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外,还将争取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00公里 。”近日,甘肃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甘肃省交通部门计划明年投资165亿元,用于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包括铁路、民航、城市道路)。
百亿投资振奋人心
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杨映祥说,165亿资金是甘肃省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深远。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也是钢铁、沙石等原材料市场受益的时机,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不容置疑。
甘肃省政协常委张贵生告诉记者,公路投资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建材、石化、机械、汽车、运输、旅游、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地区国土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期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农村公路已确定为明后两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有关部门将给予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相同的补助规模,届时甘肃省交通部门将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甘肃省公路局局长赵彦龙说。
建设成果耳目一新
据了解,1978年,甘肃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2799万元,而2009年将达165亿元。仅年度投资而言,今昔之差是500多倍,现在1年的投资就比改革开放前29年的投资总和还要多。
甘肃省高速公路主要分近期(至2010年)、中期(2011年—2020年)和远期(2021年—2030年)三个阶段实施。甘肃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近期以“联通”为主,主要任务是连接市(州)、打通“瓶颈”和重要出口路,到“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达到2200公里,实现14个市(州)政府驻地中有11个以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中期高速公路基本“成网”,到2020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4000公里,全省所有市(州)政府驻地基本以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基本实现网络化;远期实施“完善”工程,全面建成省域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4750公里。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造价高,一般每公里耗资1000万元至3000万元。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3亿元。兰州商开云kaiyun(中国)院金融投资研究所陈芳平副教授对记者说,未来甘肃省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而且对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也会产生“拉动”效应,必将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探寻165亿元资金投向
主要用在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
“规划绝对保密,批复前决不能泄露……” 甘肃省交通厅规划处调研员杨碧峰接受记者采访时,就165亿元资金来源及投向等问题的答复显得非常谨慎。杨碧峰说,资金来源按以往经验,一般由国内外金融贷款、交通部补助、地方筹资、部分交通规费等几块组成,但投资计划按照惯例先由各省提出后向国家审报。而后,经交通部专题研究批复,这才能确定最终的投资规模。如果批复前通报出去了,万一数字有变,就不好办了。杨碧峰还耐心解释说,2009年计划投资165亿在甘肃省交通厅这个层面是经过论证的,但具体内容、最终数字是增加还是减少现在不好说,目前只能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对具体项目的审批结果。
对此问题,甘肃省交通厅办公室副主任左勇祥也是三缄其口。左勇祥告诉记者,165亿资金的来源、用途等具体细节,目前厅里还不能做出明确答复,等明年初召开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的时候,会有详细可行的资金来源及投向。
“165亿元将主要用在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采访中,甘肃省交通厅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09年甘肃省交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框架基本确定:
一是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这方面的续建项目建设有天水至宝鸡甘肃段、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天水至定西、康家崖至临夏等高速公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武都至罐子沟、金川至永昌等二级公路全面进入施工阶段;瓜州至猩猩峡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同时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和运输站场及水运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全面开展交通灾后恢复保通和重建。恢复保通工作的重点为,路况尽快恢复到“5.12”大地震前的水平或略有提高;全面开工建设8个重灾县剩余的8个恢复保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推进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对全省“两州七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建设继续给予重点帮助和支持,并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乡镇客运站、行政村汽车停靠站建设和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工程。
四是提升运输服务保障水平。重点是加强运输组织协调、完善重点物资的运输机制,做好电煤、油品运输和粮食、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运输等工作。同时,加强公路水路运输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方便群众出行。
百亿投资振奋人心
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杨映祥说,165亿资金是甘肃省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深远。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也是钢铁、沙石等原材料市场受益的时机,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不容置疑。
甘肃省政协常委张贵生告诉记者,公路投资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建材、石化、机械、汽车、运输、旅游、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地区国土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期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农村公路已确定为明后两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有关部门将给予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相同的补助规模,届时甘肃省交通部门将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甘肃省公路局局长赵彦龙说。
建设成果耳目一新
据了解,1978年,甘肃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2799万元,而2009年将达165亿元。仅年度投资而言,今昔之差是500多倍,现在1年的投资就比改革开放前29年的投资总和还要多。
甘肃省高速公路主要分近期(至2010年)、中期(2011年—2020年)和远期(2021年—2030年)三个阶段实施。甘肃省交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近期以“联通”为主,主要任务是连接市(州)、打通“瓶颈”和重要出口路,到“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达到2200公里,实现14个市(州)政府驻地中有11个以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中期高速公路基本“成网”,到2020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4000公里,全省所有市(州)政府驻地基本以高速公路连接,高速公路基本实现网络化;远期实施“完善”工程,全面建成省域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4750公里。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造价高,一般每公里耗资1000万元至3000万元。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3亿元。兰州商开云kaiyun(中国)院金融投资研究所陈芳平副教授对记者说,未来甘肃省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而且对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也会产生“拉动”效应,必将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探寻165亿元资金投向
主要用在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
“规划绝对保密,批复前决不能泄露……” 甘肃省交通厅规划处调研员杨碧峰接受记者采访时,就165亿元资金来源及投向等问题的答复显得非常谨慎。杨碧峰说,资金来源按以往经验,一般由国内外金融贷款、交通部补助、地方筹资、部分交通规费等几块组成,但投资计划按照惯例先由各省提出后向国家审报。而后,经交通部专题研究批复,这才能确定最终的投资规模。如果批复前通报出去了,万一数字有变,就不好办了。杨碧峰还耐心解释说,2009年计划投资165亿在甘肃省交通厅这个层面是经过论证的,但具体内容、最终数字是增加还是减少现在不好说,目前只能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对具体项目的审批结果。
对此问题,甘肃省交通厅办公室副主任左勇祥也是三缄其口。左勇祥告诉记者,165亿资金的来源、用途等具体细节,目前厅里还不能做出明确答复,等明年初召开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的时候,会有详细可行的资金来源及投向。
“165亿元将主要用在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采访中,甘肃省交通厅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2009年甘肃省交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框架基本确定:
一是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这方面的续建项目建设有天水至宝鸡甘肃段、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天水至定西、康家崖至临夏等高速公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武都至罐子沟、金川至永昌等二级公路全面进入施工阶段;瓜州至猩猩峡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同时提高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项目和运输站场及水运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全面开展交通灾后恢复保通和重建。恢复保通工作的重点为,路况尽快恢复到“5.12”大地震前的水平或略有提高;全面开工建设8个重灾县剩余的8个恢复保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推进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对全省“两州七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建设继续给予重点帮助和支持,并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乡镇客运站、行政村汽车停靠站建设和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工程。
四是提升运输服务保障水平。重点是加强运输组织协调、完善重点物资的运输机制,做好电煤、油品运输和粮食、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运输等工作。同时,加强公路水路运输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方便群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