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包括:汉字常识及汉字使用规范;汉字拼音与语音规范;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及其特点。
2.熟悉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
3.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4.了解关于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知识。
5.掌握汉字使用规范。
6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
7.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8.熟悉汉语语音规范。
9.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10.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11.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二)考试内容
1.关于汉字的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2.《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知识。
3.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汉语语音规范。
4.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及其规范使用。
汉语语法知识
内容包括:词的构成及其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词的分类与运用;句子成分的特点和构成;短语和句子的类型;语病的发现和修改。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语词的构成。
2.熟悉关于异形词、多音词、同音词的知识。
3.了解异读词的规范。
4.了解词义的概念和构成。
5.熟悉关于单义词和多义词的知识。
6.掌握关于同义词辨析和反义词运用的知识。
7.了解词的概念和词类。
8.掌握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9.熟悉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和构成规律。
10.熟悉短语的类型。
11.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
12.掌握歧义短语的成因和排除歧义的方法。
13.熟悉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
14.掌握发现和修改语病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内容
1.汉语词的构成。
2.关于词以及词形、词音和词义的基本知识。
3.同义词的辨析和反义词的运用。
4.词类的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5.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和构成规律。
6.短语的类型和短语层次分析。
7.排除短语的歧义。
8.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分析。
9.发现和修改语病。
编辑与编辑工作
一、编辑的概念:就出版物的编辑活动而言,编辑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精神生产活动。日常编辑活动是指对已有作品的加工整理活动。
二、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1.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2.出版工作由编辑、复制和发行构成,编辑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3.编辑对出版单位经营具有重要作用(产品结构特色的选择决策)。
三、基本环节:编辑过程。
以书刊为例: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期刊无此环节)-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四、编辑工作的特点:
1.政治性:把握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好政治关;
2.思想性:通过生产有精神文化内容的出版物来为社会服务。保证先进,避免落后腐朽思想;
3.科开云kaiyun(中国)性:传授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帮助消费者掌握专业技术,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开云kaiyun(中国)意识,指导消费者形成科开云kaiyun(中国)生活方式;保证出版物内容合乎科开云kaiyun(中国);
4.创造性:原创、再创。独自的创新又有一定依附性,离不开作者创作;
5.选择性:对作者创造的作品进行选择,使其中有价值的形成出版物向社会传播。对稿件审读。
6.加工性:对已有作品追加创造性劳动。加工整理稿件或提出修改意见。
7.中介性:联系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中介。
五、基本功能
1.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2.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引功能;
3.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编辑对推动文化创造具有不可忽视作用:
1)在作者进入创作过程之前,编辑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出版物市场走向作出判断,帮助作者寻找创作角度;
2)作者进入创作过程后,编辑要与之保持联系,分析创造情况,配合作者解决问题;
3)作品完成后,编辑要对作品进行审读,对可接受出版的作品,通过加工,弥补作品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增加期完美度;对不成熟的作品,退修或动手修改;
4)参与出版物的整体设计;5)通过选题的设计和规划,对出版物的产品结构发挥重要的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