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解析:会计(第五套)

时间:2014-07-08 17:23: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1下列各项涉及交易费用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支付的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手续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购买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发生的手续费计人当期损益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初始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B、C,手续费均计人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不计入当期损益。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

  A.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B.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C.已出租的建筑物

  D.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建筑物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不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应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或存货核算。

  3 下列关于职工薪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B.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C.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都属于短期薪酬

  D.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属于短期薪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属于离职后福利。

  4 下列有关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誉无论是否出现减值迹象,每年末均应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B.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先将商誉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然后进行减值测试,发生的减值损失应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C.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先将商誉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然后进行减值测试,发生的减值损失应按商誉的账面价值和资产组内其他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进行分摊

  D.商誉减值损失应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减值损失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先将商誉分摊至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然后进行减值测试,发生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5 长城公司2011年1月1日发行面值60万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且到期还本的普通公司债券,发行价款总额为64万元,另外支付发行费用2万元。已知(P/A,7%,3)=2.6243,(P/A,6%,3)=2.6730,(P/F,7%,3)=0.8163,(P/F,6%,3)=0.8396。

  则长城公司2011年12月31日因发行该公司债券应确认的财务费用是(  )。

  A.0

  B.3.81万元

  C.4.18万元

  D.4.96万元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假设发行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60×(P/F,r,3)+60×8%×(P/A,r,3)=64-2=62(万元),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6.74%。长城公司2011年12月31目因发行该公司债券应确认的财务费用=62×6.74%=4.18(万元)。

  6 下列各项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均应按照实际成本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计量

  B.只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汁量

  C.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D.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B,投资性房地产无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均应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7 2×13年6月30日,甲公司对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汇总计算本期应向税务局缴纳的增值税金额。期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0万元,本期增加的进项税额为285万元,因销售业务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85万元,因建造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做进项税额转出80万元。则本期应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金额为(  )。

  A.300万元

  B.250万元

  C.330万元

  D.380万元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照规定,月初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反映的,本期计算结转金额时不需要考虑上期未抵扣金额。本期应结转的金额=585-(285-80)=380(万元)。

  8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外购一栋写字楼用于出租,并于当日签订租赁协议。购置当日办公楼的成本为3200万元,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2012年1月2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年租金为360万元。2012年12月31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甲公司2012年因出租该写字楼发生营业税18万元,发生修理费40万元,则甲公司201 2年因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  )。

  A.302万元

  B.602万元

  C.620万元

  D.642万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因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360-18-40+(3500-3200)=602(万元)

  9 甲公司为筹集资金于2011年1月1日发行了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3年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一般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1047.84万元,当日市场上同类债券的市场利率是4%,此时2012年末的摊余成本是(  )。

  A.1133.34万元

  B.1089.75万元

  C.1029.75万元

  D.1010.94万元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011年末的摊余成本=1047.84-(1000X6%-1047.84X4%)+1000X6%=1089.75(万元);2012年末的摊余成本=1089.75-(1000X6%-1089.75X4%)+1000X6%=1133.34(万元)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047.84

  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

  -利息调整47.84

  借:财务费用41.91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8.09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60

  借:财务费用43.59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6.41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60

  10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支出,应当计人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B.投资性房地产改扩建期间应该转人在建工程

  C.投资性房地产改扩建期间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D.投资性房地产日常维护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才能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选项B,应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在建”;选项D,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

  11 嘉禾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12月末盘点时发现,因管理不善造成-批库存材料霉烂变质,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万元,收回残料价值15万元(不考虑收回材料的进项税额),保险公司赔偿170万元。该企业购人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毁损原材料的净损失是(  )。

  A.15万元

  B.30万元

  C.49万元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批毁损原材料的净损失=200+200×17%-15-170=49(万元)

  12 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过程中,下列会计处理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的是(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将累计的资产减值损失转出

  D.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没有发生减值,不影响当期损益;选项C,资产减值损失处置时不能转出;选项D,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不影响当期损益总额。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住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13 下列项目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

  A.应付的客户存入保证金

  B.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C.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D.企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入的资金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通过“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

  14 下列有关资产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通常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B.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C.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只能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加以确定

  D.总部资产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一般不能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参考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通常不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但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选项C,原则上应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15对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直接影响当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有(  )。

  A.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费

  B.发生投资性房地产的日常维修支出

  C.购入投资性房地产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D.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

  E.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参考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选项C,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影响营业利润。

  16 企业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  )。

  A.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B.资产的历史成本

  C.资产的使用寿命

  D.折现率

  参考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2)资产的使用寿命;(3)折现率。

  1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拥有的下列房地产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

  A.已签订租赁协议并自协议签订日开始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建筑物

  C.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

  D.已经营出租但仍由本企业提供日常维护服务的建筑物

  参考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B,企业经营租入的建筑物没有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资产,再出租时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选项C,只有在管理*已作出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才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18 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投资性房地产一般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B.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迹象时,应以可收回金额为基础计量减值损失的金额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跌时,应将持续下跌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减值损失

  D.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换为成本模式

  参考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一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选项C,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减值,发生公允价值下跌时,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9 下列有关资产组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人为依据,资产组一经确定,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资产组的认定,应当考虑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监控方式

  C.资产组的认定,应当考虑企业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

  D.企业几项资产的组合生产的产品存在活跃市场的,只有这些产品用于对外出售时,才表明这几项资产的组合能够独立创造现金流入,如果这些产品仅供企业内部使用,则不能将这些资产的组合认定为资产组

  参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D,企业几项资产的组合生产的产品存在活跃市场的,无论这些产品或者其他产出是用于对外出售还是仅供企业内部使用,均表明这几项资产的组合能够独立创造现金流入,在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这些资产的组合认定为资产组。

  20 企业对于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  )中的者。

  A.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B.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C.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D.零

  参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人当期损益。抵减后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零。

  21 下列资产中减值转回时不影响损益的有(  )。

  A.长期股权投资

  B.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C.应收账款

  D.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A、D涉及资产的减值不可以转回,所以不会影响损益;选项B,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金额通过资本公积转回,也不会影响损益。

  22 2013年12月1日,长城公司采用自营方式开始建造-栋自用办公楼,工期为两年。为购建该办公楼,长城公司于2014年1月1日对外发行5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总额为500万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8%,每年年末付息,到期-次偿还本金。长城公司因发行该债券取得款项600万元存入银行。-年后,每份债券可以转换为10股长城公司新发行的普通股。发行债券时不附转换权的同类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5%。已知(P/A,5%,3)=2.7232,(P/F,5%,3)=0.8638。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014年,长城公司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为540.83万元

  B.长城公司确认的权益成份的金额为59.17万元

  C.如果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发生了交易费用,应将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2014年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费用应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按照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认为负债,负债成份的入账价值=500×0.8638+500×8%×2.7232=540.83(万元),权益成份的人账价值=600—540.83=59.17(万元)。如果存在交易费用,则应在负债成份与权益成份之间分摊,不能计人当期损益。相关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600

  贷:应付债券-成本500

  -利息调整40.83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9.17
三、综合题,本题型共4小题。第1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得分为6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得分为11分。本题型第2小题14分.本题型第3小题、第4小题为18分。本题型得分为61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2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3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2011年1月1日以1500万元的价款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除下列资产以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同年7月1日,甲公司取得丙公司40%的股权,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丙公司另外有35%的股权已经被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取得。

  (3)至2011年末,乙公司评估增值的存货全部未对外销售,评估减值的应收账款按评估减值的金额收回,评估确认的坏账已核销。乙公司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900万元。

  (4)2012年1月1日,经甲公司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乙公司1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股份支付协议约定,这批管理人员必须自2012年1月1日起为乙公司连续服务三年,方可于2014年12月31日根据股价增长幅度从甲公司取得现金。该项现金股票增值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8元/股。2012年12月31日,该项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为12元/股,至年末有5名员工离职,预计未来2年还将有5人离职。

  (5)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决定,取消上述股份支付计划,同时以现金补偿尚未离职的管理人员87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项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为10元/股,本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职。

  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要求:

  (1)根据资料(1)、(2),判断乙公司、丙公司是否应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并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1)、(3),分别编制收回应收账款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处理.并计算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3)根据资料(4),分别编制甲公司、乙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处理,并做出合并报表的调整分录;

  (4)根据资料(5),说明该项股份支付取消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原则。

  答案解析:

  (1)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理由:甲公司拥有乙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理由:甲公司直接拥有丙公司40%的股权,通过控制乙公司,间接持有的丙公司35%的股权,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有丙公司75%的股权,所以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2)个别报表应做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

  贷:坏账准备100

  借:坏账准备100

  贷:应收账款100

  合并报表应在个别报表基础上做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0

  由于评估增值的存货全部未对外出售+因此不影响净利润的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900+100=1000(万元)。

  (3)甲公司应作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确认费用=10×(100-5-5)×12×1/3=3600(万元),应做的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3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3600

  乙公司应作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确认费用=10×(100-5-5)×8×1/3=2400(万元),应做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2400

  贷:资本公积2400

  合并报表中应做的调整分录是:

  借:资本公积2400

  管理费用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600

  (4)2013年12月31日取消该股份支付计划,合并报表中对该项股份支付,应进行加速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费用。确认剩余期间费用=10×(100-5-10)×10×2/2-3600=4900(万元),合并报表中应体现的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4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4900

  同时对于取消时支付给职工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的公允价值的部分,计人当期费用,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处理应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8500

  管理费用200

  贷:银行存款8700
24绿园公司2013年发生如下业务:

  (1)1月1日外购-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设备价款15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30万元,3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绿园公司对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税法规定此类设备应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使用寿命与会计-致,当年此设备生产的产品至年末全部对外出售。

  (2)3月1日,购入-项专利技术,原价为480万元,该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不确定,期末进行减值测试,确认100万元的减值准备。税法规定,该项专利技术应按照10年期限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有关摊销额允许税前扣除。

  (3)6月30日,绿园公司持有M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M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M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绿园公司对此确认投资收益,并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该项投资为绿园公司2013年初取得,人账价值为250万元,当年M公司未发生其他分配事项。期末该投资可收回金额为350万元。绿园公司打算长期持有该长期股权投资。

  (4)本期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310万元,税法规定,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5)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上升80万元。

  (6)其他资料:绿园公司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期初递延所得税项目余额均为0,未来期间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会计和税法的折旧金额,并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2)根据资料(2),计算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并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3)根据资料(3),计算长期股权投资应确认的减值金额,并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应纳税调整的金额;

  (4)计算绿园公司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5)计算绿园公司2013年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绿园公司确认所得税的相关分录。

  答案解析:

  (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50+30=180(万元)

  会计折旧=180×5/(1+2+3+4+5)×9/12=45(万元)

  税法折旧=180/5×9/12=27(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2)无形资产计税基础=480-480/10×10/12=440(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480-100=38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3)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50+600×30%=430(万元)

  可收回金额=350(万元)

  因此,应确认减值损失=430-350=8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应纳税调整的金额=-600×30%+80=-100(万元)

  (4)捐赠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2500×12%=300(万元),因此应纳税调增1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2500+45-27+100-480/10×10/12-100+10=2488(万元)

  应交所得税=2488×25%=622(万元)

  (5)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622-4.5-15-20=582.5(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80×25%=20(万元)

  因此所得税相关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582.5

  递延所得税资产39.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22

  递延所得税负债20
 25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家多元化销售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度该公司发生如下与收入相关的业务(除特别说明外,销售价款均不含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

  (1)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为A公司建造安装两台电梯,合同价款为1000万元。按合同规定,A公司在甲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合同价款的20%,其余价款在甲公司将商品运抵A公司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甲公司于本年12月25日将完成的商品运抵A公司,预计于次年1月31日全部安装完成。该电梯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20万元。

  (2)甲公司本年度销售给B企业-台生产设备,该设备系甲公司自产。销售价款为80万元,甲公司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与B企业,B企业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无息票据),商业汇票期限为5个月,到期日为次年4月5日。由于B企业安装该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甲公司同意,设备于次年1月20日再予提货。该设备的实际成本为50万元。甲公司未对该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3)甲公司于本年年初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c公司出售大型设备-套,该设备为甲公司存货,合同约定价格为100万元,分5年于每年年末分别收取20万元,该套设备成本为75万元.如果购货方在销售当日付款只需支付80万元。假定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4)甲公司11月25日销售给D企业-批货物,货物售价为80万元,成本为55万元,考虑到D企业是多年的老客户了,甲公司给予D企业10%的商业折扣,当日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考虑到这批货物为甲公司的新产品,性能可能不稳定,因此双方签订了-项补充条款,售出后3个月内若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退货期满支付货款。该批商品为新产品,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退货率,至年末退回了10%,对方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5)2012年1月1日,针对其经营的各类产品,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层提出的客户忠诚度计划。该客户忠诚度计划为:办理积分卡的客户在甲公司消费-定金额时,甲公司向其授予奖励积分,客户可以使用奖励积分(每-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0.01元)购买甲公司经营的任何-种商品;奖励积分自授予之日起3年内有效,过期作废。 2012年度,甲公司销售各类商品的价税合计金额为70000万元(不包括客户使用奖励积分购买的商品,下同),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共计70000万分,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共计36000万分。2012年末,甲公司估计2012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将有60%被使用。假定甲公司所售商品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

  (1)根据资料(1)和(2),分别简述甲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

  (2)根据资料(3)和(4),分别判断甲公司2012年度是否应确认收入,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收入,计算其收入金额。

  (3)根据资料(5),计算甲公司2012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以及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1)资料(1),电梯安装是电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电梯全部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时确认收入。

  资料(2),虽然B企业尚未提货,但甲公司仅负有保管义务,与设备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应在交付B企业提货单且收到B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时确认收入。

  (2)资料(3),2012年度甲公司应确认收入。判断依据: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在发出商品时按照合同或协议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甲公司合同或协议的公允价值,应以商品现销价格确定。

  2012年度甲公司应确认的收入=80(万元)

  资料(4),2012年度甲公司不应确认收入。

  判断依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因为是新产品,甲公司不能合理预计退货率,故应在售出商品的退货期满(2013年2月)时确认收入。

  (3)甲公司2012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70000×0.01=700(万元)

  2012年度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70000/(1+17%)-700=59129.06(万元)

  2012年度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36000×0.01/1.17+36000/(70000×60%)×700-36000X0.01=547.69(万元)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9129.06

  递延收益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170.94

  客户兑换积分时:

  借:递延收益(36000×0.01)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00×0.01/1.17) 307.6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31

  年末,按照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调整收入:

  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结转的递延收益=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递延收益余额=36000/(70000×60%)×700=600(万元)

  借:递延收益(600-360)2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
26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其2013年有关合并业务资料如下。

  (1)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000万元,自非关联方N公司购入A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其中,股本为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00万元,盈余公积为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00万元),除-台管理用设备的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高500万元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设备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该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

  (2)2013年3月,A公司向甲公司销售M产品-批,售价2000万元,增值税为340万元,成本为16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将该批商品对外销售60%,40%形成期末存货。而A公司未收到货款及增值税,并为此计提坏账准备200万元。

  (3)2013年7月1日,甲公司自A公司购人-项管理用无形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摊销,摊销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此资产在A公司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向甲公司的出售价款为700万元。无形资产所有权转移手续已于当日办妥,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相关款项,无形资产于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4)2013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实现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的事项。

  (5)2014年1月15日甲公司以6500万元的价格出售A公司50%的股权,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出售股权后,甲公司仍持有A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A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6)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应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商誉金额.并编制甲公司2013年1月1日购买A公司时合并报表中的调整抵消分录;

  (2)根据资料(1)~(4),编制甲公司2013年末合并报表中相关调整、抵消分录;

  (3)根据资料(5),计算甲公司处置股权业务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并编制合并报表中的相关调整、抵消分录。

  答案解析:

  (1)①A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对于合同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应该按照预计能够得到的补偿金额确认收入。更正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30

  贷:应收账款3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X25%) 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7.5

  ②A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采用质押式回购方式出售金融资产.将来以固定价格购回该资产,不能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相关的更正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00 -公允价值变动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150

  贷:其他应付款(500+40)54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50

  贷:资本公积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

  贷:资本公积50

  借:资本公积(100×25%)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0+150+50)X25%]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60

  ③A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A公司应该按照很可能赔偿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对于基本确定可以收回的补偿应该确认为其他应收款。

  借:其他应收款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调整营业外支出 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

  ④A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对于外币可供出售非货币性项目,其汇率变动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计人资本公积。相应的更正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15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 151.5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51.5×25%)37.88

  贷:资本公积37.88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37.8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88

  (2)调整后的利润总额=5000-30-40-150-50+80+151.5=4961.5(万元) 其中,事项3产生的营业外支出实际发生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应交所得税=(4961.5+100-80)×25%=1245.38(万元)

  对资产项目的影响=-30+300+50+50+80-20=4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