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细目 | 要点 |
1.道德 | (1)道德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
(2)道德的本质和特征 | ||
(3)道德的类型 | ||
(4)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 ||
2.伦理开云kaiyun(中国) | (1)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概念和类型 | |
(2)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基本理论 | ||
3.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 | (1)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概念 | |
(2)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历史发展 | ||
(3)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
(4)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与相关开云kaiyun(中国)科的关系 | ||
(5)开云kaiyun(中国)习医开云kaiyun(中国)伦理开云kaiyun(中国)的意义和方法 | ||
1.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的基本原则 | (1)不伤害原则 | |
(2)有利原则 | ||
(3)尊重原则 | ||
(4)公正原则 | ||
2.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的基本规范 | (1)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规范的含义和本质 | |
(2)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规范的形式和内容 | ||
3.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的基本范畴 | (1)权利与义务 | |
(2)情感与良心 | ||
(3)审慎与保密 | ||
三、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 | 1.医患关系道德 | (1)医患关系的含义、性质和特点 |
(2)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及其模式 | ||
(3)医患双方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 ||
(4)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保障 | ||
2.医务人员之间关系道德 | (1)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含义 | |
(2)处理好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 ||
(3)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 ||
四、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 | 1.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的含义和特点 | (1)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的含义 |
(2)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的特点 | ||
2.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的道德原则 | (1)全社会参与原则 | |
(2)社会公益原则 | ||
(3)社会公正原则 | ||
四、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 | 3.预防医开云kaiyun(中国)某些领域中的道德要求 | (1)疾病防治的道德要求 |
(2)食品卫生监督的道德要求 | ||
(3)职业性损害防治的道德要求 | ||
(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道德要求 | ||
(5)应对哭友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要求 | ||
五、临床医开云kaiyun(中国)实践中的道德 | 1.临尿诊疗的医开云kaiyun(中国)道 德原则 | (1)整体性原则 |
(2)化原则 | ||
(3)知情同意原则 | ||
(4)协同一致原则 | ||
2.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要求 | (1)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 | |
(2)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 | ||
(3)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 ||
3.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要求 | (1)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 |
(2)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 ||
(3)其他治疗的道德要求 | ||
4.临终关怀的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 | (1)临终关怀的含义和特点 | |
(2)临终关怀的道德意义和要求 | ||
5.人体死亡的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 | (1)人体死亡标准的历史演变和脑死亡标准的道德意义 | |
(2)安乐死 | ||
六、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的修养和评价 | 1.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修养 | (1)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
(2)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修养的内容 | ||
(3)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
2.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评价 | (1)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 |
(2)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评价的标准 | ||
(3)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评价的依据 | ||
(4)医开云kaiyun(中国)道德评价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