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案

时间:2013-11-05 12:00:00   来源:华图网校     [字体: ]

2014年公务员考试-备考方案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行测辅导 申论辅导
不断更新中......敬请期待!!®无忧考网公务员频道

1.C2.B3.C4.C5.A

6.A7.C8.D9.D10.C

11.A12.A13.B14.B15.C

16.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得方法算出来的。CPI是个相对数,所以A项错误;CPI分析的是零售商品价格,所以B项错误;至于C项,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并不反映生活消费品的价值。所以选D。

17.C18.A19.C20.B

21.D22.A23.A24.C25.C

26.D27.B28.B29.B30.B

31.C32.A33.B34.C35.A

36.B37.C38.D39.B40.C

41.D42.C43.B44.C45.A

46.D47.D48.D49.D50.A

51.C52.C53.A54.C55.A

56.C57.B58.A59.D60.A

61.B62.D63.D64.B65.C

66.A 五角星

67.D 三个五角星

68.A 长方形内有一个圆

69.A 直线覆盖曲线

70.B 阴影三角形的斜边相对

71.A72.B73.C74.A75.C

76.D77.B78.C79.D80.C

81.A82.A83.B84.D85.A

86.B87.D88.B89.D90.A

91.B92.C93.D94.D95.C

96.C97.D98.C99.B100.C

101.D 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102.C 解析:7791743(123)

 2826(80)

2618(54)

412(36)氀比为3萀等比数列。

103.B 解析:各项依次为1×1,3×3,5×7 ,7×13,9×21,(11×31)。第一个乘数组成等差数列,第二个乘数组成二级等差数列。

104.C 解析:各项依次为50,61,83,126,2010,(3615)。分子组成二级等差数列。分母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1,2,4,8,16。

105.D 解析:153179227321533(1079)

264894212(546)

2246118(334)

2472(216)氀比为3萀等比数列。

106.C 解析:略。

107.B 解析:后一位数是奇数,那么可从1、3、5、7、9种任选一个,有5种选择,倒数第二位有0-9焀10种选择,那么都要试5*10=50次。

108.C 解析:由于6个数各不相同,那么年份是 9,月份只可能是12,而如果这样,具体的日期必须以“3”开头,一个不可能超过31天,故没有符合要求的日期。

109.B解析:代入排除。

110.A解析:甲效率1/20,乙效率1/10,甲乙每人工作一天(即一个循环)效率1/20+1/10=3/20,那么需要,6个这样的循环,还剩2/20的工作量,那么还需甲工作一天,乙工作半天可完成,故共需14天。

111.D解析:设数量为愀,则有:a/2+a/3-(2a*2/5)=4,解得a=120,故共有240个萝卜。

112.C 解析:由题意:3a+7b+c=32…………(*),4a+10b+c=43…………(**)相减得愀+3b=11,代入(*),可得愀+b+c=10。

113.D 解析:设溶液量A,第蒸发水B,所求X,有(A-B)*10%=(A-2B)*12%=(A-3B)*X,解得X=15%。

114.C 解析:代入法。

115.B 解析:C(12,2)*C(13,3)*7=132132。(注,具体计算用尾数法)

116.B 解析:由A+B+C=A∪B∪C+A∩B+B∩C+A∩C-ABC知 :所求为:290+24+70+36-404=16。

117.B 解析:设总数为A,则有A/5+A/4+A/3+3900=A,解得A=18000,A/5=3600.

118.A 解析:由题意,要使第4都多人参加活动尽量多,那么前三组必须是1、2、3,且后四组人数差距小,那么只可能是1、2、3、22、23、24、25。

119.A 解析:牛吃草问题。(12-x)*20=(15-x)*15=[15(1-B)-x]*30,解得B=2/5,

120.D 解析:K是第11个字母,那么K班有开云kaiyun(中国)生:15+(11-1)=25人,前K班有开云kaiyun(中国)生11(15+25)/2=220,还剩36人,而第L班有23人,故256人编号M13。

121.B 解析:1-8月空气合格天数超过的月份为1、2、6、7、8月,即5个月。

122.A 解析:1-8月空气合格天数共有(15+7)+(23+3)+(17+2)+(16+3)+13+24+(23+3)+(16+14)=179天,月平均179÷8≈22天。

123.C 解析:由122頀计算知,1-8月空气合格天数共有179天,按全年达标计划1-8月应该有256÷12×8≈171天,则计划完成进度提前。

124.D 解析:第一季度空气达标天数为(15+7)+(23+3)+(17+2)=67天,第二季度空气达标天数为(16+3)+13+24=56天,两个季度天数都是91天,则第二季度的空气达标天数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下降幅度为(67-56)÷91=12.1%。

125.B 解析:A,3-5月空气达标天数不到20天,正确。C,8月份只有一天不达标,正确。D,只有5月的空气达标天数是13天小于15天,正确。只有B,错误比较明显。

126.A 解析:外出从业的女性劳动力人数约为8434÷64%×(1-64%)=4744万。

127.C 解析:三大产业的比重加起来等于1,则第三产业比重为1-4.2%-44.3%=51.5%。

128.D 解析:根据假设,栀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比例就是56.7%,人数为8434×56.7%=4782。

129.C 解析:A,从全国来看,外出劳动力半数以上从事第二产业。B,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只有18.6%和17.4%萀劳动力出省打工。D,明显看出,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倾向相似,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倾向相似,但都有差别。只有C,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是否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在题干中没有指出,也无法确定。

130.B 解析:B,正确。A,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为1-8.7%-1.3%=90%,但我们不知道男性劳动者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则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劳动者人数是无法计算的,错误。C,题干资料中没有体现出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东部和东北地区,错误。D,高开云kaiyun(中国)历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是比较小的,所以D礀徘不能确定。

131.B 解析:从表中第二列可以看出第二季度的货物吞吐量均高于910,且该年度的大吞吐量也在该季度。

132.A 解析:从表中第二列可以看出,2007年有9个月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高于900万吨,表中第四列,后项减前项,可知2006年的第四季度三个月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均高于900万吨,因此,共有12个。

133.B 解析:2006年、2007年两年5月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5.3、8.4;6月的为:5.9、8.9;7月的为:6.1,8.8;8月的为:6.4、9.8,可见,5月的增长量多且基本量小,所以,5月的同比增长率高。鸀罘量4、8月都超过3,5月份增长率为3.1÷5.3=58.5%,8月份增长率为3.4÷6.4=53.1%。

134.D 解析: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全年平均水平是:10859.1÷12≈904.9;集装箱吞吐量的全年平均水平是:105.7÷12≈8.8,因此只有1月和2月符合。

135.D 解析:A,2006年前三个月的累计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379.6万吨,很明显,月均吞吐量不到800万吨;B中集装箱吞吐量都低于全年平均水平;C中只有5月和6月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低于6万TEU。

136.D 解析: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00.78万元,2006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1818÷嬀220868÷(1+7%)崀≈88.07万元,所以同比增长率为:(100.78-88.07)÷88.07≈14.43%。

137.C 解析:2001年比上一年的增长金额大于2002年,则增长率也大于2002年,A、B错误。C,1996年至2007年平均成交金额约为995亿元,错误。只有D蠀明显是正确的。

138.B 解析:只计算技术咨询的即可。90÷(1+5.9%)÷1818≈5%。

139.B 解析:2006年技术秘密合同成交金额为1008÷(1+29.2%)=780.2亿元,其占全国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比重是780.2÷1818≈42.9%。

140.D 解析:A,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平均每项的成交金额不足100万元,小于全部技术合同的平均每项成交金额,则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平均每项的成交金额不可能是高的;B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合同总数为220868-73320-11474=136074显然多余总数的一半;C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成交金额的同比增长为5.9%,低于10%。

>>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