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2008-08-06 21:45: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2006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毕业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套试卷分为A、B两卷,其中A卷100分,B卷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第Ⅰ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 拮据(jū) 皎洁(jiǎo) 人迹罕至(hǎn )
B、酝酿(niàng) 矍铄(shuò) 谪守(zhé) 忍俊不禁(jīn)
C、不屑(xiè) 撺掇(duō) 颀长(qí) 惨绝人寰(huán)
D、缄默(jiān) 畸形(qí) 淳朴(chún) 觥筹交错(guāng)
2、请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主持人宣布:“这次辨论达到了辩伪去妄的目的。”
B、我放弃了竞选。我偃旗息鼓,甘败下风。
C、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
D、首位太空游客在国际空间站上俯瞰寰球,看到了中国的河流和山脉。
3、班会上,班长(①)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根本没这个字!”大家(②)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A、①煞有介事 ② 异口同声 B、① 装腔作势 ② 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 ② 众说纷纭 D、① 郑重其事 ② 七嘴八舌
4、下面句子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______,才能高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运用全部精力,掌握科开云kaiyun(中国)方法 B、集中全部的精力,抓紧分分秒秒
C、掌握现代科技,发扬拼搏精神 D、掌握现代的科技,发扬拼搏的精神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D、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7、下面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苏轼——宋代文开云kaiyun(中国)家
B、《杜少府之任蜀州》——诗——王勃——唐代诗人
C、《藤野先生》——散文——鲁迅——现代文开云kaiyun(中国)家
D、《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莫泊桑——美国小说家
8、下面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为加人WTO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多边会谈,朱容基的一句“头发都谈白了”道出了无限感慨。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孩子们撒着嘴说:“不,没有谁爱我们。”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这么忙,还要为你们洗衣做饭。”
D、关键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9、向别人借东西,应当语气委婉,措词得当。下面的说法好的一句是
A、请把圆规借给我用用。
B、拿你的圆规给我用用。
C、请把你的圆规借给我用用好吗?
D、我用一下你的圆规怎么样?
10、跟下面的话衔接恰当的一句是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强。
A卷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二、课内阅读理解(30分)
(一)古诗文阅读、默写。(1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 ) ②尉果笞广( )
③汝之不惠( )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12、下面句子中的“之”和“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辍耕之垄上 B、君之病在肌肤
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D、久之,目似瞑
13、这两段文字中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哪句话表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决心?〔乙〕文哪句话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的决心?(3分)
答: 。
14、把下面三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 。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 。
④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 。
15、根据下面提供的条件填空:(4分)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②《陋室铭》中描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 。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 。
④ ,中间小谢又清发。
(二)现代阅读(12分)
麦琪的礼物(节选)
屋里两扇窗户中间有一面壁镜。读者也许见过房租8元钱的公寓里的壁镜。一个非常瘦小灵活的人,从一连串纵的片断的映像里,也许可以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不错的概念。德拉全靠身材纤细,才精通了这种艺术。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面前。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
且说,杰姆斯·狄林汉·杨夫妇有两样东西是他们特别引以自豪的。一样是杰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另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如果希巴皇后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纳。如果所罗 门王做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杰姆每次经过那儿时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让所罗门嫉妒得吹胡子瞪眼。
这时德拉的美丽的头发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头发一直垂到膝盖下,仿佛给她披上一件衣服。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她穿上她那褐色的旧外套,戴上她那褐色的旧帽子。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住了,招牌上面写着:“莎弗朗尼娅夫人——经营各种头发用品。”德拉跑上一楼,一面喘着气,一面定下神来。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肤色白得过分,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和“莎弗朗尼娅”这个名字太不相称。“您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道。“我买头发,”夫人说,“把你的帽子脱下来,让我看看你的头发什么样儿!”那股褐色的,小瀑布泻了下来。“20块钱。”夫人用熟练的手法抓起头发说。“赶快把钱给我。”德拉说。啊!随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的翅膀似地飞掠过去了。请不要理会这种杂凑的比喻吧!总之,德拉为了给杰姆买礼物,搜索了所有的铺子。
16、根据故事的具体情境,说说德拉为什么“脸失色了”。(3分)

17、写出文中与德拉的头发“特别引以自豪的”相照应的描写文字。(3分)

18、“裙子一摆”“飘然走出房门”的表达预示的是什么?(3分)

19、用一句话概括这段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


三、作文(50分)
20、古代春秋时,子罕拒绝了一个宋国人向他献的宝玉。他对献玉的人说:“我把不贪婪当作珍宝,你把美玉当作珍宝。如今,你把它给了我,我们两人都将失去自己的珍宝。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珍宝吧!”
美玉是珍宝,美德也是珍宝。其实,每个人对珍宝的认识不同,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珍爱的宝物,她可能是一件物品,也可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成功的经验,一个深刻的教训,一句真诚的话语……
请以“珍宝”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自拟题目。
2、除诗歌以外,其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B卷(50分)
四、语言的实际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21、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改写成设问句。个别词语可以调换,词序可以变动,但不能改变愿意;句意要完整。
据估计,新来的南斯拉夫教练不会改变他们的战法,要知道改变人的习惯有多难。
答:
22、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水土大量流失,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请根据以上内容,拟三条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
(1)
(2)
(3)
23、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 ;
希望是 、
24、不增删、不更改下句中的任何一个字,将其改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可调换词序。
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鲜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答: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 。
25、根据下段文字的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这种天气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答: 。
26、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对联特别精彩,记得重庆市出的上联是: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市对的下联是:天津港笑纳万国风。请你代表攀枝花市重新给重庆市出一个下联:


五、课外阅读理解 (32分)
(一)(17分)
美的眼神
①一所重点中开云kaiyun(中国)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雒老八十寿辰。雒老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许多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开云kaiyun(中国)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开云kaiyun(中国)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
②于是,开云kaiyun(中国)校给雒老师教过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发出一份问卷,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雒老师的哪些方面让他们满意。五花八门的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有人认为是他渊博的开云kaiyun(中国)识,有人认为是他风趣的谈吐,有人认为是他循循善诱的教开云kaiyun(中国)方式,有人认为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说喜欢他营造的课堂氛围,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干脆说,雒老师的翩翩风度是他们满意的。
③然而,开云kaiyun(中国)校对这些答案并不满意。在开云kaiyun(中国)校看来,这些闪光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老师所具有的,并没有什么代表性。仓促之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在众多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中,选出100位有成就的人。开云kaiyun(中国)校认为这100位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雒老师的影响。为了得出较为一致的答案,这次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大?
④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这次的答案居然惊人地一致。几乎所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认为,雒老师对他们人生影响大的,是他的眼神。
⑤这个轮到组织者为难了,本来他们打算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揭秘雒老师,同时把得到的答案,作为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然而“眼神”这个答案非但没能起到揭秘的效果,反而使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⑥百年校庆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庆祝大会隆重地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致辞。一位知名的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雒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雒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开云kaiyun(中国)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雒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此前母校做了问卷调查,问雒老师对我们影响大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他那会说话的眼神。是的,那时候,同开云kaiyun(中国)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雒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的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另一位开云kaiyun(中国)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开云kaiyun(中国)的时候,我讨厌老师的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袒女生,导致我很厌开云kaiyun(中国)。雒老师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这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⑦后来上台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中,大凡雒老师教过的,无一例外地谈到了雒老师的眼神。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⑧事实上,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后,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主席台。他说:“我也是雒老师的一名开云kaiyun(中国)生,而且在一所中开云kaiyun(中国)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也像雒老师一样,把美的眼神传递给开云kaiyun(中国)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人性的枝蔓,才会浸溢出爱的芳香。”
⑨他讲完之后,台下顿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那一天,开云kaiyun(中国)校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作者 马德)
27、开云kaiyun(中国)校寻求他们想要的答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雒老师的眼神为什么是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雒老师眼神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在塑造雒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想说的话来。(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5分)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河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__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开云kaiyun(中国)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她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32、第①段从:     、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四个
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2分)
33、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       ;本段中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4分)
34、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3分)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间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 的恢宏气度, 展现出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
35、第⑥段中写道:“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一句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36、第⑥段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得”与“失”是相伴相随的。请举例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