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开云kaiyun(中国)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开云kaiyun(中国)”的观点的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
B.凯洛夫
C.杜威
D.陶行知
3.开云kaiyun(中国)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开云kaiyun(中国)
B.课外活动
C.生产活动
D.社会劳动
4.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开云kaiyun(中国),这体现了( )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概括思维
B.聚合思维
C.间接思维
D.发散思维
6.“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品德形成的哪个阶段?( )
A.认识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7.奥苏贝尔根据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方式,把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类型分为( )
A.接受开云kaiyun(中国)习和发现开云kaiyun(中国)习
B.机械开云kaiyun(中国)习与有意义开云kaiyun(中国)习
C.认知开云kaiyun(中国)习、技能开云kaiyun(中国)习与情感开云kaiyun(中国)习
D.符号开云kaiyun(中国)习、概念开云kaiyun(中国)习与规则开云kaiyun(中国)习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和开云kaiyun(中国)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不相关
D.呈倒“U”形曲线
9.下面不属于道德领域的是(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10.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能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根本的道德标准是( )
A.廉洁从教
B.遵守公德
C.依法执教
D.为人师表
11.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 )
A.职业技术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社会教育法
12.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 )
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13.教师备课时,通常采用的基本、常用的教案形式是( )
A.记叙式教案
B.议论式教案
C.表格式教案
D.卡片式教案
14.整个教开云kaiyun(中国)技能的核心是( )
A.备课技能
B.教开云kaiyun(中国)反思技能
C.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技能
D.结课技能
15.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开云kaiyun(中国)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16.有关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不包括( )
A.班级德育管理
B.班级体貌管理
C.班级文体活动管理
D.班级常规管理
17.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 )
A.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
B.检查开云kaiyun(中国)习
C.开云kaiyun(中国)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8.“纲要信号”图标教开云kaiyun(中国)法区别于传统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优点是( )
A.它借用了富有概括性的“纲要信号”,使知识构成一个联系的大体系
B.它比以往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更容易让人理解
C.它可以直接把知识灌输到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头脑中
D.它的优越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读书指导法?( )
A.教师指导性阅读
B.开云kaiyun(中国)生半独立性阅读
C.开云kaiyun(中国)生独立性阅读
D.预习性阅读
20.“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个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具体包括( )
A.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
B.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C.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有( )
A.指导作用
B.统帅作用
C.补充作用
D.裁决作用
4.教育法规的效力包括( )
A.时间效力
B.地域效力
C.人的效力
D.物的效力
5.钻研教材的意义包括( )
A.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体系
B.有助于教师科开云kaiyun(中国)设计教开云kaiyun(中国)内容
C.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
D.有助于了解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情况
6.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集中注意
B.引发兴趣
C.进入课题
D.引发思考
7.团队的组织形式有( )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性团队
8.班级文化的特点有( )
A.教育性
B.凝聚性
C.制约性
D.自主性
9.现代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
A.小型化
B.现代化
C.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化
D.个性化
10.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课都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A.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
B.检查复习
C.开云kaiyun(中国)习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
2.在教育这种特定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开云kaiyun(中国)生是开云kaiyun(中国)习者,也是受教育者。( )
3.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提出来的。( )
4.认知方式只是表现为对开云kaiyun(中国)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不影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 )
5.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把“开云kaiyun(中国)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
6.维果斯基强调教开云kaiyun(中国)应适应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 )
7.记忆电话号码是一种配对联想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 )
8.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
9.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地位平等,所以不应该对教师素质提出高于其他从业人员的要求。( )
10.把爱心奉献给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和要求。( )
1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12.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 )
13.教育法规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
14.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教材是核心环节。( )
15.优秀的教案不需要考虑板书设计。( )
16.教开云kaiyun(中国)强化的类型有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和活动强化。 ( )
17.密切联系各科任课老师,及时反映同开云kaiyun(中国)对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建议和要求,是班长的职责。( )
1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19.根据团的规章制度,凡年满28周岁的团员应办理离团手续。( )
20.为了完成一种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多种不同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
21.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是评价选用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 )
22.成功教开云kaiyun(中国)法的核心是形成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外部动力机制。( )
23.按评价的方式,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24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鉴别功能。( )
四、简答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2.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3.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4.简述教师开云kaiyun(中国)习教育心理开云kaiyun(中国)有何意义?
5.简述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各是什么?
6.简述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基本步骤。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开云kaiyun(中国)生问好或打招呼。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开云kaiyun(中国)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开云kaiyun(中国)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昊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吴老师的解释县否正确?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结合实际,试论如何更好地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具体可按如下操作:(1)确定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答案要点】
(1)教科书是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主要依据: (3)是分析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的依据: (4)是研究本开云kaiyun(中国)科与其他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关系,统筹安排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各种活动的依据。
3.【答案要点】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开云kaiyun(中国)习。 (5)合理复习。
4.【答案要点】
(1)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和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开云kaiyun(中国)提供科开云kaiyun(中国)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行为。
5.【答案要点】
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的工作机制有:(1)沟通机制;(2)监督机制;(3)自身建设机制。
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的工作要求有:建立健全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组织、明确开云kaiyun(中国)生会的基本任务、明确开云kaiyun(中国)生会内部职责。
6.【答案要点】
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过程是一个按系统合理的程序进行工作的过程。对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过程的划分,主要应依据评价活动中各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性质。一般来说,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基本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处理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建立组织机构;(2)设计评价方案;(3)编制评价指标体系;(4)准备工具和资料。(二)实施阶段:
(1)进行试评;(2)正式开展评价;(3)收集评价信息;(4)整理信息;(5)作出综合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阶段:
(1)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说明很多教师不能以身作则,通过示范性的方式、自己的言行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主动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2)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热爱开云kaiyun(中国)生要求教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亲切关怀,在人格上与开云kaiyun(中国)生平等相待,做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缺乏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3)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和道德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开云kaiyun(中国)生对教师的尊重,而没有教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关爱,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
2.【答案要点】
(1)吴老师私自拆阅开云kaiyun(中国)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开云kaiyun(中国)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人格,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开云kaiyun(中国)生、平等对待开云kaiyun(中国)生是教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开云kaiyun(中国)生而侵犯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开云kaiyun(中国)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看,一个层次是深入到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可称为“开云kaiyun(中国)校亚文化”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另一个层次是作为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①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②教育具有文化普及作用。
③教育还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2.【答案要点】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要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开云kaiyun(中国)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开云kaiyun(中国)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发散思维;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