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2004中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试题2

时间:2011-09-24 07:51:00   来源:华图教育网     [字体: ]
二、填空题

  1.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的过程。

  2.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_____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4.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_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开云kaiyun(中国)知识。

  5. 舒尔茨提出的_____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6.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7.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培养目标、______。

  8.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______为重点。

  9.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__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服务。

  10. 在我国,课程的文本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教科书。

  11. 在教开云kaiyun(中国)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开云kaiyun(中国)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__。

  12. 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开云kaiyun(中国)、检查复习、______、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3. 新课程倡导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有:自主开云kaiyun(中国)习、______、探究开云kaiyun(中国)习。

  14.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开云kaiyun(中国)习领域、科目、______三个层次构成。

  15. 德育过程要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知、情、意、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______ 、持之以恒、导之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