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年拍地涨落分化

时间:2008-10-26 23:20: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2008年1月8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出让2宗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4万平方米。据悉,一宗是白云区金沙洲B3711B03地块,用地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成交楼面地价每平方米4584元;一宗是天河区员村二横路原广州绢麻厂地块,用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4万平方米,成交楼面地价每平方米13053元,呈现出涨落分化的特征。
  “落”有落的原因
  据了解,此次公开出让的白云区金沙洲地块成交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4584元,而去年9月11日,相邻区域同类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8768.6元,此次地价只有去年9月11日成交地价的52%,地价回落到2006年底相同区域的地价水平,市场估值趋于稳健理性。
  业内人士认为,广州市近来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市场估值趋于理性,反映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已初显成效。广州市通过落实“穗七条”,加大、加快住宅用地供应、政府保障型住房供应,发展限价商品住宅,构建了多层次住房梯级供应和消费体系,抑制了市场投机性需求和住房价格过快增长的态势,引导住房消费更加理性,促使房地产投资从过热向理性和稳健方向转变。从2007年到今年1月上旬,广州市已实际供应3.32平方公里商品住宅用地,此外还有2007年底公告出让的9宗、总面积1.37平方公里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规模是2006年的2.56倍。
  为保证住宅用地有效供应,广州市全面清理和处置闲置地,对拿地企业及时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7年9月起,广州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了开工、竣工和预售等环节时限,并对成交价款交付时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些政策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秩序的同时,也相应减少了投资土地市场的盲目性,增强了开发建设单位在投资前对项目开发风险和自身实力的理性判断。此外,国家从紧的金融和分类征税等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
  “涨”有涨的道理
  天河区原绢麻厂地块成交地价较高,主要由于该地块具有较佳的区位优势,位于中心城区、南向望江,交通便捷、配套齐全,是一年多来天河区第一宗公开出让商品住宅用地,也是近五年来中心城区公开出让的面积的商品住宅用地。此外,该地块未对户型结构提出限制要求,属于国家“90/70”政策供应总量中,30%的不限户型结构的商品住宅用地,预计开发企业将建设成为面向高收入阶层改善型需
求的大户型、高端性商品住宅。该地块的特点决定其较高的市场价值,也契合了广州市多层次梯级供应和消费住房资源的理念,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业内人士认为,广州市此次土地出让中的涨落分化说明,广州市土地市场已趋于成熟,市场无形之手高效、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根据广州构建多层次住房梯级供应和消费体系的战略,广州市将继续按照“惠民66条”和“穗七条”的要求,加大、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适度供应限价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缓解中等收入阶层的购房压力;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满足高收入阶层改善型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