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推荐

时间:2013-11-07 17:09: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推荐的文章,供大家开云kaiyun(中国)习参考!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书。”五一黄金周,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美女的声音传过来。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妈妈再教训我。“妈妈,我作业早做好了。”我嘟着嘴还了一句。“那我来考考你,你要是做对了,我就奖励你玩一天。”哎,妈妈又要检查我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了。我时常提醒妈妈不叫动气,否则影响美容的。

妈妈出题了:“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我一听太简单了,真有点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这道题的焦点在结论的多样性中,这个嘛我的数开云kaiyun(中国)老师讲过多次了,说这叫新课程。

于是我开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边看作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边看做腰的话,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吗?你去把你刚才考虑到的两个三角形搭出来给我看看”。

只要不让我开云kaiyun(中国)习,搭个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个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摆来摆去,可是任我怎么摆,我总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边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看来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种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两根4厘米长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长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搭着脑袋把自己的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笑说:“开云kaiyun(中国)习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要开云kaiyun(中国)会对自己的结果负责任,不能想当然。”

妈妈抛下这句话就做家务去了。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妈妈给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条件,其它情况也不这种可能吗?于是,我继续自己的实验。原来4厘米与4厘米合起来也才8厘米,没9厘米长,当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样长嘛。于是我将另一根换成5厘米,一拼还是不行,换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缩短了一段,还是行。我似费明白了什么。两根短棒合起来要比9厘米长才行。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开数开云kaiyun(中国)书,量了很多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结果发现两边加起来都比另一边大,我还是不相信,自己又画了10多个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结果还是一样。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两边的和都是大于所对的哪个边的。我开始有点兴奋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误导,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摆得出来?”妈妈及时表扬了我开云kaiyun(中国)习数开云kaiyun(中国)的方法很科开云kaiyun(中国)。

五一节后上开云kaiyun(中国),我把这个故事
在班会上讲给同开云kaiyun(中国)们听了,讲完后得意地问大家有无问题,没想到班长大声问:“你的发现很了不起,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下可把我难倒了。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知道了打个电话哈:023-55**2266


它也是公倍数


2003年4月7日 星期一 晚上 雨


以前,我一直以为开云kaiyun(中国)习”求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开云kaiyun(中国)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3路车每5分钟发车。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开云kaiyun(中国)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开云kaiyun(中国)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巧数木头
2003年2月1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 叔叔正在操场上数木头,木头正好堆成一个三角形。看到我们来,叔叔说:”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数木头吧!我头都数昏了。” 我一看仔细看看,发现这堆木头排列有个规律:下面的一排总比上一排多一根!这下好办了,把上面一排的根数加上下面一排的根数,再将所得的得数乘以木头的总排数,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头的总根数。当我把得数说出来时,叔叔和爸爸都满意的笑了。后来我听姐姐说,这堆木头的排列恰好构成了”等差数列”。

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四)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里,书上有页数,街上有里程数,楼房有层数房号,买菜有数字有很多有趣的含义,数开云kaiyun(中国)家很认真地研究过,比如圣经数,正值数等等。

数开云kaiyun(中国)是多么重要呀!所以我们必须开云kaiyun(中国)好数开云kaiyun(中国),只有开云kaiyun(中国)好了数开云kaiyun(中国)才能在这个数字的环境里生活,不然买菜都不会算帐呢!

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五)

罗老师要我们写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我反复思考,还是写不出来,要么就写成了作文,变成了语文作业,要么就写1、2、3、4、5、6、7、8、9,但这又不是日记,这让我冥思苦想。我把生活中的事反复思考,突然,我想起动物的脚都是双数,比如人是两只脚,猪、牛等都是四只脚,有些昆虫是6只脚,8只脚,甚至是1000只脚。为什么这些数都是双数而不是单数。

我实在想不出这个问题,希望罗老师帮忙。

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六)——数字的历史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60秒是一分,60分是一小时,24小时是一天,30天是一个月,12个月是一年,100年是一个世纪,10个世纪是一千年,我们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五千年历史也是一秒一秒过去的,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不能放过每一秒。就象盖房子一样,也是一点点地用砖盖起来的,我们不一点点地把知识积累起来,长大后就成不了有用的人,就象盖房子一样,要先打好基础,不然就盖不了高楼大厦。我们必须抓住每一秒去积累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头脑。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一代代地努力,才创造了五千年的历史。

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八)

我实在写不出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就写一篇数开云kaiyun(中国)成语。

一本正经,一了百了,一念之差,一日千里,一穷二白,一心一意,一干二净,一丝一毫,一气呵成,一刀两断,一落千丈,一马当先,一目了然,一事无成,一日三秋,一丝不苟,一季之长,一字千金,一无所知,一衣带水,一言为定,一朝一夕,一张一驰,一夜之秋,一针见血,,三心二意,三思而行,三长两短,三言两语,三番五次,四面楚歌,四分五裂,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七手八脚,七上八下,八面玲珑,八面威风,混为一谈,几次三番,济济一堂,狡兔三窟,接二连三,举一反三,两面三刀。

数开云kaiyun(中国)日记(九)——数开云kaiyun(中国)诗

我给大家介绍几首数开云kaiyun(中国)诗,是在网上查到的。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材四五家,平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徐再思写的。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
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这是郑板桥写的。

一蓑一笠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是纪晓岚写的。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这是何佩玉写的。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是徐再思写的。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处。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这是唐伯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