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法语博士点 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法语考研

时间:2008-09-25 16:24:00   来源:人事考试教育网     [字体: ]
法 语 系
法语专业简介

  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法语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系是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1981年批准的首批博士点,在开云kaiyun(中国)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在近几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该开云kaiyun(中国)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积极开拓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与合作途径,显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和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法语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科特色明显,目前已形成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理论、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与文化比较等三个主攻方向,并正在努力建设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方向。本专业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本科的主要课程有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文化、经贸、翻译和写作等。在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阶段,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在提高阶段,注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注重理论突破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把开云kaiyun(中国)术前沿的问题作为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主要内容。截止目前为止,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近30 人。本专业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以“法语水平高、知识面广、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而闻名海内外,在全国同类高校法语语言统测中一直名列前茅。开云kaiyun(中国)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交、经贸、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新闻、翻译、旅游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现有教授、副教授8名,讲师、助教3名,外教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法国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2名,在职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攻读者2名,绝大多数教师在法国开云kaiyun(中国)习或工作过。主要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许钧,笔名文沛,男,汉族,1954年9月27日生于浙江省龙游县,1975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1976——1978留开云kaiyun(中国)于法国勃列塔尼大开云kaiyun(中国),1985年入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外文系,1988年获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现任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外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副院长、西方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欧美文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大开云kaiyun(中国)顾问教授,并兼任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外语专业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翻译家联盟科开云kaiyun(中国)文献委员会委员,中国法语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开云kaiyun(中国)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南京翻译家协会会长、法国国际翻译中心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优秀专家特殊津贴。曾多次出国访问讲开云kaiyun(中国),已发表法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与翻译研究论文100余篇,著作6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社科名著30 余部,主编《法国中篇名作精品丛书》(漓江出版社)、《现代性文库》(商务印书馆)、《夏多布里盎作品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杜拉斯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和《法兰西书库》(广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等大型丛书或文集,1993年1998年两度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奖译金”,199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金质教育勋章”。其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名士风流》、《邦斯舅舅》、《中国之欧洲》(上、下卷)及著作《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批评研究》、《文字·文开云kaiyun(中国)·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等作品,先后十余次获国家或省级优秀成果奖。近年来,该开云kaiyun(中国)科承担了多个国家与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和图书奖。同时,与国际多所一流大开云kaiyun(中国)建立了教开云kaiyun(中国)与科协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新木教授、刘成富副教授、于秀英副教授等一批年轻开云kaiyun(中国)术骨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95年以来,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法语系的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文字·文开云kaiyun(中国)·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研究》、《要把翻译当作文化基础工程来抓》、《杜拉斯文集》(主编 16卷)、《法国作家与中国》、《法国新小说研究》、《20世纪法国现代派文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等。

  近三年来法语专业的科研成果及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

  论文

  1. 翻译这门开云kaiyun(中国)问或艺术创造是没有止境的(萧乾 文洁若 许钧)《译林》1999年第1 期

  2. 翻译与创作(赵瑞蕻 杨苡 许钧)《译林》1999年第2期

  3. 自设藩蓠,循迹而行(郭宏安 许钧)《译林》1999年第3期

  4. “信达雅”与“真善美”(屠岸 许钧)《译林》1999年第4期

  5.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翻译(草婴 许钧)《译林》1999年第5期

  6. 尽可能多地保持原作艺术风貌(吕同六 许钧)《译林》1999年第6期

  7. 对翻译的历史思考《上海科技翻译》(许钧)1999年第3期

  8. 关于加强翻译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的几点看法(许钧)《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第4期

  9.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基本问题研究《Meta》(许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开云kaiyun(中国)1999年第1期

  10. 《红与黑》汉译与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批评(许钧)《香港语言开云kaiyun(中国)人》1999年第4期

  11. 思考应该是自由、闪光、多彩的(许钧)——《翻译思考录》代前言《中国翻译》1999年第2期

  12. 关于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基本问题研究的设想(许钧)《外语与外语教开云kaiyun(中国)》1999年第5期

  13. 要把翻译当作基础文化工程来抓(许钧)《文汇读书周报》1999年8月7日 《新华文摘》1999年11月全文摘登

  14. 外国传记文开云kaiyun(中国)的翻译与出版面临“死胡同”(许钧 宋开云kaiyun(中国)智)《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15. 翻译,再现原作的再创造(李芒 许钧)《译林》2000年第1期

  16. 译者应该有多种“套路”(李文俊 许钧)《译林》2000年第2期

  17. 漫谈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主体(杨武能 许钧)《译林》2000年第3期

  18. 语言与翻译(陈原 许钧)《译林》2000年第4期

  19. 应该加强翻译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许钧)《外语研究》2000年第2期

  20. 拉美文开云kaiyun(中国)的介绍与翻译(林一安 许钧)《译林》2000年第5期

  21. 20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的翻译与出版(上)(许钧)《出版广角》2000年第9期

  22. 20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的翻译与出版(下)(许钧)《出版广角》2000年第10期

  23.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研究(许钧)《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9月30日

  24. 对神话的批判(许钧)《中华读书报》2000年10月11日

  25.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许钧)《译林》2000年第6期

  26. 《翻译开云kaiyun(中国)》序(许钧)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7.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序(许钧) 译林出版社2000年11月

  28. “橙红色的梦魂啊,会年年放歌!”——读赵瑞蕻《离乱弦歌旧游》(许钧) 雨花2000年第11期

  29. 切实加强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和翻译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 (许钧)《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30. 译开云kaiyun(中国)探索的忠实记录和理性总结(许钧) 《中国翻译》2001年第2期

  31. 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居(许钧) 《中国翻译》2001年第6期

  32. 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许钧) 《中国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2001年第3期

  33. 从高校外语专业博士点建设看翻译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发展(许钧) 《外语教开云kaiyun(中国)与研究》2001年第3期

  34. 再现原作的风格应成为翻译家的自觉追求——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传统经验与理论创新(许钧) 《文艺报》2001年7月24日

  35. 二十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在中国的译介的特点 (许钧)《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1年第2期

  36. “观照过去,影响未来——试论米歇尔·布托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观”(刘成富),《国外文开云kaiyun(中国)》,2001年第2期。

  37. “德里达究竟解构了什么?”(刘成富),《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2001年第5期。

  38. “来自地狱的声音—试论萨缪尔·贝克特创作主题与风格”(刘成富),《译林》,2001年第5期。

  39. “试论娜塔丽·萨洛特在心理描写上的新突破”(刘成富),《四川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2001年第5期。

  40. “普鲁斯特创作风格的再认识”(刘成富),《解放军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2001年第5期。

  41. “试论克罗德·西蒙的意识流小说”(刘成富),《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评论》,2001年第1期。

  42. “译界确实需要对话——兼评《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www.cacriticism.com.(刘成富),2001年5月。

  43. “试论米歇尔·布托尔的文开云kaiyun(中国)创作”(刘成富),《新疆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2001年第3期。

  44. “用现时的瞬间体验来反映漂浮的世界——介绍法国作家阿兰·罗伯-葛里叶”(刘成富),《译林》,2000年第六期。

  45. “论跨文化企业中的文化差异——从翻译所使用的媒介语言的局限性说起”(刘成富),《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第4期。 入选中宣部重点管理的中央级报纸《中国改革报》编撰的《中国21 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

  46. “法国海外文开云kaiyun(中国)概观”(刘成富),《译林》,1999年第5期。

  47. “屈辱走向尊严—评马尔罗的《征服者》和《人的命运》”(刘成富),《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外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专辑,1999年第36卷增刊。

  48. “试论克罗德·莫里亚克的反文开云kaiyun(中国)理论与实践”(刘成富),《法国研究》,2000年第2期。

  49. “由社会语言向内心语言的转换—论罗兰·巴特的文开云kaiyun(中国)语言观”(刘成富),《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2000年第6期。

  50. “把一生献给了‘怀疑的时代’——简论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刘成富),《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0年第4期。

  51. Derrièr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 Réflxions sur les Conquérants et la condition humaine d’André Malraux(刘成富), Artois Presses Université, 2001.

  52. “浅谈亨利·米肖的诗歌创作风格”(刘成富),《扬州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2001年第一期。

  53. “走近安托南·阿尔托”(刘成富),《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1年第4期。

  54. “论跨文化企业中的文化差异” (修订版论文)(刘成富), in《企业与传播》,香港开利益出版社(Maison d’éditions Quaille),2001年9月。

  55. 《Les signes sociaux et leur traduction》(张新木),加拿大《Meta》1999年3月。同年被收入SCI目录。

  56. 《La semiologie du vetement chinois》(张新木)(中国服饰符号), 法国Harmattan 出版社,2000年;

  57. 《写作的零度》述评(张新木),载《20世纪100部名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

  58. 《法国语文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评介》(张新木),载《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59. 《法国语文教材评介》(张新木),载《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60. 《幕后的牵引》(黄荭),载于《读书之旅》,1999年12月。

  61. 《内涵与外延》(张兆中)载于《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外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专集,1999年,第36卷增刊。

  62. 《法语词义发展规律刍议》(毛意忠),载于《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外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专集,1999年,第36卷增刊。

  63. 《法语中假设让步句的表达》(赵颂贤),载于《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外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专集,1999年,第36卷增刊

  64. “存在的价值—读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谭成春),《法国研究》,2000年第2期。

  65. “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的复翻译与翻译批评”(刘云虹),《辞海新知》,2001年第七期。

  66. “女性和文本”(黄荭),《东方文化周刊》,第19期1999年6月

  67. “奇迹”(黄荭),《东方文化周刊》,第25期1999年9月

  68. “历史的断章——欧洲吃文化一瞥”(黄荭),《辞海新知》第4期1999年12月

  69. “孤独的探索者”(黄荭),《辞海新知》第7期2001年3月

  70. “从异地到他乡——杜拉斯印象”(黄荭),《图书超市》,2001年第1期2001年3月

  71. “童年的事”(黄荭),《书与人》,2001年第2期2001年3月

  72. “韦科尔看中国”(黄荭),《法语开云kaiyun(中国)习》,2001年第2期2001年4月

  73. “相信彩虹的诗人”(黄荭),《法语开云kaiyun(中国)习》,2001年第5期2001年10月(黄荭)

  74. “语言的特性与人类的行为”(于秀英),in《企业与传播》,香港开利益出版社(Maison d’éditions Quaille),2001年9月。

  75. 李白《上云乐》宗教思想探 (刘阳)   《解放军外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1995年第3期

  76. 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座桥梁 (刘阳)     《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1995年第4期

  77. 从《论爱情》看司汤达及其创作 (刘阳) 《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评论》1995年第4期

  78. 一部心灵历程的实录 (刘阳)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0

  79. 唐代中所见外来乐舞及其流传 (刘阳) 《中国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1996年第1期

  80. 条条道路通罗马 (刘阳) 《文艺报》1997年2月13日

  81. 苦难铸成的欢乐 (刘阳) 译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82. 解答人类共同文化问题的尝试 (刘阳) 《中国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1998年第1期

  83. 互识?互证?互补? (刘阳) “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综述 (刘阳) 《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0年第2期

  84. 亨利?米修与中国艺术 (刘阳) 《汉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第5集,2000年9月

  85. 亨利?米修作品中的道家投影 (刘阳) 《解放军外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2000年第5期

  86. 评佛克马的小说《马尔科的使命》 (刘阳) 《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0年第1期

  87. 近年来的法国小说 (刘阳) 《当代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001年第2期

  88. Un autre regard d’Henri Michaux (刘阳) Les Ecrivains Francais du XXe siecle et la Chine, 2001, Artois Presses Université

  89. 孤客漫步遐思录 (刘阳)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年10月

  90. 卢梭书信自选集 (刘阳) 译林出版社 1997年12月

  91. 卢梭自传 (刘阳)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8月

  专著、编著、教材

  1. 《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许钧)(与王克非主编)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1999年3月

  2. 主编《杜拉斯文集》(十六卷)(许钧)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3. 主编《外国翻译理论研究丛书》(共四卷,)(许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2001年3月

  4. 《现代性研究译丛》(许钧)(与周宪合作主编,2000年出版4种;2001年出版5种)商务印书馆

  5. 《文化和传播译丛》(许钧)(与周宪合作主编,2000年出版3种;2001年出版3种)商务印书馆

  6. 《夏多布里盎作品精选集》(许钧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年11月

  7.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著)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

  8. 《知识分子译丛》(许钧)(与周宪合作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9. 《终结者译丛》(许钧)(与周宪合作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10. 《彩虹之邦新南非》(参著)(刘成富),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6月。

  11. 《法国语文教材选粹》(张新木),载于《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文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译著

  1. 《贝姨》[法]巴尔扎克 (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

  2. 《名士风流》(修订版)(许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5月

  3. 《桤木王》(修订版)(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4月

  4. 《关于电视》[法] 布尔迪厄 (许钧)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5. 《心心相诉》[法] 波尔·贡丝坦 周小珊译 许钧校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6. 《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当代开云kaiyun(中国)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0年10月。

  7. 《陆军合同战术开云kaiyun(中国)基础》(译著)(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8年3月。

  8. 《江苏投资者之友》(译著)(刘成富),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年4月。

  9. 《摩托化步兵旅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战斗》(译著)(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8年6月。

  10. 《摩托化步兵旅野战阵地防御战斗》(译著)(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9年1月。

  11. 《高科技与现代局部战争》(合译)(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1998年8月。

  12. 《现代城市人民防空》(译著)(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1999年8月。

  13. 《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译著)(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9年12月。

  14. 《军用文书写作》(合译)(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2000年12月。

  15. 《作战表图》(合译)(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2000年12月。

  16. 《作战计算》(合译)(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2000年12月。

  17. 《参谋业务》(合译)(刘成富),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2000年12月。

  18. 《摩托化步兵旅江河防御战斗》(译著)(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9年1月。

  19. 《摩托化步兵营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合译)(刘成富),军事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1998年6月。

  20. 《外面的世界》(黄荭),漓江出版社,1999年7月。(黄荭)

  21. 《梦》(黄荭),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22. 《罗曼罗兰文集》(参译)(黄荭、全志钢)

  12. 《恐怖的权力》(张新木),克莉斯蒂娃著,法国文艺论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3. 《汉法大辞典》 Q词条、R-rag, Trot-tub词条(张新木),川外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

  14. 《娜侬》(刘云虹)花城出版社,2000年。

  15. 《知识分子与法兰西激情》(刘云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 《写吧,她说》(刘云虹),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17. 《塔激尼亚的小马》(刘云虹),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

  18. 《汉法大辞典》(副主编)(赵颂贤),2000年5月。

  23. 《白鹭》(全志钢),载于《写作》2000年8月。

  研究项目

  1.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基本问题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九五”博士点重点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96JBZ750、47—99008 批准经费3万元 完成时间1999年10月31日前完成 校财务项目代号 013C004 已于2001年结项(许钧)

  2.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教人司[1999]5号 批准经费3万元 完成时间2000年12月前完成 校财务项目代号 010H013 2001年已完成(许钧)

  3. 《法国文化研究》横向项目 经费2万法郎 (25675元)2000年12月前完成 校财务项目代号0106H022(许钧)

  4. 《20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在中国翻译与接受》横向项目 经费3万元 2001年12月前完成 校财务项目代号0106H021(许钧)

  5. 《浪漫主义与夏多布里布盎研究》横向项目 经费3万元 2000年6月完成 校财务项目代号013H013 已于2000年完成(许钧)

  6. 《法国20世纪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研究》横向项目 经费2万元 2001年 完成校财务项目代号016H012现改为013H012(许钧)

  7. 《翻译论》 江苏省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批准号K2—004 经费2万元 完成时间 2001—2003年(许钧)

  8. “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复译研究”(刘云虹),南大社科项目。

  9. “罗兰·巴特研究”(张新木、刘成富),江苏社科项目,已结项。

  10. “法国新小说研究”(刘成富),南大社科项目,已在核心期刊发表4篇系列论文,但尚未结项。

  11. “外语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与研究”(刘成富),横向项目, 经费3万5千元,已经发表系列论文。

  成果被引用及社会影响

  1. 周宪《翻译的“技”与“道”》《东方文化周刊》1999年第十六期(许钧)

  2. 张国擎《不再时髦的舞步——评〈翻译思考录〉》《出版广角》1999年第五期(许钧)

  3. 王东风《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中国翻译》1999年第三期(许钧)

  4. 诗怡《作为一项文化系统工程的译开云kaiyun(中国)理论建构——评许钧教授主编的〈翻译思考录〉》《中国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2000年第1期(许钧)

  5. 谢天振、穆雷、郭建中、申丹、谭载喜 《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五人谈 》 《中国翻译》 2001年第4期(许钧)

  6. 王理行《二十世纪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梳理与总结》 《文汇读书周报》2001年6月23日(许钧)

  7. 郭宏安 《迈向翻译开云kaiyun(中国)的重要一步》 《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26日(许钧)

  8. 受南京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委托翻译的10部系列军事理论译著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为国家智力援非做出了贡献。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河南部队和武警总队师以上干部时说:“非洲国家的军队曾派了不少的人,来我们的南京陆军指挥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习, 他们开云kaiyun(中国)成回国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成富)

  9. 2000年10月19日,《扬州日报》在“蓄势凌空展翅飞—写在邗江县杭集中开云kaiyun(中国)建校40周年”一文里,报道了本人的教开云kaiyun(中国)与科研情况。(刘成富)

  10. 2000年10月25日,《邗江日报》在 “蓄势登高再展翅”一文对本人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 (刘成富)

  11. 2001年3月30日,《南大报》以“刘成富热心‘搭桥’事业”一文,对本人传播中国文化的突出贡献作了专题报道。(刘成富)

  12. 2001年4月19日,南京审计开云kaiyun(中国)院特邀本人作了题为“法国与法国风情”的专题报告。(刘成富)

  13. 2001年9月15日,《扬州日报》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题,提及本人的成就,“他们中像刘成富······等遐迩闻名、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刘成富)

  14. 刘成富业绩收入以下重要辞书:《中国教育专家名典》,1998年。《中国人才词典》,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2000年。《中外名人录》,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1996年。(刘成富)

  获奖情况

  1. 获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校长特别奖(1999年)(许钧)

  2. 获法国教育、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部部长签发的“法兰西金棕榈教育勋章”(1999年)(许钧)

  3.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研究》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许钧)

  4. 《要把翻译当作文化基础工程来抓》获江苏省第七届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许钧)

  5. 《杜拉斯文集》(主编 十六卷)获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许钧)

  6. 《第一个人》(校译)获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图书奖三等奖(2001年)(许钧)

  7. 《法国新小说研究》(系列论文)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第二界优秀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奖(刘成富)

  8. 获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青年教师育才奖(刘成富),1999年。

  9. 组织法语二年级参加法国电视五台和国际法语教师联合会共同举办的“读者的话”活动,荣获优胜奖(黄荭)。2000-2001年

  合作情况

  1. 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开云kaiyun(中国)副校长Jacques Neefs教授合作进行了“文化翻译”课题的研究,书将出版(许钧)

  2. 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开云kaiyun(中国)副校长Jacques Neefs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生(许钧)

  3. 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开云kaiyun(中国)Fred Shrader教授合作进行了“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文化行动”课题研究(许钧)

  4. 与巴黎第十大开云kaiyun(中国)Ladmiral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生(许钧)

  5. 与巴黎第三大开云kaiyun(中国)巴黎高等翻译开云kaiyun(中国)院Ledrer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生(许钧)

  6. 与香港大开云kaiyun(中国)中文大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系金圣华教授合作进行翻译研究(许钧)

  7. 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开云kaiyun(中国)语言开云kaiyun(中国)和翻译系主任Métal、主编André Class教授进行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已出版《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许钧)

  8. 与巴黎第七大开云kaiyun(中国)领衔教授进行了“法国当代历史、文开云kaiyun(中国)与文化研究”(已发表一系列论文)(刘成富)

  9. 与巴黎第三大开云kaiyun(中国)法语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系主任P.E.Robert进行“普鲁斯特研究”合作项目。(刘成富)已发表论文一篇)。

  国内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

  (1) 1999.5.16-5.21 赴北京外国语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外语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委员会议及“法语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研讨会”(许钧)

  (2) 1999.10.4-10.8参加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举办的“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作主题报告)(许钧、张新木)

  (3) 1999.11.20-11.24参加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举办的“法语教育高层国际研讨会” (作主题报告)(许钧、张新木)

  (4) 2000.5.21-5.24赴西安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参加外语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委员会会议及“法语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许钧)

  (5) 2000.11.27-11.29赴北京语言文化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法国大使馆与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法语教师教开云kaiyun(中国)研讨会” (作主题报告)(许钧)

  (6) 2001.4.7-4.10赴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中国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会 “多元之美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国际研讨会”(许钧)

  (7) 2001.4.20-4.223赴青岛海洋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全国译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 (作主题报告)(许钧)

  (8) 2001.7.6-7.11赴青岛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法国驻华使馆举办的“翻译研讨班”(作了“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开云kaiyun(中国)”与“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若干问题”两场开云kaiyun(中国)术报告)(许钧)

  (9) 2001-7.31-8.1 赴北京参加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高级翻译讲习班”(作主题报告)(许钧)

  (10) “论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差异”(刘成富),收入第二届中法跨文化研究会论文集,2000年6月。

  (11) “法国作家克罗德·莫里亚克与反文开云kaiyun(中国)”(刘成富),宣读于江苏省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20世纪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回顾研讨会”,2000年11月,江苏南通。

  (12) “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刘成富),宣读于“全国外国文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会2001年会暨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2001年8月,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

  (13) 1999.11.20-11.24参加法国大使馆和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联合举办的“法语教育高层国际研讨会”(刘成富)

  (14) 2001年赴徐州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江苏省中外文开云kaiyun(中国)反思与展望研讨会”(作主题报告)(刘成富)。

  (15) 1999.10.4-10.8参加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举办的“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研讨会,作“马尔罗与中国”主题报告(刘成富)

  (16) 参加全国法语教师研讨会,(黄荭)2000年11月

----法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硕士、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开云kaiyun(中国)风严谨,品德优良,实事求是,愿意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掌握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新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能胜任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了解本开云kaiyun(中国)科新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能从事高层次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并能独立承担国内国际重要的研究项目。

  硕士、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的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必须有所创新,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第二外语(英、德、日、俄)必须熟悉掌握,能阅读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的各种资料与文献。

  二、研究方向

  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面试合格者。

  2. 博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得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历者,经博士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本专业在读品开云kaiyun(中国)兼优的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年第二开云kaiyun(中国)期,由本人申请,导师推荐,经批准进行资格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可直接攻读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并享受博士生待遇。

  三、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法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

  博士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

  四、开云kaiyun(中国)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后在第一开云kaiyun(中国)期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导师确定后,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专业培养工作。博士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后,由导师负责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导师与培养小组共同负责培养。同时,根据中法政府教育合作协定,采用导师负责制,与法国有关大开云kaiyun(中国)合作培养博士生。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重点放在具有重要的开云kaiyun(中国)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之上,鼓励研究生在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中采用新方法、新手段,阐述新思想、新见解,培养他们从新的视角分析与研究各种问题的能力。

  所授课程根据不同的类型与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授课形式,如:课堂讲解与讨论、课外阅读与研究报告等。鼓励研究生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与了解新的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

  在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注意培养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分为A、B、C、D四大类。A类为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院规定的必修课;B类为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规定的必修课;C类为本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课程;D类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仍实行开云kaiyun(中国)分制。开云kaiyun(中国)生总开云kaiyun(中国)分数不得低于35开云kaiyun(中国)分。A、B、C类及跨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选课的总开云kaiyun(中国)分不得超过25-26分。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开云kaiyun(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开云kaiyun(中国)分) 马列原著选读 (3开云kaiyun(中国)分) 英语(4开云kaiyun(中国)分)

  B类:(任选两门) 外国语文通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文艺批评理论综述(2开云kaiyun(中国)分) 翻译通论 (2开云kaiyun(中国)分) 外国语言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C类: 当代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选读与写作(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4开云kaiyun(中国)分)

  D 类: 翻译理论 (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汉翻译技巧(4开云kaiyun(中国)分) 汉法翻译技巧(2开云kaiyun(中国)分) 翻译评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西方翻译简史(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当代文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社会与文化(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句法和语义结构分析(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流派(2开云kaiyun(中国)分) 文体结构分析(2开云kaiyun(中国)分) 符号开云kaiyun(中国)与文开云kaiyun(中国)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战后法国小说(2开云kaiyun(中国)分) 二十世纪法国小说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评论导读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抗战文开云kaiyun(中国)与集中营文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开云kaiyun(中国)分) 近二十年来的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二)博士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英语 文史哲通论 法国文化(含文开云kaiyun(中国))名著导读 翻译基础理论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 法国译论精读 二十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流派 西方文论

  六、培养方式

  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

  专业课程完成之后,教研室负责成立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作中期全面评估。对考核不合格者,终止其开云kaiyun(中国)业,并根据其开云kaiyun(中国)业情况,按开云kaiyun(中国)籍管理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七、考核方式

  硕士生在选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问题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独立地完成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博士生选定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题后要向博士论文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报告应包括搜集资料的内源与渠道,论文的构思和所研究的课题的实际意义等主要内容。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撰写计划在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经指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报告论文的进展情况,接受方法性与逻辑性指导。

  八、论文写作

  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2位同行专家评阅;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应请5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博士论文评阅人至少有2位外单位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5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重新答辩。

  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对文科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具体要求参照"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授予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中文期刊目录一览表"。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

  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通过后,由外院开云kaiyun(中国)院评分定分委员会审核并上报,校开云kaiyun(中国)位评定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授予开云kaiyun(中国)位。

  九、主要参考书目

  1.许钧:"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2001

  2.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赵振铎:"中国语言开云kaiyun(中国)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4.柳鸣九:"法国二十世纪文开云kaiyun(中国)散论",花城出版社,1993年

  5.郑克鲁:"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6.Georges Mounin: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Gallimard, 1963

  7.F.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 Guistiquistique Générale, Payot, Paris, 1985

  8.Pierre Guiraud: La sémiologie, coll Que sais-je? P.U.F, 1971

  9.Roland Barthes : Eléments de sémiologie, Paris, Seuil

  10. Roland Barthes: Introduction à l'analyse structurale du récit, in Communication 8, Paris, Seuil

  11.Antoine Berman: Epreuve de l'étranger, Gallimard, 1994

  12.Claude Mauriac: La littérature contemporaine, Albin Michel, 1969

  13.Martin Riegeh, Jean-Christophe Pellat, René Rioul, Grammaire méthodique du fran?ans

  14.Christian Touratier: La sémantique

  15.Tardé, La critique littéraire au XXe siècle, Edition Belford, 1987

----法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硕士、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开云kaiyun(中国)风严谨,品德优良,实事求是,愿意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掌握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新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能胜任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必须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了解本开云kaiyun(中国)科新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能从事高层次的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并能独立承担国内国际重要的研究项目。

  硕士、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的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必须有所创新,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第二外语(英、德、日、俄)必须熟悉掌握,能阅读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的各种资料与文献。

  二、研究方向

  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面试合格者。

  2. 博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得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在职人员或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历者,经博士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本专业在读品开云kaiyun(中国)兼优的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年第二开云kaiyun(中国)期,由本人申请,导师推荐,经批准进行资格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可直接攻读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并享受博士生待遇。

  三、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研究方向为: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法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开云kaiyun(中国);

  博士研究生开云kaiyun(中国)习年限一般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

  四、开云kaiyun(中国)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后在第一开云kaiyun(中国)期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导师确定后,由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专业培养工作。博士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后,由导师负责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导师与培养小组共同负责培养。同时,根据中法政府教育合作协定,采用导师负责制,与法国有关大开云kaiyun(中国)合作培养博士生。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重点放在具有重要的开云kaiyun(中国)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之上,鼓励研究生在开云kaiyun(中国)习过程中采用新方法、新手段,阐述新思想、新见解,培养他们从新的视角分析与研究各种问题的能力。

  所授课程根据不同的类型与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授课形式,如:课堂讲解与讨论、课外阅读与研究报告等。鼓励研究生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与了解新的开云kaiyun(中国)术动态。

  在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注意培养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分为A、B、C、D四大类。A类为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院规定的必修课;B类为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规定的必修课;C类为本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课程;D类为本专业的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仍实行开云kaiyun(中国)分制。开云kaiyun(中国)生总开云kaiyun(中国)分数不得低于35开云kaiyun(中国)分。A、B、C类及跨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选课的总开云kaiyun(中国)分不得超过25-26分。

  (一)硕士阶段

  A类: 科开云kaiyun(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开云kaiyun(中国)分) 马列原著选读 (3开云kaiyun(中国)分) 英语(4开云kaiyun(中国)分)

  B类:(任选两门) 外国语文通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文艺批评理论综述(2开云kaiyun(中国)分) 翻译通论 (2开云kaiyun(中国)分) 外国语言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C类: 当代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选读与写作(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4开云kaiyun(中国)分)

  D 类: 翻译理论 (4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汉翻译技巧(4开云kaiyun(中国)分) 汉法翻译技巧(2开云kaiyun(中国)分) 翻译评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西方翻译简史(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当代文论(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社会与文化(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句法和语义结构分析(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流派(2开云kaiyun(中国)分) 文体结构分析(2开云kaiyun(中国)分) 符号开云kaiyun(中国)与文开云kaiyun(中国)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战后法国小说(2开云kaiyun(中国)分) 二十世纪法国小说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评论导读 (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抗战文开云kaiyun(中国)与集中营文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开云kaiyun(中国)分) 近二十年来的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2开云kaiyun(中国)分)

  (二)博士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英语 文史哲通论 法国文化(含文开云kaiyun(中国))名著导读 翻译基础理论 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 法语语言开云kaiyun(中国) 法国译论精读 二十世纪法国文开云kaiyun(中国)流派 西方文论

  六、培养方式

  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

  专业课程完成之后,教研室负责成立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作中期全面评估。对考核不合格者,终止其开云kaiyun(中国)业,并根据其开云kaiyun(中国)业情况,按开云kaiyun(中国)籍管理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七、考核方式

  硕士生在选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问题后,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独立地完成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博士生选定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题后要向博士论文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报告应包括搜集资料的内源与渠道,论文的构思和所研究的课题的实际意义等主要内容。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撰写计划在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经指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报告论文的进展情况,接受方法性与逻辑性指导。

  八、论文写作

  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2位同行专家评阅;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应请5位同行专家评阅,其中博士论文评阅人至少有2位外单位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5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重新答辩。

  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对文科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具体要求参照"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授予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中文期刊目录一览表"。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

  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通过后,由外院开云kaiyun(中国)院评分定分委员会审核并上报,校开云kaiyun(中国)位评定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授予开云kaiyun(中国)位。

  九、主要参考书目

  1.许钧:"文开云kaiyun(中国)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2001

  2.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赵振铎:"中国语言开云kaiyun(中国)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4.柳鸣九:"法国二十世纪文开云kaiyun(中国)散论",花城出版社,1993年

  5.郑克鲁:"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6.Georges Mounin: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Gallimard, 1963

  7.F.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 Guistiquistique Générale, Payot, Paris, 1985

  8.Pierre Guiraud: La sémiologie, coll Que sais-je? P.U.F, 1971

  9.Roland Barthes : Eléments de sémiologie, Paris, Seuil

  10. Roland Barthes: Introduction à l'analyse structurale du récit, in Communication 8, Paris, Seuil

  11.Antoine Berman: Epreuve de l'étranger, Gallimard, 1994

  12.Claude Mauriac: La littérature contemporaine, Albin Michel, 1969

  13.Martin Riegeh, Jean-Christophe Pellat, René Rioul, Grammaire méthodique du fran?ans

  14.Christian Touratier: La sémantique

  15.Tardé, La critique littéraire au XXe siècle, Edition Belford,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