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篡改志愿挑战法律底线

时间:2012-07-16 12:43: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新闻背景:据报道,河南周口14名高考考生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考志愿被篡改为山东现代职业开云kaiyun(中国)院。

  篡改志愿挑战法律底线

  志愿是如何被篡改的,公安机关尚在调查中。但初步估计,与开云kaiyun(中国)生所在中开云kaiyun(中国)张榜公示包括准考证号、初始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可能被非法窃取并擅自修改有关。

  虽然不能确定这起事件的“真凶”是否为“受益”的山东现代职业开云kaiyun(中国)院,但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乱象需要引起关注。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减少,许多本科院校录取门槛纷纷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民办职校“僧多粥少”的生存困境。为求生存,“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很多开云kaiyun(中国)校或明争或暗抢,甚至不惜做出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

  正因此,当前一方面要尽快破案,确保考生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整治民办高校招生乱象。斩断伸向考生个人信息的幕后黑手和灰色利益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篡改高考志愿的非法行径。

  (北京 沈叶)

  新闻背景: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坦言快节奏的“读图时代”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习惯看电影电视,而离名著的阅读越来越远。

  快节奏时代仍需“慢阅读”

  名著遭受冷落,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子时代阅读方式的革新。形象且方便的读图阅读,容易使人陷入速成和功利的误区,也会让孩子们的思维潜力坠入既定的模式和窠臼中,被影像和片段牵着鼻子走。碎片化的阅读必然引致碎片化的思考,不仅让孩子们失掉了悠然自得的读书情趣,也难以有效激活思想上的主观能动。

  在校期间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规避俗浅化的阅读倾向离不开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推介与家长的引导。要让孩子们接受注重“琢磨”和“品位”的“慢阅读”,还须进一步摒弃应试教育的功利观念。当名著与思考达成一种温情脉脉的精神互动,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才会在书香琴韵的沉淀中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