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报告》。
1995年5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办公室于发出《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开云kaiyun(中国)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开云kaiyun(中国)位办[95]36号),确定中国人民大开云kaiyun(中国)、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中国政法大开云kaiyun(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开云kaiyun(中国)、吉林大开云kaiyun(中国)、武汉大开云kaiyun(中国)、西南政法大开云kaiyun(中国)和华东政法开云kaiyun(中国)院等8所院校为首批试点单位。
1995年11月
专家指导小组和司法部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司组织编写了《法律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试行),下发8所院校试行。
1996年6月
全国首批法律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共招收539人。
1996年6月
按照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要求,法律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更名为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
1996年8月
在曾宪义(总主编)和李丹阳、霍宪丹、赵秉志(副总主编)组织下,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考试大纲和教程于由法律出版社发行。
1996年8月
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专家指导小组起草的《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参考性培养方案》。
1997年12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司法部决定成立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司法部部长肖扬为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宪义、顾海良、怀效锋为副主任委员,霍宪丹为秘书长;王叔文和高铭暄为顾问。
1997年12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批准南京大开云kaiyun(中国)、中山大开云kaiyun(中国)、厦门大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院等5所院校为新增试点单位。
1998年1月
按照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司法部通知要求,在司法部的组织协调下,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高人民法院教育厅、高人民检察院干部教育局、公安部教育局、司法部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司共同研究并统一部署了全国首次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推荐报名工作。经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批准,首期招生工作共录取1072人。
1998年12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批准复旦大开云kaiyun(中国)、浙江大开云kaiyun(中国)、山东大开云kaiyun(中国)、四川大开云kaiyun(中国)、苏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安徽大开云kaiyun(中国)、郑州大开云kaiyun(中国)、黑龙江大开云kaiyun(中国)、湘潭大开云kaiyun(中国)等9所院校为第3批新增试点单位。
1999年2月至6月
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高人民法院教育厅、高人民检察院干部教育局、公安部教育局、司法部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司统一部署了第二期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推荐报名工作。
1999年8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教育部高校开云kaiyun(中国)生司和司法部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司,决定自2000年起,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招生科目为政治、外语、刑法开云kaiyun(中国)、民法开云kaiyun(中国)和综合考试(含宪法、法理开云kaiyun(中国)和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外语使用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试题,3门业务课实行全国联考,指导委员会组织命题有关工作。会议组织编写了《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大纲》和《考试教程》,适用于2000年至2001年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中国人民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年11月
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批准清华大开云kaiyun(中国)、南开大开云kaiyun(中国)、山西大开云kaiyun(中国)、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云南大开云kaiyun(中国)、辽宁大开云kaiyun(中国)为第四批新增试点单位。至此,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试点院校达到28所。
根据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开云kaiyun(中国)生司和司法部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司的决定,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考试实行重大调整,考试科目为五门:政治、外语实行全国统考,刑法开云kaiyun(中国)、民法开云kaiyun(中国)和综合考试(含宪法、法理开云kaiyun(中国)和中国法制史)三门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专业课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并且,只招收非法律专业考生。当年实际招生1376人。
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指导委员会完成了首期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联考的命题(北京)、制卷、统一阅卷(西南政法大开云kaiyun(中国))及考试成绩数据分析工作。命题工作得到中国政法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院的大力协助;参加统一阅卷工作的教师来自22所试点院校。
2000年5月至10月
在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办、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室、高人民法院政治部、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公安部政治部、司法部法规教育司通力组织下,秘书处完成2000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招生的组织发动、报名和命题工作。
2000年11月至2001年2月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结束,报名人数比上一年激增125%,达17985人。在教育部高校开云kaiyun(中国)生司领导下,秘书处组织2001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联考的命题、制卷和统一评卷工作。全国28所招生院校共120余名教师参加了统一评卷。
2001年5月
经教育部高校开云kaiyun(中国)生司会同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法规教育司研究,修订《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招生联考大纲》,适用于2002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联考各科目的考试。
首次设计采用机读评卷的试题(占各科目的40%)。
2002年1月
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再创新高,报名人数达2.7万人,仅次于工商管理硕士(MBA),成为人气旺的热门专业。
2002年10月
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全国联考的考试用书确定为,外语使用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在职攻读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考试大纲》,专业课使用中国人民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2003年1月
根据教育部决定,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入开云kaiyun(中国)考试再度实行调整,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100分)、外语(100分)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150分,含刑法开云kaiyun(中国)和民法开云kaiyun(中国))、综合课(150分,含法理开云kaiyun(中国)、宪法开云kaiyun(中国)和中国法制史)实行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而且,报名人数又创历史新高,达3.42万人,仍是仅次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