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时间:2014-05-08 11:43:00   来源:法律教育网     [字体: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大纲教材增删说明】

在过去五年司法考试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年均分值基本维持在59分左右。近年来对于本部分的考核体现两个趋势:一是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的考查,第四卷论述题部分也往往涉及行政法基本原则等理论内容;二是考试的内容日益细化,对相关司法解释的考核力度超过行政法典本身。

与2013年相比,2014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以修订完善为主,大纲没有新增考点。教材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变化做了修订。

大纲附录部分,新增法律法规1件: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

【大纲新旧对照】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法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行政法法律渊源的等级效力,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区别,行政法各基本原则的内涵。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法理论和基本原则分析判断行政法相关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行政行政法

第二节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行政法法律渊源的种类

第一节行政组织法概述

行政组织法的概念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央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概述国务院机构的种类

第三节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权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

第四节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规则的适用

第二节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制定程序、监督程序

第三节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制定权限、制定程序、监督程序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制定权限、制定程序、监督程序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制定机关、制定权限、制定程序和监督程序

第四章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具体行政行为及其成立、效力和一般合法要件的概念。

理解: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标准,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取得和丧失的条件,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熟悉并能够运用: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和制度分析判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条件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构成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行政许可的概念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

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法定行政机关受委托的行政机关行使集中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受理与办理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申请与受理程序审査与决定程序期限听证程序变更与延续程序特别程序

第五节行政许可的费用

禁止收费原则法定收费例外

第六节监督检查

对行政许可机构的监督检査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被许可人的法定义务对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注销

第七节行政许可诉讼

行政许可案件的受案范围被告法院对行政许可案件的审理判决行政许可中的赔偿和和补偿及诉讼问题

第三节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行政处罚的适用

第四节行政处罚的程序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第五节治安管理处罚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

第七章行政强制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程序及相关制度的概念。

理解: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种类、设定、实施程序。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强制理论和法律规定分析解决行政强制权行使的合法性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强制概述

行政强制的界定行政强制的性质、意义和立法行政强制的基本 原则

第二节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了解:行政合同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行政合同的种类和订立方式,行政给付的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合同原理判断是否为行政合同及其合法性。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的概念行政合同的种类行政合同的订立和效力行政合同的履行

第二节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的概念物质和资金帮助

第九章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程序、听证制度、说明理由、行政案卷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

概念。

理解:行政程序的意义,听证制度、说明理由、行政案卷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熟悉并能够运用:分析解决行政听证程序合法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判断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决定的合法性和解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

理解:行政复议的功能,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熟悉并能够运用:分析解决行政机关在受理和作出复议决定中的程序合法性问题。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复议范围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侵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规定) 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行政机关的人事处理对民事纠纷的处理)

第三节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复议第三人行政复议机关

第四节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行政复议的申请时间和方式对行政复议申请的审査和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的执行力

第五节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

行政复议的审理(审查方式举证责任查阅材料证据收集撤回申请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改变、行政复议中的和解和调解) 行政复议的决定(对行政规定和行政依据争议的审查和处理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章行政诉讼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争议的概念和行政诉讼的特征,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争议的特点和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査原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争议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基本要求:

了解:受案范围的概念与确立方式。

理解: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类型和不予受理的案件类型。

熟悉并能够运用: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及其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概述

受案范围的概念受案范围的确立方式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行为标准权利标准)

第二节应予受理的案件

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强制措施案件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案件行政许可案件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抚恤金案件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案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案件侵犯公民公平竞争权案件国际贸易行政案件反倾销行政案件反补贴行政案件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案件

第三节不予受理的案件

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公安、国家 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案件

第十三章行政诉讼的管辖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和裁定管辖的几种情况。

理解: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熟悉并能够运用: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以及共同管辖及具体适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管辖的种类确定管辖的考虑因素

第二节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海关处理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的重大、复杂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人民法院的管辖

  

第一节概述

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当事人(概念诉讼地位) 诉讼代表人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原告

原告的概念原告的确认(受害人相邻权人公平竞争权人投资人合伙组织股份制企业的内部机构非国有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农村土地使用权人) 原告资格的转移(转移的条件 自然人原告资格的转移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资格的转移转移的程序)

第三节行政诉讼的被告

被告的概念被告的确认(行政复议案件委托行政经上级机关批准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派出机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不作为案件) 被告资格的转移

第四节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第三人的概念第三人的确认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

第五节共同诉讼人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必要共同诉讼人普通共同诉讼人集团诉讼 

起诉的概念起诉的条件(一般条件时间条件程序条件) 受理的概念对起诉的审查审査的结果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

审理前的准备(组成合议庭交换诉状处理管辖异议审查诉讼文书和调查收集证据审查其他内容) 庭审程序(庭审方式庭审程序审理期限)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排除(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排除妨害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 案件的移送和司法建议

第三节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

上诉和上诉的受理上诉案件的审理(审理方式审理对象审理期限)

第四节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程序) 再审案件的审理(审理程序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对再审案件的处理再审期限)

第十六章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行政案件 理中各项特殊制度的含义以及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

理解:行政诉讼法律冲突的适用规则,行政案件审理中各项特殊制度的具体内容,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与法律适用。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的概念举证责任分配举证期限) 提供证据的要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现场笔录) 调取和保全证据(行政诉讼证据的调取证据保全)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对书证和物证的质证对视听资料的质证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对鉴定意见的质证) 证据的审核认定(概念和内容证据效力大小的判断)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规则(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规章的参照适用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援引)

行政诉讼法律冲突的适用规则(概念适用规则) WTO规则的适用问题

第三节行政案件审理中的特殊制度

撤诉(概念条件撤诉的法律后果) 缺席判决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财产保全先予执行)

审理程序的延阻(延期审理诉讼中止诉讼终结) 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问题合并审理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概念条件)

 

行政诉讼判决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 二审判决 (维持原判改判) 再审判决行政诉讼裁定(概念与特征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决定(概念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行政诉讼的执行执行主体执行根据执行措施(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措施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执行措施) 执行程序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相关问题

第十八章国家赔偿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的概念与特征。

理解:国家赔偿与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

熟悉并能够运用: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考试内容:

第一节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的特征国家赔偿与相关制度的区别(与行政赔偿与国家补偿与民事赔偿与司法赔偿与公有公 共设施致害赔偿)

第二节国家赔偿法

国家赔偿法的概念国家赔偿法的作用国家赔偿法的适用

第三节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概述国家赔偿的主体要件(主体要件的概念和特征侵权主体的种类) 行为要件(界定执行职务行为的标准执行职务行为的分类) 损害结果要件(损害的范围损害的

对象因果关系) 法律要件

第十九章行政赔偿

基本要求:

了解:行政赔偿、行政赔偿范围、行政赔偿请求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理解: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规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行政赔偿的范围与程序。

考试内容:

第一节行政赔偿概述

行政赔偿的概念行政赔偿的特征(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

第二节行政赔偿范围

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侵犯财产权的行为(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其他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为)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第三节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第一节司法赔偿概述

司法赔偿的概念和特征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司法赔偿范围

司法赔偿范围概述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侵犯人身权的刑事司法赔偿侵犯财产权的刑事司法赔偿) 民事、行政司法赔偿范围(违法釆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的赔偿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赔偿错误执行判决、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的赔偿司法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第三节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司法赔偿请求人(概念和特征确认) 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概念和特征确认)

第四节司法赔偿程序

司法赔偿程序概述司法赔偿处理程序(含义步骤) 司法赔偿复议程序(含义步骤) 司法赔偿决定程序(含义步骤) 司法追偿程序(范围程序)

第二十一章国家赔偿方式、标准和费用

基本要求:

了解:国家赔偿方式的概念,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支付和管理。

理解:国家赔偿的不同方式及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考试内容:

第一节国家赔偿的方式

国家赔偿的方式金钱赔偿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国家赔偿的其他方式

第二节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人身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人身自由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生命健康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财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第三节国家赔偿费用

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与管理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07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495号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1997年8月3日国务院令第227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2007年2月24日国务院令第486号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0年3 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2001年11月16日国务院令第321号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2001年11月16日国务院令第322号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2004年7 月1日起施行)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9年11月9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2009年 12月14日公布自2010年1月4日起施行)法释〔2009〕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3 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1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自2012 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9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1999年10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2007年5月29日国务院令第499号公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07年4月5日国务院令第492号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12月13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9日公布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法释〔2011〕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9年4 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9年11月24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88次会议通过2000年3月8日公布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法释〔2000〕8号

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6月4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4次会议通过2002年7月24日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2〕21号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8月27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9次会议通过2002年8月27日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2〕27号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9月11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2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21日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2〕35号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9月11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2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21日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2〕36号

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的通知

法〔2004〕96 号

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7年12月17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1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4日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8〕1号

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7年12月17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1次会议通过2008 年1月14日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 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

(2011年2月28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3次会议通过2011年3月17日公布自2011年3月22日起施行)法释〔2011〕6号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

(2013年12月16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0次会议通过2013 年12月19日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释〔2013〕27号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811次会议讨论通过1996年5月6日发布)法发〔1996〕15号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1年2月14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1次会议通过2011年2月28日公布自2011年3月18日起施行)法释〔2011〕4号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9月14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0次会议通过2000年9月16日公布自2000年9月21日起施行)法释〔2000〕27号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7年4月29日发布)法发〔1997〕10号

新增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2013年12月16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0次会议通过2013 年12月19日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释〔201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