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主要内容:
(1)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方向;供需调控的方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选择调控目标;确定调控措施的作用方向。选择调控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一定时期内土地市场发展目标。
(2)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在确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问题上,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考虑供需调控措施的决策时间;要考虑供需调控效应的滞后时间;要考虑调控效应的惯性。
(3)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力度:在决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查的力度时,要考虑如下因素:调控环境、土地经济波动的幅度、调控手段从使用到产生效应的滞后时间、调控效应惯性大小。
2、土地价格调控手段包括:
(1)含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2)对国有土地协议出让价采取最低限价;
(3)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
(4)政府对地价上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干预;
(5)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买权。
3、土地利用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是把握土地入市环节、调控土地市场的有效手段。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控制土地供给量、协调供求关系、调节和稳定土地价格的重要手段,对土地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1)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方向;供需调控的方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选择调控目标;确定调控措施的作用方向。选择调控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一定时期内土地市场发展目标。
(2)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在确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问题上,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要考虑供需调控措施的决策时间;要考虑供需调控效应的滞后时间;要考虑调控效应的惯性。
(3)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力度:在决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查的力度时,要考虑如下因素:调控环境、土地经济波动的幅度、调控手段从使用到产生效应的滞后时间、调控效应惯性大小。
2、土地价格调控手段包括:
(1)含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2)对国有土地协议出让价采取最低限价;
(3)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
(4)政府对地价上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干预;
(5)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买权。
3、土地利用计划、特别是年度计划,是把握土地入市环节、调控土地市场的有效手段。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控制土地供给量、协调供求关系、调节和稳定土地价格的重要手段,对土地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