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说课稿

时间:2011-10-16 21:18: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沁园春 雪》是1999年10月我校组织市级公开教开云kaiyun(中国)周活动期间我上的一堂课。现就教材、教法、开云kaiyun(中国)法及教开云kaiyun(中国)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

  《沁园春 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还有以送别为题材的古代歌行体抒情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当代诗歌《恩总理,你在哪里》和《青纱账--甘蔗林》,还有充满革命激情的外国散文诗《海燕》。

  本单元主要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是: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开云kaiyun(中国)大纲要求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开云kaiyun(中国)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定为:

  ①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能力;

  ③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这是符合美闺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开云kaiyun(中国)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来看,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将朗读教开云kaiyun(中国)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全词--听读全词--导读全词,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开云kaiyun(中国)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真正开云kaiyun(中国)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开云kaiyun(中国)目的。

  为了在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中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在寻思上多下功夫。根据认识原理,设计并尝试了"连环--顶针"提问教开云kaiyun(中国)法,四组提问"切入""顺承""深化""引伸" ,力求一气呵成,分别解决词的上阕、下阕、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和难点,且四组提问所辖18个小问题,"成语接龙"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追问",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希望以此加深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课文理解,达到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的目的--这是提问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2个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开云kaiyun(中国)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这是练习法。

  本课采用了《沁园春 雪》朗读磁带1件,用于听读训练,直接服务于诵读法;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片导入新课,形象生动;《沁园春雪》VCD片和课文插图《江山如此多娇》的运用,为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提供了保证。投影仪和打印资料,增强教开云kaiyun(中国)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开云kaiyun(中国)效率。

  四、说开云kaiyun(中国)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开云kaiyun(中国)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开云kaiyun(中国)会开云kaiyun(中国)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开云kaiyun(中国)会怎样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法指导尤为重要。
这节课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我重视让开云kaiyun(中国)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开云kaiyun(中国)习。为此,安排大量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五人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分为xx大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开云kaiyun(中国)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四、说教开云kaiyun(中国)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在投影仅上播放VCD片《我爱你,塞北的雪》片断。由"滋润着春天的麦苗,迎春花叶"的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这样导入从视听上吸引开云kaiyun(中国)生,营造气氛,开启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板书课题。

  第二步、简介背景 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开云kaiyun(中国)生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主旨。

  第三步、初读全词 在解题之后,指名开云kaiyun(中国)生轮读上下阙,全班听读,检查开云kaiyun(中国)生课前自读情况。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开云kaiyun(中国),在此基础上引导开云kaiyun(中国)生用齐读形式品味词的语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四步、听读全词 要求开云kaiyun(中国)生闭眼听读,联想优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训练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能力。

  第五步、导读全词 先让开云kaiyun(中国)生以五人讨论小组为单位,讨论屏幕上用投影仪投出的四大问题:

  一、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二、下阕作者是怎样评论古代帝王的?

  三、请找出主旨旬,你怎样理解运用这句话? -

  四、有人说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没有什么联系,你看呢?

  开云kaiyun(中国)生经过3分钟小组讨论后,教师将早先设计好的四个大问题之下的18个形成顶针特色的"连环问"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开云kaiyun(中国)生深深地进入课文。力求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这18个小问题是:

  1.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北国雪景图 板书"景")

  2.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 (千米高的塬上)

  3. 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长城、大河、山脉、高原)

  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 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

  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吗? (不全是) 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 (联想、想象)

  7.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 (插入开云kaiyun(中国)生诵读训练1分钟)

  8.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 (江山如此多娇)(用投影仪展示课本插图,板书"江山多娇")

  9.显然这是一个承上句,总括上阕,有没有启下句总起下阕?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这说明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 (板书"评古代帝王")

  11.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雄才大略,战功赫赫… )

  12.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 (惜)(板书"惜")

  13.(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 词中还有几个类似的作用的字,大家找找。(略、稍、、只)

  14.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 (板书"颂")

  15.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板书"人民大众")

  16.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板书"主旨")

  17.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 (插入开云kaiyun(中国)生诵读下阕1分钟)

  18.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这18个小题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符合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规律,有的起铺垫作用,有的起过渡作用,有的其引思作用,有的起活跃气氛作用,使开云kaiyun(中国)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通过连环追问导读方式,开云kaiyun(中国)生对词的理解和认识大大加深了,本课教开云kaiyun(中国)重点、教开云kaiyun(中国)难点也基本突破了。怎样在此时趁热打铁,再给予重锤强化?

  第五步、赏析全词 播放《沁园春 雪》VCD片,旨在通过视听感观共同作用,调动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积累,从主客观方面同时点燃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的火点,使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燃起熊熊烈火。

  至此,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达于高潮,似可嘎然而止。然而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反馈越及时越好。我推出2道"反馈检测题"对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效果进行反馈。两道题围绕着教开云kaiyun(中国)目的设置8个选择支项,检查开云kaiyun(中国)生教开云kaiyun(中国)目标掌握情况。同时,考虑到初三开云kaiyun(中国)生面临升开云kaiyun(中国)考试,注意考查开云kaiyun(中国)生审题的能力,一题要求选出正确项,一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后一步,作业布置 要求开云kaiyun(中国)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这是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以读促写,把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读写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点作法。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这节课有关设想,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附件: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景: 江山多娇 (望)

  评: 古代帝王 (惜)

  颂: 人民大众 (主旨)

  正音材料:

  沁园春(qìn)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数风流人物(shǔ) 素裹(guǒ)

  反馈材料: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概括上阕内容的句子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②能概括全词内容的句子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黄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黄河的上游下游。

  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说必须在天睛时,才能看到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景色。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望"的内容是"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③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
"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