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企业集团下设立甲、乙两个公司,每个公司各有200个生产和经营单位,两个公司的日耗能量如下表:
要求:
(1)分别列表计算两个公司平均日耗能量、标准差。
(2)分析哪个公司的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并解释原因。
【正确答案】
解:⑴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及标准差计算如下表:


答:甲乙两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为42吨标准煤。但两公司日耗能量的离散程度不同,甲公司离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
2.据核算,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7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20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703亿元。
请计算:
(1)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状况。
【正确答案】
⑴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亿元)
⑵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某企业2006年末损益及分配资料如下:主营业务收入65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10万元,产品销售费用26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万元,管理费用4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补贴收入3万元,营业外净收入12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06年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
产品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万元)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它销售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90+5-40-10=45(万元)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45+3+12=60(万元)
4.某公司2006年9月28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5人,11月30日辞退违纪职工3人。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正确答案】
10月份平均人数=〔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数=〔(64+6)×4+(64+6+15)×25+(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数=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7+83+82)/3≈77(人)
5.某公司下属A、B、C三个营销网点,三个网点营销人员的情况如下:
A网点有男售货员18人,其中25岁以下的4人,25-35岁之间的6人,35岁以上的8人;有女售货员30人;其中25岁以下的16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4人。
B网点有男售货员21人,其中25岁以下的5人,25-35岁之间的9人,35岁以上的7人;有女售货员40人;其中25岁以下的20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10人。
C网点有男售货员25人,其中25岁以下的6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9人;有女售货员53人;其中25岁以下的21人,25-35岁之间的20人,35岁以上12人。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编制该百货公司营销人员情况统计表,反映营销人员总数、性别构成及分年龄的性别构成;
(2)计算营销人员性别构成百分比。
【正确答案】
⑴编制营销人员情况统计表

⑵营销人员性别构成百分比为:
男性:64÷187×100%≈34.22%
女性:123÷187×100%≈65.78%
要求:

(1)分别列表计算两个公司平均日耗能量、标准差。
(2)分析哪个公司的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并解释原因。
【正确答案】
解:⑴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及标准差计算如下表:


答:甲乙两公司平均日耗能量均为42吨标准煤。但两公司日耗能量的离散程度不同,甲公司离散程度大,因此,甲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比乙公司差,乙公司平均日耗能量代表性强。
2.据核算,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7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20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703亿元。
请计算:
(1)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状况。
【正确答案】
⑴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4700+102004+82703=209407(亿元)
⑵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4700÷209407×100%≈11.80%
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02004÷209407×100%≈48.71%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82703÷209407×100%≈39.49%
3.某企业2006年末损益及分配资料如下:主营业务收入65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10万元,产品销售费用26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4万元,其他业务利润5万元,管理费用4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补贴收入3万元,营业外净收入12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2006年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
产品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650-510-26-24=90(万元)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它销售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90+5-40-10=45(万元)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45+3+12=60(万元)
4.某公司2006年9月28成立,从业人员64人。10月16日招聘技术人员6人,11月5日招聘销售人员15人,11月30日辞退违纪职工3人。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正确答案】
10月份平均人数=〔64×15+(64+6)×16〕/31=67(人)
11月份平均人数=〔(64+6)×4+(64+6+15)×25+(64+6+15-3)〕÷30≈83(人)
12月份平均人数=64+6+15-3=82(人)
第四季度平均人数(67+83+82)/3≈77(人)
5.某公司下属A、B、C三个营销网点,三个网点营销人员的情况如下:
A网点有男售货员18人,其中25岁以下的4人,25-35岁之间的6人,35岁以上的8人;有女售货员30人;其中25岁以下的16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4人。
B网点有男售货员21人,其中25岁以下的5人,25-35岁之间的9人,35岁以上的7人;有女售货员40人;其中25岁以下的20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10人。
C网点有男售货员25人,其中25岁以下的6人,25-35岁之间的10人,35岁以上的9人;有女售货员53人;其中25岁以下的21人,25-35岁之间的20人,35岁以上12人。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编制该百货公司营销人员情况统计表,反映营销人员总数、性别构成及分年龄的性别构成;
(2)计算营销人员性别构成百分比。
【正确答案】
⑴编制营销人员情况统计表

⑵营销人员性别构成百分比为:
男性:64÷187×100%≈34.22%
女性:123÷187×100%≈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