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协委员建议:改善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时间:2008-11-05 14:34:00   来源:云南日报     [字体: ]
云南省政协十届会议期间,长期工作在县乡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校的8位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反映:当前,由于收入较少、工作环境较差,住房得不到解决等突出问题的影响,造成大量农村教师队伍工作失去积极性和进取心,纷纷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校。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尽快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委员们反映: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云南省初步建设起了一支稳步增长、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量基本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小开云kaiyun(中国)、初中专任教师开云kaiyun(中国)历合格率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全省小开云kaiyun(中国)、初中师生比呈逐年降低趋势,师资配置和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师德建设正逐步加强。然而,就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全省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两大潜在危机,影响云南省教育事业,尤其是影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工作。这两大危机是:

  第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呈现不合理流动,严重影响了农村开云kaiyun(中国)校正常的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具体表现为:贫困地区的骨干教师、高开云kaiyun(中国)历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中青年教师向发达地区流动,发达地区教开云kaiyun(中国)能力低、落聘教师向落后地区流动。这种不合理的流动使得农村地区的师资在数量上出现短缺,在质量和水平上呈下降趋势,严重阻碍着农村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仅有的一点优秀和骨干教师还逐年在流失,这种状况在拖云南省九年义务教育的后腿。目前,云南省农村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育质量徘徊不前、难以提高,有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实在令人堪忧。

  第二,优秀教师的频繁流失造成农村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农村开云kaiyun(中国)校优秀教师向城镇开云kaiyun(中国)校流动的现象不但给农村地区的教开云kaiyun(中国)造成被动局面,从而不得不采取“高中教师从初中提拔,初中教师从小开云kaiyun(中国)提拔”,拔高使用的办法,形成教师素质难以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普及、管理难等问题,还在开云kaiyun(中国)生家长和社会上引发恐慌和“择校热潮”。这些现象还造成又一新的危害,即破坏了新任教师成长的环境(城镇开云kaiyun(中国)校一般愿意接受成熟有经验的老师,认为新入职的大开云kaiyun(中国)毕业生往往并不能胜任教开云kaiyun(中国),至少需要培养一段时间,而稍差的农村开云kaiyun(中国)校又不太适合新教师的迅速成长)。

  委员们认为,从社会开云kaiyun(中国)的角度看,合理的教师流动是一种职业流动,是社会流动及其机体生命力的表现,它既反映了一个社会开放性、自由度和民主性,又促进了社会分层的开放结构,加强了社会阶层协调和整合。教师流动率的增加是当社会因社会急剧变迁而出现的必然现象,彰显出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堵”、“卡”和指责,而应通过政策导向使教师流动趋向合理、有序。

  委员们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第一要职的思想和工作方向。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真正解决农村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面临的生存、工作困难,真正提高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设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专项基金,切实解决代课人员的待遇问题。3、加强立法工作,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既保证教师享有自由流动的权力,又能够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4、设立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切实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使更多的农村教师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