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7)

时间:2012-02-03 17:40:00   来源:华图教育     [字体: ]
39.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

  世界文明的形成,像海洋的形成,许多小溪小河汇合而纳入大海;世界文明的形成,也很像一片树叶的叶脉,许多微小的脉丝纳入支脉,许多支脉纳入主脉,正如_____,一幅地图上江河的风貌,一片树叶上叶脉的状态,也昭示了这个虽复杂,但也简单的道理。

  A.“一滴水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辉” B.“水流千里归大海”

  C.“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D.“积细流以成江海”

  40.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41. 他说他无论怎样也不能不*谁都会否认贝费里厅说过的科开云kaiyun(中国)上危害的莫过于舍弃批评批判的态度的观点。他对贝费里厅的观点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  )

  A.赞同 B.与赞同反对无关 C.反对 D.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42.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细胞卫士能够辨认入侵病菌而将其杀死,保障肌体健康。但有时人体的防御体系也会出现漏洞,使能引起肌体过敏的物质(即过敏源)进入体内。当过敏源进入人体产生过敏反应时,肌体内除了能形成专门防护肌体的球蛋白——抗体之外,肌体还要动员淋巴细胞参战。后者能记住过敏源。当过敏源再次侵袭肌体时,抗体或淋巴细胞就能与过敏源的分子相结合。这种结合所产生的结合物对肌体是有害的,甚至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下面不属于过敏反应过程的一项是(  )。

  A.过敏源突破肌体防御体系进入人体内 B.淋巴细胞能记住过敏源

  C.抗体或淋巴细胞与过敏源分子形成结合物 D.肌体组织改变

  43. 地下管线埋在车行道下面会影响交通和管线的养护,所以过去有些国家就主张不在车行道下埋管线。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地下管线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有的道路下要埋十几条,甚至二十几条管线。如果这些管线一律都只能埋在便道底下,互相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便道需要很宽才能挤得下,相反,车行道底下却又空着,这样,对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为了避免影响交通和管线的养护,不应在车行道下面铺设管线

  B.在车行道下面和在便道下面铺设管线比较起来各有得与失

  C.应该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合理地统一安排,在车行道下铺设管线

  D.在车行道下铺设管线虽有不利因素,但在现代化城市里势在必行

  44. 公众是环境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动机,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良性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力量之不足,还能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度,更能提升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政府有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义务 B.中国目前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淡漠

  C.公众参与环保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 D.目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