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是指( )。
A.技能
B.能力
C.情绪
D.知识
[答案]:D
2. 包括对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灵活性是一个优秀的应该具备的( )能力。
A.服务意识
B.认知能力
C.管理才能
D.个人效能
[答案]:D
3. 根据快感度情绪被分为( )
A.轻松和紧张
B.平静和激动
C.愉快和不愉快
D.一般愤怒和大怒、暴怒
[答案]:C
4. 被说服者的因素不包括
A.被说服者的人格
B.被说服者的心情
C.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D.被说服者的经历
[答案]:D
5. 宗教型的人认为( )
A.具有智慧、兴趣,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B.追求世界的形式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C.统一的价值高于一切,信神或追求天人合一等
D.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
[答案]:C
6. 某任务完成后,常被解散的是( )
A.指挥团体
B.任务团体
C.团队
D.正式团体
[答案]:B
教材:P18
7. 不同地区的销售代表与公司的销售经理之间构成的沟通是( )
A.链状沟通
B.轮状沟通
C.环状沟通
D.交错型沟通
[答案]:B
8. 阶梯技术的缺点是( )
A.团体压力难以克服
B.有少数人把持的现象产生
C.责任模糊
D.比较费时间
[答案]:D
9. 员工对工作不满的反应方式中体现建设性和积极特征的是( )
A.辞职
B.提建议
C.忠诚
D.忽视
[答案]:B
10. 情感是指( )
A.它是指员工对离开组织所带来的损失的认知
B.它是员工由于受到社会责任的影响而留在组织内的
C.它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多年投入所换来的待遇而留在该组织内的一种
D.它是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程度
[答案]:D
11. 企业管理历史的划分,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
A.古典管理
B.人际关系管理
C.科开云kaiyun(中国)管理
D.文化管理
E.风险管理
[答案]:E
12. 以下哪个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
A.吸纳
B.创新
C.开发
D.激励
[答案]:B
13. 企业中相似工作的集合是( )。
A.工作族
B.工作说明
C.工作设计
D.流程再造
[答案]:A
14. 关于工作分析的问卷法,正确的陈述是( )。
A.问卷调查操作程序复杂
B.对问卷编制的技术要求较高
C.问卷法对于脑力工作不适用
D.问卷法得不到有关工作相关信息
[答案]:B
15. 工作分析的结果之一是( )
A.工作评价
B.工作规范
C.职位说明书
D.工作描述
[答案]:C
16. ( )是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特征。
A. 技术能力
B.作业能力
C.经验
D.身体特征
[答案]:B
17. 影响招聘活动的外部因素不包括( )
A.外部劳动力市场
B.国家的法律法规
C.竞争对手
D.企业的政策
[答案]:D
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招聘活动的起点是确定职位空缺
B.招聘活动的起点是编写职位说明书
C.企业空缺的低层次岗位适宜采用外部招聘
D.企业内部比较高层次、关键性岗位的人员适宜采用内部招聘
[答案]:B
19. 下列进行应聘者的筛选和录用的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为( ) 。
(1)录用决策(2)面试(3)应聘员工上岗试用
(4)初步面试(5)证明材料和背景材料的核实
(6)身体检查(7)评价申请表和简历
(8)选择测试(9)新员工上岗任用
(10)试用期满进行任职考核
A(2)-(3)-(4)-(7)-(8)-(1)-(5)-(6)-(9)-(10)
B(7)-(4)-(1)-(2)-(5)-(6)-(3)-(8)-(10)-(9)
C(7)-(4)-(8)-(2)-(5)-(6)-(1)-(3)-(10)-(9)
D(5)-(6)-(4)-(3)-(7)-(8)-(1)-(2)-(9)-(10)
[答案]:C
20. 考核方法的选择,不从下列哪个角度来概括员工的工作( )
A.工作环境
B.工作内容
C.员工工作的独立性
D.工作态度
[答案]:D
21. ( )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和方法,它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A.目标管理法
B.平衡记分卡法
C.标杆超越法
D.关键绩效指标法
[答案]:B
22. 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是( )。
A.排序法
B.行为锚定法
C.关键事件法
D.强制分布法
[答案]:A
23. 目标管理法的劣势是( )
A.有效性
B.实施过程复杂
C.不公平
D.倾向于聚焦短期目标
[答案]:D
24. ( )的本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换或交易。
A.薪酬
B.内在薪酬
C.外在薪酬
D.福利
[答案]:A
25. ( )的目的是确保薪酬体系的公平性。
A.工作设计
B.工作分析
C.职位评价
D.定岗定编
[答案]:C
26. 关于确定薪酬水平的错误说法有( )
A.它是薪酬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步
B.它是薪酬决策中的关键环节
C.常见的市场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D.常见的市场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答案]:D
27. ( )适用于规模大、投资回报率高、薪酬成本在经营总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较低、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者较少的企业。
A.混合策略
B.市场策略
C.市场跟随策略
D.市场滞后策略
[答案]:B
28. 常见的个人奖励计划不包括( )
A.计件制
B.企业补充福利
C.佣金制
D.计时制
[答案]:B
29. 对决策管理层开发的主要内容是( )
A.知识和意识、经营技能和领导技能
B.专业知识提升
C.从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工作态度三方面进行培训与开发
D.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答案]:A
30. 不属于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是( )
A.任务分析法
B.绩效分析法
C.查阅工作说明书
D.头脑风暴法
[答案]:D
31. 由于劳动力或劳动力服务是不可能脱离劳动者本身存在,所以他与一般商品买卖不同的是( )待征。
A.特殊性
B.多样性
C.效率性
D.难以衡量性
[答案]:A
32.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是( )。
A.水平的
B.垂直的
C.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D.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
[答案]:C
33. 人力政策的依据是( )
A.人力资本理论
B.劳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C.人口开云kaiyun(中国)
D.心理开云kaiyun(中国)
[答案]:A
34.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实际工资是指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B.名义工资可用来说明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
C.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物价指数
D.现实中的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
[答案]:D
35. ( )揭示了由于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原因而导致的收入差异
A.补偿性工资差别
B.竞争性工资差别
C.垄断性工资差别
D.技能性工资差别
E.岗位性工资差别
[答案]:A
36.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的形成,不包括哪个原因( )
A.年龄和受教育程度
B.职业
C.工时和工作经验
D.个人歧视
[答案]:D
37. 失业人口属于( )。
A.就业人口
B.非劳动力
C.劳动力人口
D.非经济活动人口
[答案]:C
38. 根据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人身特征,由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的基本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表
现为劳动法的( )基本原则。
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
C.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答案]:B
39.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工资奖金的分配
[答案]:D
40. 截止2006年10月,我国政府已批准国际劳工公约( )个。
A.14
B.25
C.11
D.20
[答案]:B
41. 我国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这是( )。
A.积极的就业政策
B.劳动者自主择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社会帮扶就业
[答案]:A
42. ( )是政府通过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A.职业指导
B.职业中介服务
C.就业援助
D.公共就业服务
[答案]:D
43. ( )是指通过对反映就业、失业状况的监测指定跟踪分析,当监测指标达到或接近设定的失业预算线时,及时进行失业预报。
A.就业援助
B.失业预警
C.失业登记
D.法律援助
[答案]:B
44. 不属于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有( )
A.就业前培训
B.再就业培训
C.劳动预备制度
D.企业职工培训
[答案]:D
45. 就业登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劳动者个人信息
B.就业类型
C.就业所属行业
D.就业单位
[答案]:C
46. ( )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依法约定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A.集体合同
B.劳动合同
C.工资协议
D.劳动条件协议
[答案]:B
47. 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一般不包括( )。
A.劳动者能胜任工作而被调整了工作岗位的;
B.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废止的;
C.企业受有关产业政策影响或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或调整生产任务的;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可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答案]:A
48. ( )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没有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双方提前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A.劳动合同解除
B.劳动合同履行
C.劳动合同变更
D.劳动合同订立
[答案]:A
49. 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3倍的工资。
C.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日支付2倍的工资。
D.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答案]:B
50. 劳动者的工作权和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 )。
A. 基本权利
B.核心权利
C.内涵权利
D.外延权利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