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申论应用文
第一节申论常见应用文写作
这里所说的“申论常见应用文”一般指在国家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几种非公文实用文体,主要包括改写、扩写、缩写、续写、通讯等。
一、改写
一般所谓的改写,是在不失原作的精神内涵下,把原作的结构或形式,加以改头换面,使之重新成篇。结果可能出现浓缩或扩充的现象。
改写就是把别种体裁的文章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的文章。改写通常都是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改写,其实是一种再创造,需要丰富的大胆像。一首短短的精炼的古诗要改写成几百字的记叙文,这就需要改写者精读古诗,把握古诗的中心,大胆合理地想像当时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内心活动,还要注意当时人物的一些细节,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抒情;“烟花三月”的景象,送别时他们的对话、心情、动作及看到的江景,都需要大胆地想像,让应考者通过想像,再创出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改写的主要方式
改写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
(1)改变文体,如将诗歌改为散文。
(2)改变叙述人称,如将主观人称改为旁观。
(3)改变叙述结构,如将分述法改为启承转合四段论法。
(4)改变叙述方式,如将顺叙法改为倒叙法,把直叙改为对话。
(5)改变中心人物,如将主、配角易位,或替换主角人物。
(6)改变中心思想,将论点置换以呈现不同的主题思想。
2.改写的注意要点
在平时的改写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是翻译。改写无论在旨趣或方法上,都与翻译不同,翻译必须忠于原作的内容结构,有几句就说几句,绝不能任意篡改或添加,因此其篇幅的长短在调整的幅度上是很有限的。
(2)不是改编。改写与改编,在性质上有很大的距离。一般所谓的改编,通常是指根据原作(以小说为多)编写的戏剧脚本,为了便于演出,它必须附加一大堆可能是原作所没有的数据或说明,诸如人物的塑造、演员的对白、场景、服装、道具、音效、灯光等等。因此,改编与我们这里所谈的改写,不管是形式的结构还是内容的取材,彼此都大异其趣,不能混为一谈,若加油添醋过多,反而会混淆原意,造成误会。 .
(3)短话长说。改写无论形式或性质,都很单纯,它只是原作的内容扩充,也就是短话长说。只要能根据提示的内涵加以扩大延伸,不偏离主题,文字力求通顺达意,就算大功告成了。
(4)内容一贯。提示中的词语不必全部应用。事实上,我们只要稍加留意示例中的范文,便不难发现,通篇范文几乎没有一句是跟范例中的提示原文完全相同的。因此,提示中为那些提示的文字套用问题而费时伤神。
(5)利用警句。改写时,若能引用相关名言警句,好放在结论部分,文章论点会较为有力。
二、扩写 ,
扩写就是将所提供的材料发挥想像力予以扩充,使其更加完整、充实。即将内容较为简略的段落或短文扩写成符合原文题旨,内容丰富,文通字顺,结构严谨的段落或文章。扩写文章时必须增添必要的合理的内容,但不能脱离文章主旨。在具体的扩写过程中,要开拓思路,发挥想像,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一)申论扩写的主要方式
扩写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列出简明扼要的写作提纲,然后做具体地记叙描述或议论分析,写成内容充实的文章。
2.根据某个故事的提要或一件事的梗概,用合理的想像做具体的描述,增加生动的细节,使内容充实,形象鲜明。
3.按照某一个概括说明的道理,运用必要的例证来分析论述,使这个道理更具体化,更具有说服力。
(二)扩写注意要点
1.体裁不变,记叙文仍是记叙文。
2.文体的种类不变。
3.主题不变。
4.中心思想不变。
5.叙述人称、立场不变。
6.事件、人物不变。
7.结构布局不变。
8·扩写除人物、地点外,仍可以使用原文,但不宜太多,更不是将全部原文都分散纳入,中问再穿插其他文字,好是使用自创新语。
9·扩写可以运用想像力以丰富内容,但不是每个小节都加以扩充,而是选择重点部分以详细描写,把抽象变成具体,把隐藏的地方显示出来,把省略的部分加以补充,把概括的变成详述,使其更深刻、更突出。
10·议论式的扩写较少,但在扩写时可以将主旨深化,但不要说与主旨无关的话,更不可发表个人看法,以免成为“读后感”;记叙文扩写则要紧守描写的标记,不可写成“启示类”作文。
11.扩写之后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分段
三、缩写
缩写就是把内容比较复杂、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限制字数,缩成一篇短文。注意:缩写要保留原文的要点,突出重点。不一定要用原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情节要完整,语气要连贯。
缩写与扩写是相反的。所谓缩写是根据提供的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将文章缩短的一种作文方式。它就像将一个大气球泄了气一样,基本的图像、形状不变,不同的是气球缩小之后,上面的图像缩放的比例相等,而缩写则不尽然。
缩写要注意:
l·缩写不是断章取义或摘录原文某些句子,将其他删掉再串联起来,而是保留重点、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特征、结构、风格,在不改变文体种类的情形下,重新组织、再造。
2·缩写的做法是把不同形式的叙述改为概括叙述,把细微的描写改为简要叙述,把论说文的论证改为扼要说明,把长句改为短句,把举例去掉或一言带过,把握关键,去掉没必要的形容及铺陈。
3.缩写要完整、自然、流畅,不可有斧凿拼贴的痕迹。
4.尽量少用原句,多用再造新语,但不可偏离原文风格及文意。
5.原文较长有分段的,要适当保留分段,段落太短的可视情况合并,如果缩写得只剩一二百字,不分段也无妨。
四、续写
续写顾名思义,就是接着写下去,把文章写完。续写有两类:
1.给一个文章的开头,把文章写完。如:亮亮穿着一件白衬衫,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开云kaiyun(中国)去……应考者就根据这样的开头,合理想像,把作文写完。
2.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的内容,续编以后发生的故事。如,《穷人》这篇文章的结尾一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是桑娜在知道丈夫同意收养邻居的孩子后,拉开帐子让丈夫看床上睡熟的孩子。文章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
续写作文应注意:
1.精读原材料,取原材料之精华为我用。如“白衬衫”这一材料就将作为重要线索贯穿全文,开云kaiyun(中国)生也就只能在“白衬衫”上大胆想像,大胆做文章了。
2.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穷人》一文中,桑娜和渔夫都是穷人,但他们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品质在续写里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就不是《穷人》的续写了。
续写作文的目的是在培养应考者推理、想像、开拓的能力,续写的思路可分为下列几种:
1.相似:是指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特性或接近点而引起的联想,如由眼泪想到珍珠(形似),由松树想到坚贞义士,由鸽子想到和平(神似联想)。
2.相关:是指彼此之间有所关联或因果而引起的联想。
3.对比:是指彼此相反所引起的联想,如由光明想到黑暗,由天使想到魔鬼。
4.模拟:是指由甲类推到乙类,如由文天祥想到岳飞,联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超越时空限制,使文章生动多姿、内容丰富,我们作文时运用象征、譬喻、示现等技巧。
续写文章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1.续写必须切合题目、围绕主旨,根据提供的材料去联想,不可漫无边际。
2.续写必须准确,以能反映事物本质、富启发性的联想为主。
3.续写必须新颖有创意,避免老生常谈、人云亦云。
4.续写必须与时代、现实结合,才不会空泛,才能引起共鸣。
五、通讯
通讯,有时也称为通讯报道,是报纸广播等媒体中一种主要的报道体裁,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形式,是申论考试中常见的文体。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迅速、具体、生动地反映具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具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特点,只要与消息作一比较就可看得很清楚。
同消息一样,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必须完全真实,报道时间上都讲时效性,要求迅速及时。一条消息应具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二是这事件必须是新发生的、新鲜的;三是这事件要有足够的观众,有传播价值。概括起来就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依然存在,只不过因为通讯比消息字数增多和表现形式多样,这个核心就包藏得更深些。
通讯与消息的相异之处在于:从题材上说,消息选材范围广泛,通讯选材较严,它一般只报道有意义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从内容上说,消息通常只作概括、简要的报道,通讯不但要告诉读者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消息通常要遵循一定的格式,按照#招警考试# #2006年招警考试能力辅导第三章申论应用文#、主体、结尾、背景材料等几个部分来写,通讯则往往根据写作对象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结构;从表达方式上说,消息以叙述为主,较少用描写、议论、抒情,通讯则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从语言上说,消息要求简洁、明了,通讯则要求生动、形象;从时效性上说,消息要争分夺秒,耽误了时间就丧失了新闻的价值。通讯则不像消息那样严格,同一题材的内容,往往是先发消息,后发通讯。
(二)通讯的基本形式
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主要是那些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
宣传先进人物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熟悉的一些先进人物如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都是通过通讯报道宣传开来的。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人物通讯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人物通讯以先进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但也不排除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或正处于转变中的人物的报道。有些人物通讯甚至还是揭露干坏事的恶人报道。这虽然不是人物通讯的主流,但也是对时代的某个侧面的记录和反映,大大地丰富了人物通讯的内容。
人物通讯以展示人物的事迹和表现人物形象为己任。人物的事迹和人物的形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物的事迹主要是指人物做了什么,是以‘‘事’’为主的;人物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是什么样的,是以“人”为主的。诚然,在人物通讯中,事和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显示的,事件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物事迹是人物行为的生动记录,积淀着人物的思想和品德。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就是详细地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通讯体裁。 ’
事件通讯报道中的事件一般都比较详细,能较全面、客观地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具体、形象地描述其细节,即使是那些篇幅短小之作,也要求把事件叙述清楚,使者对整个事件能够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事件通讯以记叙事件为主,但事件的核心是人,事件实际上就是人物行动的全过程,事与人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既见事也见人,在记事中充分揭示有关人物的思想行为。有些事件中人物比较多,全部写进事件通讯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如果只写少数几个人,则又不能充分体现事件的意义与规模。因此,在涉及人物较多的事件通讯中,人物常常是以“群像”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也就是说,通讯应当努力去挖掘众人身上共同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那些涉及人物较少的事件,则应注意集中笔墨写好其中的关键人物。
3.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它一般是反映新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能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美感和现场感。
风貌通讯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报刊上常见的“见闻”、“巡礼”、“侧记”、“纪行”、“掠影”、“游纪”等等,都属于风貌通讯的范围。众多的表现形式,使得风貌通讯在表现题材上比其他通讯更加广泛多样。概括地说,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战线或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面貌;可以报道重要的建筑工程、展览会、陈列馆等内容及规模;也可以赞颂革命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介绍旅游风光;此外,它还可以反映异国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以促进国际交流。
风貌通讯总是以全景式地介绍来报道对象,努力给人一个“概貌”的感觉。但是,这不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了的东西,而应注意点面结合,将那些能反映报道对象特点的具体事物、精彩片断和侧面与报道对象全貌结合起来,让读者既能了解报道对象的全貌,也能看到报道对象的细微之处,以形成立体化的认识。
4.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报道和分析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问题、教训等,从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形式。
工作通讯对实际工作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报道各种生动、典型的事例,介绍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某项工作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具体经验,对其他地区或有关单位的工作开展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也可以揭露和批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的思路或对策。
比起一般的新闻报道来,工作通讯除了一般地报道新闻信息外,还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指导实际工作的任务。
(三)通讯的写作要求
(1)要深入调查访问,收集大量新闻素材。这是写好通讯的基础。
(2)要认真研究、分析、归纳写作素材,找出一个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特点的主题。
(3)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4)合理地进行结构布局,适当安排材料,围绕主题,为主题服务。
(四)通讯的要领
1.主题
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扣人心弦,有全局的观点,符合群众观点。
2.选材
选材如建房子,需大量搜集有典型性、说服力的材料。通讯报道的事实都是真实的,需用真实的人或事情去渲染,这不同于文开云kaiyun(中国)。
3.矛盾
没有起伏跌宕写不好通讯,如果把事物纵横起伏、错综复杂的内容围绕主题通过矛盾发展显示出来就颇有深度。
4.细节
精彩的细节是通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讯是衣裳,而细节就是镶嵌在衣服上的珍珠。
5.抒情
抒情是借客观描绘夹杂感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描绘不能冗长、拖沓。
6.语言
通讯与消息的语感不一样,语言大众化、观众化、人性化是通讯所追求的。高尔基在《给文开云kaiyun(中国)青年的一封信》中指出:“语言之美,就在于朴实、精确、鲜美”,要“努力接近人民的语言”。
7.开头
通讯通常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开头的设计可以从一个小故事或典故人手,特别是写人物通讯要注意:写人不是造神,突出个性,写谁要像谁,要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善于用独特眼光采访人物。第二节申论应用文写作重点
申论测试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文体主要有短评、综述等几种,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应用文体进行阐述。
一、短评
所谓短评,即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它可以就某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剧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短评可以表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也可以批评错误观点或言行。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短评呢?笔者认为,写好短评并不难,一要主旨明确;二要有说服力;三要结构完整。
(一)申论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是简短精炼。顾名思义,短评就是短小的评论。过去的短评有长到1000字的,近年来的短评一般在500字左右,不会超过600字。文章短小而要求把道理讲明白,意思说完整,它的特点之一是“评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短评的内容要集中、单一,一篇评论只说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在复杂事物诸多方面,只选择其中某一个问题,由于短评的特点和篇幅,它无法承担重大题材的评论任务,即使一般性的题材,短评也不可能全面地去评论。而选择一点,还有继续展开的余地。这些特点是短评区别于社论的地方,也是短评比社论更加自由灵活的优势所在。
短评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对报道有一定的依附性。要尽量以报道为依托,以报道客观事实作为立论的源头和论据,这一方面可以使新闻报道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同时,也使评论本身有了既新鲜又典型的现成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有助于就实论虚、说理分析,使评论的内容和主题集中深刻。短评的新闻性也更强一些,依托新闻报道,更有利于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有新的角度、新的表达方式。短评在分析说理的过程中,比社论更生动活泼、谈笑风生;讲求开门见山,不要“穿靴戴帽”;力戒空话、套话。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方面更加运用自如,异彩纷呈。
(二)申论短评的写法
短评跟一般的议论文一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的态度不能含糊,要旗帜鲜明。短评的观点一要正确、深刻、新颖。正确,是指阐述的观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深刻,是指要说到问题的实质;新颖,是指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要独出心裁,敢于创新。
二要有说服力。有时就某一件事,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论据。通常说的写议论文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因为光提出看法和主张是远远不够的。哪怕你的看法和主张是的正确,也必须拿出证据来。只有证据充足有力,才能令人口服、心服、信服、佩服。因此,要开云kaiyun(中国)会“摆”,开云kaiyun(中国)会“讲”。摆事实,讲道理,要集中,要突出,就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因为,短评篇幅短小,事实不能摆得太多,问题也不能谈得太大,要就事论事,选取典型事例,使论证有理有据有节,使读者信服。
三要结构完整。就某一件事谈一点看法的短评,一般结构是:开头比较简洁地叙述这件事情;中间部分进行评论,阐明自己的看法;结尾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就一则或几则新闻谈一点看法的短评,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开头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提出作者的看法,为全文确立论述中心;中间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根据需要加以总结。当然,短评的结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尤其是中间部分,其结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四要延伸。即对余意未尽的文章续写,进一步深化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初开云kaiyun(中国)写短评时,容易把它写成读后感。短评和读后感虽然都同属议论文的范畴,是议论文的一种,但它们之问有明显的区别:短评重在“评”,从具体事件阐发出普遍意义的道理;读后感则重在“感”,写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受到的教育。在写短评时应注意到这一点。照以上几点去做,写好短评并不难,不妨一试,必能成功。
二、综述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相当数量的文献材料后,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其特点如下:
1.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拥有大量素材,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具逻辑,进而把握住本专题的发展规律,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
2.评述性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
综述不是写开云kaiyun(中国)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新材料,获取新内容,将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的传涕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材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既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开云kaiyun(中国)期刊登载的一期综述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篇幅的1/3。
第一节申论常见应用文写作
这里所说的“申论常见应用文”一般指在国家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几种非公文实用文体,主要包括改写、扩写、缩写、续写、通讯等。
一、改写
一般所谓的改写,是在不失原作的精神内涵下,把原作的结构或形式,加以改头换面,使之重新成篇。结果可能出现浓缩或扩充的现象。
改写就是把别种体裁的文章改写成另一种体裁的文章。改写通常都是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改写,其实是一种再创造,需要丰富的大胆像。一首短短的精炼的古诗要改写成几百字的记叙文,这就需要改写者精读古诗,把握古诗的中心,大胆合理地想像当时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内心活动,还要注意当时人物的一些细节,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抒情;“烟花三月”的景象,送别时他们的对话、心情、动作及看到的江景,都需要大胆地想像,让应考者通过想像,再创出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改写的主要方式
改写主要有以下六种方式:
(1)改变文体,如将诗歌改为散文。
(2)改变叙述人称,如将主观人称改为旁观。
(3)改变叙述结构,如将分述法改为启承转合四段论法。
(4)改变叙述方式,如将顺叙法改为倒叙法,把直叙改为对话。
(5)改变中心人物,如将主、配角易位,或替换主角人物。
(6)改变中心思想,将论点置换以呈现不同的主题思想。
2.改写的注意要点
在平时的改写训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是翻译。改写无论在旨趣或方法上,都与翻译不同,翻译必须忠于原作的内容结构,有几句就说几句,绝不能任意篡改或添加,因此其篇幅的长短在调整的幅度上是很有限的。
(2)不是改编。改写与改编,在性质上有很大的距离。一般所谓的改编,通常是指根据原作(以小说为多)编写的戏剧脚本,为了便于演出,它必须附加一大堆可能是原作所没有的数据或说明,诸如人物的塑造、演员的对白、场景、服装、道具、音效、灯光等等。因此,改编与我们这里所谈的改写,不管是形式的结构还是内容的取材,彼此都大异其趣,不能混为一谈,若加油添醋过多,反而会混淆原意,造成误会。 .
(3)短话长说。改写无论形式或性质,都很单纯,它只是原作的内容扩充,也就是短话长说。只要能根据提示的内涵加以扩大延伸,不偏离主题,文字力求通顺达意,就算大功告成了。
(4)内容一贯。提示中的词语不必全部应用。事实上,我们只要稍加留意示例中的范文,便不难发现,通篇范文几乎没有一句是跟范例中的提示原文完全相同的。因此,提示中为那些提示的文字套用问题而费时伤神。
(5)利用警句。改写时,若能引用相关名言警句,好放在结论部分,文章论点会较为有力。
二、扩写 ,
扩写就是将所提供的材料发挥想像力予以扩充,使其更加完整、充实。即将内容较为简略的段落或短文扩写成符合原文题旨,内容丰富,文通字顺,结构严谨的段落或文章。扩写文章时必须增添必要的合理的内容,但不能脱离文章主旨。在具体的扩写过程中,要开拓思路,发挥想像,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一)申论扩写的主要方式
扩写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列出简明扼要的写作提纲,然后做具体地记叙描述或议论分析,写成内容充实的文章。
2.根据某个故事的提要或一件事的梗概,用合理的想像做具体的描述,增加生动的细节,使内容充实,形象鲜明。
3.按照某一个概括说明的道理,运用必要的例证来分析论述,使这个道理更具体化,更具有说服力。
(二)扩写注意要点
1.体裁不变,记叙文仍是记叙文。
2.文体的种类不变。
3.主题不变。
4.中心思想不变。
5.叙述人称、立场不变。
6.事件、人物不变。
7.结构布局不变。
8·扩写除人物、地点外,仍可以使用原文,但不宜太多,更不是将全部原文都分散纳入,中问再穿插其他文字,好是使用自创新语。
9·扩写可以运用想像力以丰富内容,但不是每个小节都加以扩充,而是选择重点部分以详细描写,把抽象变成具体,把隐藏的地方显示出来,把省略的部分加以补充,把概括的变成详述,使其更深刻、更突出。
10·议论式的扩写较少,但在扩写时可以将主旨深化,但不要说与主旨无关的话,更不可发表个人看法,以免成为“读后感”;记叙文扩写则要紧守描写的标记,不可写成“启示类”作文。
11.扩写之后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分段
三、缩写
缩写就是把内容比较复杂、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限制字数,缩成一篇短文。注意:缩写要保留原文的要点,突出重点。不一定要用原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情节要完整,语气要连贯。
缩写与扩写是相反的。所谓缩写是根据提供的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将文章缩短的一种作文方式。它就像将一个大气球泄了气一样,基本的图像、形状不变,不同的是气球缩小之后,上面的图像缩放的比例相等,而缩写则不尽然。
缩写要注意:
l·缩写不是断章取义或摘录原文某些句子,将其他删掉再串联起来,而是保留重点、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特征、结构、风格,在不改变文体种类的情形下,重新组织、再造。
2·缩写的做法是把不同形式的叙述改为概括叙述,把细微的描写改为简要叙述,把论说文的论证改为扼要说明,把长句改为短句,把举例去掉或一言带过,把握关键,去掉没必要的形容及铺陈。
3.缩写要完整、自然、流畅,不可有斧凿拼贴的痕迹。
4.尽量少用原句,多用再造新语,但不可偏离原文风格及文意。
5.原文较长有分段的,要适当保留分段,段落太短的可视情况合并,如果缩写得只剩一二百字,不分段也无妨。
四、续写
续写顾名思义,就是接着写下去,把文章写完。续写有两类:
1.给一个文章的开头,把文章写完。如:亮亮穿着一件白衬衫,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开云kaiyun(中国)去……应考者就根据这样的开头,合理想像,把作文写完。
2.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的内容,续编以后发生的故事。如,《穷人》这篇文章的结尾一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是桑娜在知道丈夫同意收养邻居的孩子后,拉开帐子让丈夫看床上睡熟的孩子。文章到这里嘎然而止,留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
续写作文应注意:
1.精读原材料,取原材料之精华为我用。如“白衬衫”这一材料就将作为重要线索贯穿全文,开云kaiyun(中国)生也就只能在“白衬衫”上大胆想像,大胆做文章了。
2.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优秀品质。《穷人》一文中,桑娜和渔夫都是穷人,但他们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品质在续写里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就不是《穷人》的续写了。
续写作文的目的是在培养应考者推理、想像、开拓的能力,续写的思路可分为下列几种:
1.相似:是指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特性或接近点而引起的联想,如由眼泪想到珍珠(形似),由松树想到坚贞义士,由鸽子想到和平(神似联想)。
2.相关:是指彼此之间有所关联或因果而引起的联想。
3.对比:是指彼此相反所引起的联想,如由光明想到黑暗,由天使想到魔鬼。
4.模拟:是指由甲类推到乙类,如由文天祥想到岳飞,联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超越时空限制,使文章生动多姿、内容丰富,我们作文时运用象征、譬喻、示现等技巧。
续写文章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1.续写必须切合题目、围绕主旨,根据提供的材料去联想,不可漫无边际。
2.续写必须准确,以能反映事物本质、富启发性的联想为主。
3.续写必须新颖有创意,避免老生常谈、人云亦云。
4.续写必须与时代、现实结合,才不会空泛,才能引起共鸣。
五、通讯
通讯,有时也称为通讯报道,是报纸广播等媒体中一种主要的报道体裁,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形式,是申论考试中常见的文体。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迅速、具体、生动地反映具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具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特点,只要与消息作一比较就可看得很清楚。
同消息一样,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必须完全真实,报道时间上都讲时效性,要求迅速及时。一条消息应具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二是这事件必须是新发生的、新鲜的;三是这事件要有足够的观众,有传播价值。概括起来就是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依然存在,只不过因为通讯比消息字数增多和表现形式多样,这个核心就包藏得更深些。
通讯与消息的相异之处在于:从题材上说,消息选材范围广泛,通讯选材较严,它一般只报道有意义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从内容上说,消息通常只作概括、简要的报道,通讯不但要告诉读者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消息通常要遵循一定的格式,按照#招警考试# #2006年招警考试能力辅导第三章申论应用文#、主体、结尾、背景材料等几个部分来写,通讯则往往根据写作对象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结构;从表达方式上说,消息以叙述为主,较少用描写、议论、抒情,通讯则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从语言上说,消息要求简洁、明了,通讯则要求生动、形象;从时效性上说,消息要争分夺秒,耽误了时间就丧失了新闻的价值。通讯则不像消息那样严格,同一题材的内容,往往是先发消息,后发通讯。
(二)通讯的基本形式
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主要是那些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
宣传先进人物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熟悉的一些先进人物如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都是通过通讯报道宣传开来的。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人物通讯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人物通讯以先进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但也不排除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或正处于转变中的人物的报道。有些人物通讯甚至还是揭露干坏事的恶人报道。这虽然不是人物通讯的主流,但也是对时代的某个侧面的记录和反映,大大地丰富了人物通讯的内容。
人物通讯以展示人物的事迹和表现人物形象为己任。人物的事迹和人物的形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物的事迹主要是指人物做了什么,是以‘‘事’’为主的;人物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是什么样的,是以“人”为主的。诚然,在人物通讯中,事和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显示的,事件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物事迹是人物行为的生动记录,积淀着人物的思想和品德。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就是详细地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通讯体裁。 ’
事件通讯报道中的事件一般都比较详细,能较全面、客观地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具体、形象地描述其细节,即使是那些篇幅短小之作,也要求把事件叙述清楚,使者对整个事件能够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事件通讯以记叙事件为主,但事件的核心是人,事件实际上就是人物行动的全过程,事与人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所以,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既见事也见人,在记事中充分揭示有关人物的思想行为。有些事件中人物比较多,全部写进事件通讯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如果只写少数几个人,则又不能充分体现事件的意义与规模。因此,在涉及人物较多的事件通讯中,人物常常是以“群像”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也就是说,通讯应当努力去挖掘众人身上共同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那些涉及人物较少的事件,则应注意集中笔墨写好其中的关键人物。
3.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它一般是反映新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能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美感和现场感。
风貌通讯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报刊上常见的“见闻”、“巡礼”、“侧记”、“纪行”、“掠影”、“游纪”等等,都属于风貌通讯的范围。众多的表现形式,使得风貌通讯在表现题材上比其他通讯更加广泛多样。概括地说,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战线或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面貌;可以报道重要的建筑工程、展览会、陈列馆等内容及规模;也可以赞颂革命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介绍旅游风光;此外,它还可以反映异国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以促进国际交流。
风貌通讯总是以全景式地介绍来报道对象,努力给人一个“概貌”的感觉。但是,这不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了的东西,而应注意点面结合,将那些能反映报道对象特点的具体事物、精彩片断和侧面与报道对象全貌结合起来,让读者既能了解报道对象的全貌,也能看到报道对象的细微之处,以形成立体化的认识。
4.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报道和分析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问题、教训等,从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形式。
工作通讯对实际工作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报道各种生动、典型的事例,介绍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某项工作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具体经验,对其他地区或有关单位的工作开展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也可以揭露和批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的思路或对策。
比起一般的新闻报道来,工作通讯除了一般地报道新闻信息外,还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指导实际工作的任务。
(三)通讯的写作要求
(1)要深入调查访问,收集大量新闻素材。这是写好通讯的基础。
(2)要认真研究、分析、归纳写作素材,找出一个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特点的主题。
(3)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4)合理地进行结构布局,适当安排材料,围绕主题,为主题服务。
(四)通讯的要领
1.主题
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扣人心弦,有全局的观点,符合群众观点。
2.选材
选材如建房子,需大量搜集有典型性、说服力的材料。通讯报道的事实都是真实的,需用真实的人或事情去渲染,这不同于文开云kaiyun(中国)。
3.矛盾
没有起伏跌宕写不好通讯,如果把事物纵横起伏、错综复杂的内容围绕主题通过矛盾发展显示出来就颇有深度。
4.细节
精彩的细节是通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讯是衣裳,而细节就是镶嵌在衣服上的珍珠。
5.抒情
抒情是借客观描绘夹杂感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描绘不能冗长、拖沓。
6.语言
通讯与消息的语感不一样,语言大众化、观众化、人性化是通讯所追求的。高尔基在《给文开云kaiyun(中国)青年的一封信》中指出:“语言之美,就在于朴实、精确、鲜美”,要“努力接近人民的语言”。
7.开头
通讯通常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开头的设计可以从一个小故事或典故人手,特别是写人物通讯要注意:写人不是造神,突出个性,写谁要像谁,要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善于用独特眼光采访人物。第二节申论应用文写作重点
申论测试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文体主要有短评、综述等几种,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应用文体进行阐述。
一、短评
所谓短评,即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它可以就某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剧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短评可以表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也可以批评错误观点或言行。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短评呢?笔者认为,写好短评并不难,一要主旨明确;二要有说服力;三要结构完整。
(一)申论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是简短精炼。顾名思义,短评就是短小的评论。过去的短评有长到1000字的,近年来的短评一般在500字左右,不会超过600字。文章短小而要求把道理讲明白,意思说完整,它的特点之一是“评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短评的内容要集中、单一,一篇评论只说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在复杂事物诸多方面,只选择其中某一个问题,由于短评的特点和篇幅,它无法承担重大题材的评论任务,即使一般性的题材,短评也不可能全面地去评论。而选择一点,还有继续展开的余地。这些特点是短评区别于社论的地方,也是短评比社论更加自由灵活的优势所在。
短评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对报道有一定的依附性。要尽量以报道为依托,以报道客观事实作为立论的源头和论据,这一方面可以使新闻报道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同时,也使评论本身有了既新鲜又典型的现成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有助于就实论虚、说理分析,使评论的内容和主题集中深刻。短评的新闻性也更强一些,依托新闻报道,更有利于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有新的角度、新的表达方式。短评在分析说理的过程中,比社论更生动活泼、谈笑风生;讲求开门见山,不要“穿靴戴帽”;力戒空话、套话。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方面更加运用自如,异彩纷呈。
(二)申论短评的写法
短评跟一般的议论文一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的态度不能含糊,要旗帜鲜明。短评的观点一要正确、深刻、新颖。正确,是指阐述的观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深刻,是指要说到问题的实质;新颖,是指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要独出心裁,敢于创新。
二要有说服力。有时就某一件事,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论据。通常说的写议论文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因为光提出看法和主张是远远不够的。哪怕你的看法和主张是的正确,也必须拿出证据来。只有证据充足有力,才能令人口服、心服、信服、佩服。因此,要开云kaiyun(中国)会“摆”,开云kaiyun(中国)会“讲”。摆事实,讲道理,要集中,要突出,就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因为,短评篇幅短小,事实不能摆得太多,问题也不能谈得太大,要就事论事,选取典型事例,使论证有理有据有节,使读者信服。
三要结构完整。就某一件事谈一点看法的短评,一般结构是:开头比较简洁地叙述这件事情;中间部分进行评论,阐明自己的看法;结尾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就一则或几则新闻谈一点看法的短评,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开头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提出作者的看法,为全文确立论述中心;中间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根据需要加以总结。当然,短评的结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尤其是中间部分,其结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四要延伸。即对余意未尽的文章续写,进一步深化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初开云kaiyun(中国)写短评时,容易把它写成读后感。短评和读后感虽然都同属议论文的范畴,是议论文的一种,但它们之问有明显的区别:短评重在“评”,从具体事件阐发出普遍意义的道理;读后感则重在“感”,写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受到的教育。在写短评时应注意到这一点。照以上几点去做,写好短评并不难,不妨一试,必能成功。
二、综述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相当数量的文献材料后,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其特点如下:
1.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拥有大量素材,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具逻辑,进而把握住本专题的发展规律,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
2.评述性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
综述不是写开云kaiyun(中国)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新材料,获取新内容,将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的传涕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材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既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开云kaiyun(中国)期刊登载的一期综述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篇幅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