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__ 。
【答案】县
2.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中的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持“人性本恶”观点的是_____。
【答案】荀子
3. 明代废爵______著有《乐律全书》,他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是对古代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
【答案】朱载堉
4.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 ______。
【答案】秦始皇
5. 明清科考有三级考试,在北京外的各省城举行的考试称为“____试”。
【答案】乡
6. 被称为“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是西安的____。
【答案】碑林
7. 现存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____祠。
【答案】裴氏
8.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__》。
【答案】《兰亭集序》/《兰亭序》
9. 明代画家____被称为“大写意”画家。
【答案】徐渭
10. 历共有十个皇帝亲往曲阜祭祀孔子,早的是_______。
【答案】汉高祖/刘邦
11. 汉族政权早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重大事件是“_________胡服骑射”。
【答案】赵武灵王
12. 在殷墟王陵出土的______鼎,代表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高水平。
【答案】司母戊
13. 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______文化时期制作的器物。
【答案】龙山
14. 历,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之为四次“法难”,而史开云kaiyun(中国)界简略地称之为——“__________”。
【答案】三武一宗
15. 中国传统的祥瑞动物中,“四灵”指的是麟、龙、凤、龟,再加上__,则称为“五灵”。
【答案】虎
16.清代出现的以满族菜为主,沿袭明代宫廷风格的菜肴,被称为“___________”。
【答案】满汉全席
17. 中国书画,将书、画、金、石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代表是清代书画家______ 。
【答案】吴昌硕
18. 大运河全长2400多公里,全面修建于__ __帝时期,是世界上开凿早,规模大,里程长的内陆运河,曾经与万里长城并称于世。
【答案】隋炀
19. 按古代科举制度,三甲发榜时,第__甲被赐予“进士出身”的名义。
【答案】二
20. 扁鹊和仓公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而“药王”是对_________的称誉。
【答案】孙思邈
二.单项选择题
21. 在中国茶,被尊为“茶圣”的是:
A.陆羽
B.蔡襄
C.刘伯刍
D.杜育
【答案】A
22. 下列文物中,制作年代早的是:
A. 长信宫灯
B. 秦始皇陵铜车马
C. 曾侯乙编钟
D. 越王勾践剑
【答案】D
23.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是_________时期在李冰父子的主持下兴建的:
A.汉代
B.秦代
C.战国
D.春秋
【答案】C
24. 司马迁《史记》中的本纪主要用于记述:
A.帝王事迹
B.圣哲事迹
C.诸侯事迹
D.游侠刺客事迹
【答案】A
25. 中国旅游的标志是:
A.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B.金沙遗址太阳鸟金箔
C.马踏飞燕
D.青铜大立人神像
【答案】C
三.不定项选择题
26. 下列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A.西安城
B.山西平遥古城
C.丽江古城
D.北京城
【答案】BC
27. 中国历的太平盛世出现的时期有:
A.隋文帝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唐玄宗前期
【答案】ACD
28. 传统节日中,不能以公历或夏历时间确定其准确日期的是:
A.端午节
B.乞巧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答案】C
29. 历后科举考试发生在:
A.1911年
B.1910年
C.1905年
D.1904年
【答案】D
30.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孔子关于“仁”的观点: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为仁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杀身成仁
【答案】ABCD
四.名词解释题
31. 金瓶掣签
【答案】
即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活佛继承人性的一项制度(1分)。西藏活佛去世前会指定一个方向,据此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1分),但出生的男孩可能不只一个,清乾隆时开始采用金瓶掣签制度确定其人选(1分),适用范围包括达赖、班禅、大活佛。
32. 纪传体
【答】
我国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编写的史书(1分)。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纪传体以横记史,具体写法,《史记》首创“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年表”(按年月简列大事和人物)、“世家”(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书”(记述典章制度,《汉书》以后改称“志”)、“列传”(记述其他人物)(1分)。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1分)。
33. 四书五经
【答案】
中国古代的儒家重要经典的合称(1分)。“五经”始于汉代,汉武帝设立太开云kaiyun(中国),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的说法。汉代的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把《左传》并入《春秋》,仍为五经(1分)。南宋时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开云kaiyun(中国)》、《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同时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开云kaiyun(中国)的入门读物,始有“四书”之称(1分)。五经四书合在一起,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读教材和安身立命的根基(1分)。
第二部分 现代汉语
一、填空题
1.在语音四要素中,由外力大小或振幅大小决定的是 。
2.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bà(爸)”和“pà(怕)”这两个音节起首辅音的发音区别在于 。
3.“勇敢”中,“勇”的韵母属于 呼。
4.根据“六书”理论,“灯”字属于 。
5.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现代汉字属于 。
6.在先秦汉语中,“兵”的基本义是“兵器”;而在现代汉语中,“兵”的基本义则是“ ”。
7.从句类角度来看,“谁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句话是 。
8.在现代汉语中,“香波”是外来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是 。
9.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是 。
10.根据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 和 。
答案:1.音强;2.送气与否: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3.撮口(介音是[y],参见教材韵母表);4.形声字;5.语素文字;6.士兵;7.陈述句;8.(完全)音译;9.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10.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二、改错题
11.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1)咸xán
(2)伯buó
答案:(1)改为“xián”。普通话中,舌面声母只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q”是舌面声母,“an”是开口呼,因而两者不能相拼。(2)改为“bó”。普通话中,韵母“uo”只能和非唇音声母相拼。
12.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每题0.5分,共2分)
(1)流沙lióushā
(2)窈窕iǎotiǎo
(3)西安 xīān
(4)远方 yǚǎnfāng
答案:(1)liúshā;(2)yǎotiǎo;(3)xī’ān;(4)yuǎnfāng
1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一愁莫展 (2)徉狂大笑 (3)言不由中
(4)暇不掩瑜 (5)流言非语 (6)拂摇直上
答案:(1)“愁”改为“筹”;(2)“徉”改为“佯”;(3);“中”改为“衷”;
(4)“暇”改为“瑕”;(5)“非”改为“蜚”;(6)“拂”改为“扶”。
14.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你这小子真了不得,短短的几年时光就把厂子的生产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成绩真的是很显著呀!
(2)他的生活很充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答案:(1)“显著”换成“明显”。原句用的是口语体,所以不能用书面体的“显著”,而要用口语体的“明显”。(2)“充满”改成“充实”。“充满”是动词,不能受副词“很”修饰。
15.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1)王朔到底是谁吗?
(2)她买了羊皮一件黑色的大衣。
答案:(1)“吗”换成“呢”。疑问语气词“吗”不能用于特殊疑问句。
(2)“羊皮”换到“大衣”前。语序不当。多重定语出现时,跟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越密切,语序上就越靠近中心语。跟数量和颜色相比,“羊皮”指的是大衣的质料,与大衣的语义联系紧密,所以应该直接放在“大衣”前。
三、分析题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并标明每层的结构关系。
16、暴虐 的 李逵 杀 了 许多 无辜 的 百姓。
| 主 | 谓 |
| 定| 中 | |动 | 宾 |
| 定| 中 |
| 定| 中 |
17、他 是 我们 班 成绩 优秀 的 开云kaiyun(中国)生 。
|主| 谓 |
|动| 宾 |
| 定 | 中 |
| 定| 中 | | 定 | 中 |
| 主 | 谓 |
|状| 中 |
(二)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用 “│”、“‖”、“Ⅲ”等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重,在切分线下面标明关系。(在原句划分即可)
18、生活是一张网,哪里都觉得有约束和限制,同时哪里都觉得有漏洞和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开云kaiyun(中国)会戴着镣铐跳舞,而非奢望绝对的自由。
生活是一张网,‖哪里都觉得有约束和限制, 同时哪里都觉得有漏洞和机会,│所以,我们应
解说 并列 因果
该开云kaiyun(中国)会戴着镣铐跳舞,‖而非奢望绝对的自由。
并列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
一、术语解释题
1、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估
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估是对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估。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开云kaiyun(中国);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开云kaiyun(中国)计划的价值。
2、文化震荡症
“文化震荡症”又称“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浑身不适乃至生病。随着对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适应而逐渐消失。
3、(第二语言)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
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内在动力。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属于开云kaiyun(中国)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开云kaiyun(中国)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开云kaiyun(中国)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开云kaiyun(中国)习,持综合动机的开云kaiyun(中国)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4、跨文化交际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
二、简答题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开云kaiyun(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5、外国开云kaiyun(中国)生常说“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把离合词“见面”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2分)改正句子,例如:a. 我和/跟朋友见了(一)面。或:b. 我见到了我的朋友。(2分)“离合词”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对策: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1分)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1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结合起来。(1分)
三、综合课教案设计题
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买东西”,开云kaiyun(中国)习了一个开云kaiyun(中国)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开云kaiyun(中国)生,课时为100分钟)
买东西
(情景:外国留开云kaiyun(中国)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件好看。你看,就是那一件!
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一.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了解表示比较的方式;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使用比较方式。
二.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语法:“比”字句,“没有”句 // 词汇:合适、正、正好
三.教开云kaiyun(中国)环节:
(一)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分钟):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开云kaiyun(中国)的知识;
说出知道的“颜色词”,为开云kaiyun(中国)习新课作铺垫。
(三)开云kaiyun(中国)习新课(共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谈论一个与衣服和买衣服有关的话题。
例: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中国你买过衣服吗?你买的衣服贵还是便宜?
2.开云kaiyun(中国)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开云kaiyun(中国)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词---词组---语段
例:合适---很合适---这件衣服很合适。
正---正合适---这件衣服正合适----我买的这件衣服很(正)合适。
正好---正好100元---这件衣服正好100元---我正好有100元。
4.讲练重点语法(20分钟)。
(1)板书“比”字句、“没有”句的语法形式,并进行讲解与比较:
* “比”字句:A比B+形容词(+具体数量 / 多了 / 一点儿)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A不比B+形容词
* A没有B+形容词=B比A+形容词
(2)设计话题,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形式为:回答问题、句型转换。
例:你比他高吗?----你比他高多少?----用“没有”句转换。
5.开云kaiyun(中国)习课文(35分钟)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开云kaiyun(中国)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开云kaiyun(中国)生质疑,老师或开云kaiyun(中国)生解答------教师提问内容------。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重点词语和语法 课文内容提示
合适 第一件衣服:短
正 第二件衣服:长短比较合适,比第一件衣服大,太肥了
正好 第三件衣服:正好是他要的,长短大小正合适,
“比”字句 * 营业员说:比第二件衣服贵一点,
“没有”句 * 艾中华说:比第二件衣服贵多了。
第四件衣服:价格比第三件便宜一点,
* 营业员说:颜色没有第三件好看,
* 艾中华说:颜色没有第三件深。
(3)开云kaiyun(中国)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例如:造句、作文、复述、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