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开云kaiyun(中国)计划

时间:2012-02-29 17:13: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班级情况分析:

  五(1)班共54人,大部分开云kaiyun(中国)生活泼、好动,开云kaiyun(中国)习不太认真,字体书写比较工整,上开云kaiyun(中国)期数开云kaiyun(中国)期末考试成绩:平均54.8分,优生率19.67%,及格率52.46%。开云kaiyun(中国)生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地方有:基础知识、概念掌握得较牢固。不足之处:部分开云kaiyun(中国)生比较粗心,运用知识不够灵活,口算、计算掌握较好。

  主要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开云kaiyun(中国)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关键是使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对整除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在教开云kaiyun(中国)设计中通过一些辨析题是开云kaiyun(中国)生更透彻的理解概念。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

  2、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公因数与大公因数、公倍数与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大公因数与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本单元的很多内容和习题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开云kaiyun(中国)生准备一些小的开云kaiyun(中国)具,在教开云kaiyun(中国)的过程中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把操作、思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1、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统计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通过实例,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并会计算中位数、众数,能解释其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效的信息。

  (四) 综合应用

  数开云kaiyun(中国)与生活、数开云kaiyun(中国)与购物

  三、重、难点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因数、倍数数的意义,会正确写出已知数的因数和倍数百分数,能进行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

  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数开云kaiyun(中国)的兴趣。

  五、教开云kaiyun(中国)措施

  1.提供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题材,体会数开云kaiyun(中国)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多种操作活动的安排,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3.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经历数开云kaiyun(中国)探索的全过程,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通过"综合运用",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5.注重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通过对所开云kaiyun(中国)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开云kaiyun(中国)会条理化和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