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测试卷

时间:2013-12-16 17:41: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这篇初三化开云kaiyun(中国)期末测试卷的文章,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3分×15题=45分)

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开云kaiyun(中国)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稀有气体                D. 氮气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开云kaiyun(中国)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 化开云kaiyun(中国)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化开云kaiyun(中国)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化开云kaiyun(中国)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3. 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

4. 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 延展性       B. 导电性        C. 弹性        D. 导热性

5. 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II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 用天然气作燃料     B. 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6. 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羊绒衫——天然纤维                      B. 汽车轮胎——塑料

C. 食品袋——塑料                          D. 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7. 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A               B             C             D

8. 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H3+应该属于(    )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9.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结果如下:

    参照以上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 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 吃松花蛋(碱性)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 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0.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有小孩不慎跌入富含一氧化碳或硫化氢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

B. 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

    C. 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可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 厨房中因煤气泄漏出现较大气味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11.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2.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         

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

C.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13. 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开云kaiyun(中国)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 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14.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15. 下图所示为某盐溶于水后测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甲、乙均为带电粒子。若已知乙为Cl,则下列有关此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能为Na

B. 未通电时,甲和乙均分散于水中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C. 在此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多于阳离子带正电荷总数

D. 通电后,甲粒子会向b电极移动,乙粒子会向a电极移动

二. 非选择题(共55分)

16. (4分)请在 ①氢气、②石墨、③干冰、④酒精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化开云kaiyun(中国)式):

写字用的铅笔中含__________;   司机驾机动车前饮用的饮料不能含有         

属于未来新型能源的是________; 可以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___。

17. (6分)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 氨气和氧气在铂作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 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氮方法。采用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气的知识:

①氨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的化开云kaiyun(中国)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气的制法(写化开云kaiyun(中国)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氨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合成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灾难,有同开云kaiyun(中国)提出如下看法:“化开云kaiyun(中国)新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贡献,也带来了灾难。可见发明化开云kaiyun(中国)新技术对人类并没有实际意义”。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4分)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开云kaiyun(中国)的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要求每种分类至少包括三种物质(用化开云kaiyun(中国)式表示)。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木炭。

分类标准一:                            ,包括物质                        

分类标准二:                            ,包括物质                       

19. (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开云kaiyun(中国)。

(1)现国家提倡食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 。已知KIO3受热不稳定,因此,你认为炒菜时宜        (填“早”或“迟”)加入加碘盐更有利于健康。

(2)厨房中有下列六种物质:①面粉、②鸡蛋、③食用油、④食盐、⑤青菜、⑥食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编号下同      ;富含糖类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20. (4分)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

Mg + 2H2O == X + H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开云kaiyun(中国)能转化为        能;

(2)已知X是一种碱,请写出X的化开云kaiyun(中国)式        ,你推断X的化开云kaiyun(中国)式的依据是            

21. (7分)某同开云kaiyun(中国)在开云kaiyun(中国)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到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易燃烧,联想到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协助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①

 

 

 

 

 

燃烧更剧烈

 

猜想②

 

 

 

 

 

燃烧更剧烈

[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猜想]: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                            有关;

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                            有关。

[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

[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22. (12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开云kaiyun(中国)方程式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开云kaiyun(中国)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⑷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23. (8分)某校化开云kaiyun(中国)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开云kaiyun(中国)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A. 蜡烛      B. 红磷      C. 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开云kaiyun(中国)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开云kaiyun(中国)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1点)

                                                 

[实验拓展]

(4)小组的同开云kaiyun(中国)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____________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4.(6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Ca—40)

某同开云kaiyun(中国)粗略测定家里所用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假设白醋中的酸都看作醋酸,醋酸的化开云kaiyun(中国)式为CH3COOH),在玻璃杯中加入100g碳酸钙粉末,再倒入200.0g白醋。反应停止后,碳酸钙有剩余,称得玻璃杯中的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297.8g。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开云kaiyun(中国)方程式为:

2CH3COOH + CaCO3 ===== (CH3COO) 2Ca + CO2↑+ H2O。若不考虑醋酸与水的挥发及二氧化碳的溶解,求:

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②写出求溶液中醋酸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测白醋中CH3COOH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A     6. B    7. B   

8. D    9.C    10. D   11. C   12. D    13. D   14. B   15. D

16. C;C2H5OH;H2;CO2

17. (1)①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在一定条件下,氨气能与氧气反应;

           

④ 氮肥、炸药

(2)不同意;

只要人类正确使用新技术,就能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贡献,如炸药可用于开山筑路。

18. 具有可燃性的物质H2、CO、C;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物质H2、CO、C;

对人有害的物质CO、SO2、NO2等。

19. 迟;②;①;⑤。

20. 内; Mg(OH)2;质量守恒定律。

21. 氧气的浓度;可燃物颗粒大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1g硫分别放在盛有氧气、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氧气浓度大时,燃烧剧烈

将1g炭块、1g炭粉分别放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

炭粉燃烧激烈

炭块燃烧缓慢

可燃物颗粒越小时,燃烧剧烈

将煤粉碎成小颗粒燃烧;或通入大量空气等。

22.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B;C或E;

(3)CaCO3+2HCl==CaCl2+H2O+CO2↑;

2NaHCO3   △     Na2CO3+H2O+CO2

A;D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

23. (1)B;过量;

(2)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20%(或五分之一);无色,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氢氧化钠;二氧化碳;

24. ①2.2g         ②              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