2点,肯定不完整。”
从考生们的反应来看,已经工作的考生明显比在校生感觉好一些,在胶州工作的考生小王说:“工作经验挺重要的,答题时更知道怎么切入,条理也比较清楚。”之前也有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虽然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看似是一个很好的就业出路,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今年国家公务员的招录中就明确规定,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计划数必须达到计划招录总数的二分之一,而2005年这一比例则仅要求不低于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国家公务员招录将更加注重工作经历,而对于完全没有任何实践工作经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而言,国家公务员也许并不是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