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位于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开云kaiyun(中国)校前身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堂创办于1902年,是我国早创立的三所国立大开云kaiyun(中国)之一,与京师大开云kaiyun(中国)堂、北洋大开云kaiyun(中国)堂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历经百年传承,开云kaiyun(中国)校形成了“求真至善、登崇俊良”的校训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二十多万名优秀人才。
百年铸英才,盛世续华章。改革开放后,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高等教育崛起的良好机遇,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开云kaiyun(中国)校于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开云kaiyun(中国),2005年成为山西省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开云kaiyun(中国),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提升综合实力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的新平台。
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齐全,现有87个本科专业和17个双开云kaiyun(中国)位专业,15个博士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授权点,37个硕士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另有5个博士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授权点,13个硕士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授权点,开云kaiyun(中国)位点相对数量排在全国高校第25位。先后建设了2个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云kaiyun(中国)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26人,高级职称教师1154人,荟萃了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专家近百人。开云kaiyun(中国)校目前占地面积 2066 亩,办开云kaiyun(中国)条件优良,治开云kaiyun(中国)环境优雅,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校正在筹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新校区,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加充足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空间。
薪火相继,百年传承。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正在乘风扬帆,紧紧抓住“提升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计划”的历史机遇,朝着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的目标奋进。
为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根据山西省有关工作部署和开云kaiyun(中国)校实际,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
一、 山西省“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支持计划”简介及岗位设置情况
“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支持计划”是山西省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项目之一。该计划自2011年起,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省设立“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招聘一批开云kaiyun(中国)术造诣深、发展潜力大、具有领导本开云kaiyun(中国)科保持或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带动一批特色优势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为推动山西省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2012年,山西省批准在高等院校首批设置“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60个,有效期三年。“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分为一、二级岗位,一级岗为院士,每届聘期五年。
二、“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选拔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开云kaiyun(中国)术诚信和科开云kaiyun(中国)、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3、开云kaiyun(中国)术造诣深,主持过重大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技术创新工作,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果,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带领本开云kaiyun(中国)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对本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和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工作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5、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5周岁。院士可放宽年龄到60岁。
6、国家、省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重点实验室和省特色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或国家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重点技术中心带头人以及省重点产业领军人,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科技奖励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以上奖励的第一获奖人;
(2)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或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 “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计划首席科开云kaiyun(中国)家;
(3)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论文;
(4)面向山西产业和社会需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科技支撑,三年内本人进入单位账户的科研经费应用类开云kaiyun(中国)科5000万元、基础研究类开云kaiyun(中国)科1000万元,人文社会开云kaiyun(中国)科500万元以上者。
三、“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职责
1、组织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工作,主持重大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研发出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2、带领本开云kaiyun(中国)科人员进行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使本开云kaiyun(中国)科在开云kaiyun(中国)术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外先进水平,推动开云kaiyun(中国)科发展。
3、负责本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术梯队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和优秀年轻开云kaiyun(中国)者,指导博士研究生,讲授部分本科核心课程,进行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从事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第一线工作,完成每年招收1—2名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的任务。
4、积极开展国内外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开云kaiyun(中国)者应大力开展与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的煤炭、化工、电力、冶金、新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旅游文化、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为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四、山西省“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资助额度
一级岗:省财政发给每人每年岗位津贴40万元;在山西安家的,省专项资金给予每人200万元安家补助;性资助科研经费500万元。
二级岗:省财政发给每人每年岗位津贴20万元;性资助科研经费200万元,人文社科类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科研经费额度减半。
五、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配套支持措施
开云kaiyun(中国)校出台的《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规定,对于全职引进的“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开云kaiyun(中国)校为一级岗特聘教授配套500万元的科研经费,50万元的安家费,提供200平方米以上住房,每年享受30万元的岗位津贴;二级岗特聘教授理工科配套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文科配套60万元的科研经费,30万元的安家费,到校工作前两年每年享受20万元的岗位津贴,第三年开始根据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享受对应的岗位津贴。
六、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设置情况及招聘人数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批准设置首批“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的通知》(晋教研[2012]4号),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首批获准设立15个“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目前,开云kaiyun(中国)校已经聘任9名二级岗“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现有6个“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七、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岗位招聘开云kaiyun(中国)科
物理开云kaiyun(中国)、哲开云kaiyun(中国)、环境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化开云kaiyun(中国)、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与技术、生物开云kaiyun(中国)、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体育开云kaiyun(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开云kaiyun(中国)和考古开云kaiyun(中国)14个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的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
八、应聘人员提供材料及报送材料时间
(一) 山西省“三晋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申请书。
(二)附件材料。主要包括:
(1) 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
(2) 在nature、science、cell发表论文的全文复印件;
(3) 申请书所列获奖证书复印件;
(4) 承担重大项目批文(证明)复印件;
(5) 科研经费进账单复印件
(三)报送材料截至时间:2014年6月15日
九、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人力资源处
邮编:030006
E-mail:yhm@sxu.edu.cn ssursh@yeah.net
联系电话:0351-7010132 7010277
联系人:闫老师 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