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第一节

时间:2012-08-15 17:1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第一节 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的概念: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可接受但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一、审稿制度

审稿制度(两种)

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的

出版单位内部的三审制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掌握)

1.三个审级组成

(1)初审: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

(2)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人员

(3)终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

2.三审制的程序

(1)初审、复审、终审,循序递进。

(2)下个审级对上个审级负责。

(3)只有三审通过,才能对稿件进行处理。

(4)可以增加审次和人数,不可随意减少环节。

(5)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3.三审制的作用

(1)保证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2)避免偏差和失误

(二)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初审(掌握)

(1)通读全稿,全面审查、研究书稿

(2)分析书稿优缺点,作出评价

(3)写审稿意见

复审(熟悉)

(1)通读全部稿件

(2)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解决初审遗留问题

(3)提交复审意见

终审(了解)

(1)审查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作出综合评估:

政治导向、思想倾向;是否违法违规;

是否有悖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具有价值;

是否有两个效益等。

(2)形成终审意见

二、外 审(不属于三审制的组成部分)(熟悉)

(一)两种:

1.送有关主管部门

2.送有关专家

(二)外审的主要任务:

解决送审单位无法判断、解决的专业问题;不是修改文字和解决枝节问题。

注意:外审不能替代三审中任何一个审级;外审不能担任责任编辑;

外审意见仅供参考。

三、稿件质量评价(掌握)

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作出评价,是审稿工作最为基本的内容。

(一)对内容质量的评价

应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开云kaiyun(中国)性、知识性、独创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初级和中级基础相关章节已经详细讲了。再简单回顾一下:

1.政治性:指书稿中所反映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党政高级领导人、外交、民族、宗教等关系的现实政治问题。

对稿件政治性的基本要求: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开云kaiyun(中国)发展观为统领,

2.思想性:指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基本要求:坚持以科开云kaiyun(中国)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3.科开云kaiyun(中国)性:指稿件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具体表现:

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准确表述各门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正确使用和解释科开云kaiyun(中国)术语; 认真分析和选择材料,引证真实准确的材料包括图表和数据等。

4.知识性:指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知识性是衡量各类读物质量的基本要求。

5.独创性:指稿件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

具体表现:稿件在开云kaiyun(中国)术观点、资料发掘、题材开拓、艺术风格或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超越前人之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东西。

独创性是作品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各种出版物都应该具备的。

另外需要注意稳定性和艺术性方面评价。

6.稳定性:指对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

7.艺术性:指稿件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

(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着眼于结构框架、行文格式和表述形式三个方面。

1.结构框架:指稿件中的内容层次安排形式

(1)各个部分的前后次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体现出一定的系统结构

(2)概述与分述关系明确,有明显的层次安排

(3)各部分的内容互相不矛盾

(4)交叉部分,详略有别,互有呼应

(5)对内容的阐述方式在同一部分中保持一致

2.行文格式

(1)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相同级别的标题采用相同的标志,各级标题序次一致。

(2)各种注释的标志一致。

(3)图片、表格和公式等的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

注:辞书行文最主要要求:相同性质的条目都应该具有统一"模式"。

3.表述形式:指稿件中对语言文字以及量和单位的应用状况

(1)语言文字规范(文字:无错字,别字;异体字、繁体字符合规定;异形词应尽量使用推荐词形;数字用法符合国家标准)

(2)量和单位(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与稿件的主题内容和目标读者相适应。国际单位制,稿件中不应使用市制和英制的计量单位;正体字母的大小写含义)

四、审稿结论及稿件处理 (掌握)

(一)审稿结论有三种:

1.接受出版

2.退修

3.退稿(内容上重大原则性错误;形式上十分混乱;语言文字或者量与单位使用大量违反规范)

(二)审稿结论的形式及后续工作

初审意见的构成--书面审稿意见: 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稿件的主要内容,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审读时的疑点难点,对退修稿件的修改建议。

稿件送外审的话,要附外审者的资质、外审情况和外审意见。

五、签订出版合同(熟悉)

(一)出版合同的内容

1.签约双方的名称、住所地和联系方式(如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等),签约日期,作品名称;

2.作者对合法享有该作品着作权的保证;

3.作者授予的图书出版权是否专有以及该权利所涉及的文种、期限、出版与发行地域;

4.出版权可否转授权及转授权后所获利益的分配;

5.作者是否同时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改编权等其他权利;

6.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

7.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标准和时间;

8.图书重印、再版的条件与报酬;

9.作者样书的赠送办法和作者的优惠购书条件;

10.违约责任;

11.对发生纠纷时所用解决方式的约定,其中一般应说明对仲裁机构的约定;

12.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等等。

13.对于多人合作创作的稿件,出版合同中一般应该明确说明作者的署名顺序以及稿酬的分配方式。

国家版权局于1999年3月颁布了图书出版合同的标准样式,可供签订合同时参考。

(二)签订出版合同的程序

1.产生: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起草,经编辑室主任和出版单位领导审核后,交作者核实。

2.签署:出版单位法人或其正式授权的负责人审核签署,并加盖出版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