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上午考试磁盘存储器基础历年考题

时间:2008-09-20 01:08: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试题1(2004年5月试题58)

  磁盘存取时间包括寻道的时间、定位扇区的时间以及读写数据的时间,若磁盘的转速提高一倍,则 (58) 。

  供选择的答案

  (58)A.平均存取时间减少 B.平均寻道时间减少

  C.存储的密度增加一倍 D.平均寻道时间增加

  试题1分析

  磁盘的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磁道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为等待读写的扇区转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这个是由磁盘的转速决定的)。因此如果磁盘的转速提高一倍,就意味着等待时间大大降低,从而使磁盘的平均存取时间减少。因此问题(58)的答案是A。

  试题1答案

  (58)A

  试题2(2003年试题52~54)

  某硬磁盘有5个记录面,记录面上有效记录区域的内径为20cm,外径为30cm。磁道上记录的位密度为250bit/mm,道密度为10道/mm,每一磁道上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记录1KB(字节),磁盘旋转速度为10000转/分。则该硬磁盘的非格式化容量约为 (52) MB;格式化容量约为 (53) MB;该硬磁盘的数据传输速率约为 (54) MB/S。

  供选择的答案

  (52)A.37 B.42 C.47 D.56

  (53)A.25 B.29 C.33 D.39

  (54)A.1.8 B.2.2 C.2.6 D.3.1

  试题2分析

  本题涉及的主要是硬盘的非格式容量、格式化容量和平均数据传输速率三个指标:

  n 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 ´ p ´ 最内圈直径 ´ 总磁道数

  注意:位密度是每道不同的,但每道的容量是相同的。0道是最外面的磁道,其位密度最小。(p ´ 最内圈直径)就是最内圈的周长。如果题目给出的是平均位密度,则应该取中间圈的直径。

  n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 ´ 扇区容量 ´ 总磁道数

  n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每道扇区数 ´ 扇区容量 ´ 盘片转数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250bit/mm ´ p ´ (20+30) /2 ´ (30-20) /2´10´10´5»47MB

  注:由于250bit/mm是平均位密度,因此应取中间圈。

  (30-20)/2求出有效半径,再转成mm(´10)后乘上道密度和记录面数

  格式化容量=16 ´ 1KB ´(30-20)/2´10´10´5»39MB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16 ´ 1KB ´ 10000/60»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