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全真模拟题(五)

时间:2008-12-18 17:24:00   来源:人事考试教育网     [字体: ]
单项选择题
  1.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开云kaiyun(中国)科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最早涉及城市经济问题的是20世纪20年代对( )的研究。
  A.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城市地价
  B.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
  C.对城市交通和城市住宅
  D.城市交通和土地区位

  3.价格理论是( )的主要理论基础,凯恩斯的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是( )。
  A.宏观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微观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B.微观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宏观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C.综合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现代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D.现代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现代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4.城市住房的供需价格弹性状况是( )。
  A.弹性
  B.刚性
  C.短期刚性,长期弹性
  D.长期刚性,短期弹性

  5.政府上限价格定的过高会出现( ),政府上限价格定的过低会出现( )。
  A.供应过剩;需求过剩
  B.供应过剩;推动供需平衡
  C.需求过剩;推动供需平衡
  D.需求过剩;供应过剩

  6.由于外部性经济效应可以分为( ),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分析研究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充分利用外部性正效应,以便求得的整体城市效益。
  A.正效应和负效应
  B.好效果和坏效果
  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
  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

  7.外部经济的内部化是指( )。
  A.将外部性经济的负效果转化为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
  B.政府运用市场规律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存在
  C.政府通过收费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存在
  D.微观经济单位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

  8.追求利润化的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 )。
  A.外部正效应
  B.外部负效应
  C.外部经济
  D.外部成本

  9.下列不属于政府针对外部性经济问题实行的公共政策的是( )。
  A.针对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对沿湖流域内的污染企业作出关闭、限期治理的规定卫
  B.政府根据污染厂家污染排放量来计算费用,收取排污费
  C.为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在税收等方面为其提供一定的优惠
  D.在城市交通方面,政府采用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而对私人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收取较高的税收

  10.对城市土地问题真正的深入研究始于(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11.城市土地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分支诞生的标志是( )。
  A.《土地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原理》
  B.《城市土地价格原理》
  C.道若和辛曼合作出版的《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D.拉特克立夫的《城市土地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12.在B.W.伯吉提出的同心圆城市理论中,核心地区名称是( )。
  A.商业中心
  B.居住中心
  C.城市巾心
  D.商务中心

  13.根据同心圆城市理论,按照距离市中心由近到远排列次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商业区—CBD—高收入住宅区—中等收入住宅区—低收入住宅区
  D.CBD—商业区—低收入住宅区—中等收入住宅区—高收入住宅区
  C.CBD—高收入住宅区—商业区—中等收入住宅区—低收入住宅区
  D.CBD—低收入住宅区—中等收入住宅区—高收入住宅区—商业区

  14.H.霍伊特提出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是( )。
  A.同心圆使用模式
  B.放射廓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自由发展模式

  15.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可以用霍夫曼系数“H”来表示。当霍夫曼系数0<H<0.5时,处于工业化第( )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16.哈里斯和乌曼提出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是( )。
  A.同心圆使用模式
  B.放射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自由发展模式

  17.( )不是土地需求者对土地蠹标的“价高者得”方式的假设前提。
  A.政府必要的行政干预
  B.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
  C.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的价格因素
  D.土地交易双方对土地市场有充分的了解

  18.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开端是( )。
  A.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B.商品房的开发
  C.向外商投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
  D.城市郊区化的开始

  19.城市土地改革的第一步是( )。
  A.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B.土地使用税的征收
  C.任房私有化
  D.土地租赁合法化

  20.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
  A.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收入分配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
  C.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
  D.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

  21.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 )。
  A.中央地方分税制
  B.“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收支挂钩、超收分成”
  D.承包责任制

  22.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不包括(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贷款

  23.城市的大规模崛起始于( )。
  A.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自由贸易的发展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社会分工的出现

  24.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必定伴随着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必定带来经济发展
  C.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就可以把这一提高看做“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

  25.经济发展包括的结构性变化有( )。
  A.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上升,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
  D.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

  26.当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第三、第一产业,且以机电一体化为主时,经济发展阶段处于( )。
  A.工业化前期
  B.工业化中期
  C.工业化后期
  D.后工业化社会

  27.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论,以完善的高技术体系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为( )。
  A.复合阶段
  B.二元结构阶段
  C.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
  D.高度化结构阶段

  28.“经济成长的基础是布登布洛克式的动力,人类非经济动力和欲望所造成的”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是( )。
  A.工业发展阶段论
  B.工业成长阶段论
  C.霍夫曼定理
  D.“起飞论”

  29.“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是城市经济增长原理中( )的内容。
  A.需求指向理论
  B.供给基础理论
  C.需求基础理论
  D.供给指向理论

  30.在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中,供给的基础包括( )。
  A.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投资环境
  B.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外部市场的需求
  C.专业化协作程度、外部市场的需求
  D.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专业化协作程度、投资环境、外部市场的需求

  31.由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可称为( )。
  A.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B.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C.市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D.计划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32.下面属于美国区域科开云kaiyun(中国)家弗里德曼所概括的起飞阶段的特征的现象是( )。
  A.劳动力、资本、原料、市场由外围向中心区转移,中心区逐渐发展,但外围区相对停滞不前,地区间的差距扩大,并可能破坏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稳定性
  B.外围区在中心区之间不断被重新瓜分和组合,单核的中心一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主中心和副中心相互依赖的多核结构
  C.国民经济在空间上实现一体化
  D.一个或少数几个条件优越的地区与其他广大地区开始两极分化

  33.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式中,最终实现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关键是( )。
  A.联动型流动方式
  B.拉动型流动方式
  C.推动型流动方式
  D.带动型流动方式

  34.城市产业选择的准则包括( )。
  A.高度化、集约化、服务化
  B.高度化、集中化、服务化
  c.高度化、集中化、集约化
  D.服务化、集约化、集中化

  35.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园区选址宜在( )。
  A.都市中心区附近
  B.与都市联系密切的新兴工业区
  C.远离都市
  D.与外部交通近便的都市区

  多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属于微观城市经济开云kaiyun(中国)主要研究的内容是( )。
  A.城市土地利用
  B.城市化问题
  C.城市交通
  D.城市就业
  E.城市经济增长

  2.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包括( )。
  A.对城市增长和规模的预测
  B.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
  C.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
  D.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E.探时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3.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作用是( )。
  A.优化资源配置
  B.进行城市的建设与维护
  C.调空经济波动
  D.调节收入分配
  E.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4.下面能够影响土地供给市场的因素是( )。
  A.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B.土地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C.城市规划
  D.自然条件对城市土地供应的限制
  E.土地所有者的决策行为

  5.通常意义下,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的职能是( )。
  A.调节
  B.资源配置
  C.监督
  D.收入分配
  E.经济稳定与增长

  6.下面属于有形资源的是( )。
  A.技术工艺
  B.土地
  C.人力资本
  D.劳动
  E.企业的无形资产

  7.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
  A.R&D,创新和原型的生产活动,集中在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场所,主要是大都市中心及一些科技园区
  B.高度技术性的制造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区’
  C.大规模的生产活动,长时间需要大量的半熟练劳力,扩散至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D.经济中心城市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而崛起
  E.与客户直接关联的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需要接近主要的大都市地区,并扩散到工业

  8.墨菲和万斯在对美国9个城市CBD的土地利用进行细致深入地调查后,提出的界定指标是( )。
  A.中心商务密度指数
  B.中心商务高度指数
  C.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
  D.中心商务零售指数
  E.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单选答案:
  1.B2.B3.A4.C5.A6.A7.D8.C9.C10.D11.C12.D13.B14.B15.C16.C17.A18.C19.A20.A21.A22.D23.C24.A25.A26.C27.D28.D29.A30.A31.B32.A33.B34.A35.B
  多选答案:

  1.ACD2.ABCD3.BE4.ABDE5.BDE6.BDE7.ABCE8.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