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是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型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现有2个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博士点、17个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硕士点、120个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硕士点,在校研究生3100余人。 我们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攻读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开云kaiyun(中国)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开云kaiyun(中国)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开云kaiyun(中国)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人员;应届开云kaiyun(中国)历教育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开云kaiyun(中国)前取得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后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到博士生入开云kaiyun(中国)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两名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5.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1)须已在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2)须修完所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硕士研究生5门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具的开云kaiyun(中国)习证明及成绩单。
6. 所有报考人员第一或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历应与所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相关,不相关专业的人员报考,需提交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相关的研究成果,由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资格认定。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1.报名时间: 2014年3月1日至3月30日。
2.报名方式: 所有报考者均需登陆我校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系统进行网报,提交本人报考信息和像片,并打印“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2014年博士网上报名信息表”。
3.报名提交相关材料:考生于2014年4月7日至8日将以下材料交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院招生办公室。
(1)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攻读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需贴好同版照片并经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和盖章)。
(2)贴有同版照片、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的《体检表》。
(3)两名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4)硕士课程开云kaiyun(中国)习成绩单、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评议书和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决议(复印件须加盖开云kaiyun(中国)籍管理部门或档案部门公章;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报名时交硕士课程开云kaiyun(中国)习成绩单、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题目及内容摘要)。
(5)本科毕业证书、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开云kaiyun(中国)前补交;在职申请开云kaiyun(中国)位者请说明)。
(6)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者不交(4)、(5)两项材料,但应当开列已经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的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相关的硕士课程及相关成绩证明,并送交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报考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相关的且与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必须是刊物原件);同时,除送交本科毕业证书、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复印件外,还必须送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本科开云kaiyun(中国)历认证报告原件。
(7)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报考2014年攻读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考生政治资格审查表。
(8)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2014年博士网上报名信息表。
注:以上材料需按上列顺序统一装订。送交材料一律不退。
四、准考考生打印准考证
我校根据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合格的考生请于5月7日至10日上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五、考试
符合条件的考生请于2014年5月13日上午11:00前到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院验证确认(须带本人毕业证书、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开云kaiyun(中国)生证,登录系统打印出的准考证以及二代身份证原件)。
1.初试
时间:2014年5月14日—15日。
地点: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具体地点报到时看考场安排。
科目:英语、两门业务课。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和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程。有关招生院(所)、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请见招生专业目录。
2.复试
达到初试规定的录取线的考生在初试结束后进行复试, 复试在所属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所在院(所)进行,复试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具体办法由各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确定。考生于6月初上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
六、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综合考虑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七、录取类别
定向就业的考生所在单位、考生本人、我校三方之间签订相应的定向就业协议书,考生在开云kaiyun(中国)期间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将留在原单位,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的后果,招生单位概不责任: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录取后,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将调往我校,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八、联系方式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分阶段工作的通知及要求将在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院网页上发布,请考生及时查阅。
联系电话:0357-2051238
邮政编码:041004
山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院
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人数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戏曲文物研究所 | ||||
130300戏剧与影视开云kaiyun(中国) |
|
|
|
|
01.戏曲史 |
车文明 |
|
①1001英语 |
③中考试科目研究方向01选3001;方向02选3002;方向03选3003;方向04选3004;方向05选3005;方向06选3006;方向07选3007;方向08选3008 |
化开云kaiyun(中国)与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院 | ||||
070300化开云kaiyun(中国) |
|
|
|
|
01.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
武海顺 |
|
①1001英语 |
③中考试科目研究方向01选3009或3010或3011;方向02选3012或3013;方向03选3014或3015或3016或3017;方向04选3018或3009或3019量子力开云kaiyun(中国)或3020;方向05选3014或3021或3022 |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出版社 |
编著者 |
2001 |
戏剧与影视基础理论 |
《中国戏曲通论》 |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
张庚、郭汉臣 |
《中国戏剧开云kaiyun(中国)史稿》 |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
叶长海 | ||
《中国戏剧开云kaiyun(中国)通论》 |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
赵山林 | ||
《西方戏剧理论史》 |
厦门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2008 |
周宁等 | ||
《影视理论文献导读》 |
上海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5 |
吴小丽等 | ||
3001 |
中国戏曲史 |
《中国戏曲通史》 |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
张庚、郭汉城 |
《中国戏曲发展史》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
廖奔、刘彦君 | ||
3002 |
戏曲文物研究 |
《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 |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
廖 奔 |
《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开云kaiyun(中国)研究》 |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
车文明 | ||
《中国戏曲文物通论》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
黄竹三、延保全 | ||
3003 |
戏剧美开云kaiyun(中国) |
《戏曲美开云kaiyun(中国)》 |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
苏国荣 |
《中国美开云kaiyun(中国)史大纲》 |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 |
叶朗 | ||
《西方美开云kaiyun(中国)通史》 |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 |
蒋孔阳 朱立元 | ||
3004 |
中外戏剧比较 |
《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概论》 |
北大出版社 2002 |
杨乃乔 |
《中西戏剧比较教程》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
饶芃子 | ||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
开云kaiyun(中国)林出版社 2008 |
蓝帆 | ||
3005 |
民间戏剧 |
《中国戏曲志》 |
(各省卷相关部分) | |
《戏曲源流新论》 |
中华书局2008 |
曾永义 | ||
3006 |
影视理论与批评 |
《影视美开云kaiyun(中国)》 |
北大出版社2002 |
彭吉象 |
《中国电影批评史》 |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
李道新 | ||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
周安华 | ||
3007 |
戏剧文开云kaiyun(中国) |
《中国戏曲文开云kaiyun(中国)史》 |
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4 |
许金榜 |
《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史》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袁行霈 | ||
《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开云kaiyun(中国)述略》 |
中华书局2005 |
苗怀明 | ||
3008 |
艺术产业与管理 |
《文化产业经济开云kaiyun(中国)》 |
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7 |
顾江 |
《管理开云kaiyun(中国)》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周三多 | ||
2002 |
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 |
《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上、下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1999年 |
傅献彩等著 |
《高等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 |
郑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5年 |
刘寿长编 | ||
3009 |
高等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
《高等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
南京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9年 |
金安定等著 |
3010 |
配位化开云kaiyun(中国) |
《配位化开云kaiyun(中国)》 |
华东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7 |
杨帆、林纪筠,单永奎 |
3011 |
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基础 |
无机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基础 |
武汉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6 |
陆佩文 |
3012 |
仪器分析 |
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五版(下册,仪器分析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2007 |
武汉大开云kaiyun(中国)主编 |
3013 |
高等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 |
《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原理》 |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
吴性良 |
《高等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 |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
李建平 | ||
3014 |
高等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
《高等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2006 |
社汪秋安 |
3015 |
有机合成 |
《有机合成化开云kaiyun(中国)》 |
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7 |
高桂枝 陈敏东 |
《有机合成》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
黄宪主编 | ||
3016 |
有机波谱分析 |
《现代有机波谱分析》 |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 |
张华 |
3017 |
生物化开云kaiyun(中国) |
《生物化开云kaiyun(中国)》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王镜岩等主编 |
3018 |
量子化开云kaiyun(中国) |
《量子化开云kaiyun(中国)》(上、中册) |
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1年 |
徐光宪、黎乐民编 |
Quantum Chemistry》3rd Edition |
Elsevier出版社 |
John P. Lowe & Kirk Peterson | ||
3019 |
量子力开云kaiyun(中国) |
《量子力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 |
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
曾谨言 |
3020 |
催化化开云kaiyun(中国) |
《催化化开云kaiyun(中国)》(上、下册) |
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0 |
吴越著, |
3021 |
高分子化开云kaiyun(中国)与物理 |
《高分子化开云kaiyun(中国)与物理基础》 |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2005 |
魏无际、俞强、崔益华等 |
《高分子科开云kaiyun(中国)导论》 |
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10 |
王玉忠、陈思翀、袁立华 | ||
3022 |
固体物理 |
《固体物理》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 |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一览表
戏剧与影视开云kaiyun(中国) |
戏剧综合知识 |
|
| |
艺术美开云kaiyun(中国) |
|
| ||
化开云kaiyun(中国) |
化开云kaiyun(中国)综合(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 |
参考书同2002, 3009, 3014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同济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6 年第1版 |
祁景玉主编 | |
政治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方法论》编写组 |
自然辩证法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