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培训 -> 正文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9.14)
--------------------------------------------------------------------------------
http://www.365future.com 2011-9-15 14:29:55 来源: 中国前程网 点击:500次
-
言语理解精练答案:
1.【答案】B。解析:这道题讨论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与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发展的关系,即认识的欲望与教育的关系。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需要侧重于社会要求。欲望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由题干中“求知欲”可知后面第一个空应选“欲望”,教开云kaiyun(中国)是一项活动,教育在广义上包括教开云kaiyun(中国)。所以,第二个空应选“教育”。本题正确答案是B。
2.【答案】A。解析:②句是观点句,应总起全文。话题围绕“与生人交谈”,①句是进一步的解释,④⑤句是例证,证明与生人交谈大脑的思维可以得到锻炼,③句是观点句,由前文可以进一步推出我们应当如何做。
3.【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将“持续状态增长”改为“状态持续增长”。C项“来自”与“慕名而来”同时使用造成赘余,可删除“来自”。D项主客颠倒,应该是“低收入家庭真正受惠于这项住房政策”。
4.【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理解原文中前三句是关键,一句中说明科开云kaiyun(中国)与知识的关系,并强调追求知识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三句出现转折,说一个人必然带有颜色。而后指出“有颜色的力量”,一方面说明研究的态度,同时加入“力量”二字说明是宏观的研究态度,即“价值取向”。
5.【答案】B。解析:题目问的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而B项“不满现状,不接纳自己缺陷产生的痛苦”是结果。
6.【答案】C。解析:席勒的这个童话中,圆经历了不完美——完美——不完美这样一个过程,当它成为一个完美的圆以后,发现自己失去了许多在不圆满时曾得到的美好的东西,于是它毅然地回到了不圆满的状态。这一过程告诉了我们,有时候,人生也需要不完美。故本题答案选C。
7.【答案】C。解析:第②段作者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故事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有瑕疵、有缺陷的,即使是伟人也不例外,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接纳自己的瑕疵,才能有所成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在沉舟的旁边,成千的船只飞驰而过,在病树的前头,成万的树木在春天里成长;可引申为人的一生,挫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态,正视这些失败与挫折,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C项与文章衔接得当,故答案选C。
8.【答案】A。解析: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生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接着又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例子、席勒的童话以及对人们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原因的分析,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候是需要不完美的,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勇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照样精彩。故本题答案选A。
9.【答案】A。解析:“即使”一般与“也”搭配,表让步假设,与文意不符,排除B。空格后已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填在此处不合适,排除C。“抑或”意为还是、或者是,明显与文意不相符合,排除D。作者此处是对“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的一种理论进行分析,未形成事实,属于一种假设,故填“倘若”合适,本题答案选A。
10.【答案】A。解析:地壳中所含元素多的前四位是:氧 硅 铝 铁。所以地壳中含量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多的金属元素则要首推铝了。铝占地壳总量的7.7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X射线的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45年出生在德国尼普镇,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开云kaiyun(中国)物理所物理开云kaiyun(中国)教授兼所长,1895年伦琴在这里发现了X射线。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9.14)
--------------------------------------------------------------------------------
http://www.365future.com 2011-9-15 14:29:55 来源: 中国前程网 点击:500次
-
言语理解精练答案:
1.【答案】B。解析:这道题讨论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与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发展的关系,即认识的欲望与教育的关系。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需要侧重于社会要求。欲望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由题干中“求知欲”可知后面第一个空应选“欲望”,教开云kaiyun(中国)是一项活动,教育在广义上包括教开云kaiyun(中国)。所以,第二个空应选“教育”。本题正确答案是B。
2.【答案】A。解析:②句是观点句,应总起全文。话题围绕“与生人交谈”,①句是进一步的解释,④⑤句是例证,证明与生人交谈大脑的思维可以得到锻炼,③句是观点句,由前文可以进一步推出我们应当如何做。
3.【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将“持续状态增长”改为“状态持续增长”。C项“来自”与“慕名而来”同时使用造成赘余,可删除“来自”。D项主客颠倒,应该是“低收入家庭真正受惠于这项住房政策”。
4.【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理解原文中前三句是关键,一句中说明科开云kaiyun(中国)与知识的关系,并强调追求知识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三句出现转折,说一个人必然带有颜色。而后指出“有颜色的力量”,一方面说明研究的态度,同时加入“力量”二字说明是宏观的研究态度,即“价值取向”。
5.【答案】B。解析:题目问的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而B项“不满现状,不接纳自己缺陷产生的痛苦”是结果。
6.【答案】C。解析:席勒的这个童话中,圆经历了不完美——完美——不完美这样一个过程,当它成为一个完美的圆以后,发现自己失去了许多在不圆满时曾得到的美好的东西,于是它毅然地回到了不圆满的状态。这一过程告诉了我们,有时候,人生也需要不完美。故本题答案选C。
7.【答案】C。解析:第②段作者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故事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有瑕疵、有缺陷的,即使是伟人也不例外,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接纳自己的瑕疵,才能有所成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为在沉舟的旁边,成千的船只飞驰而过,在病树的前头,成万的树木在春天里成长;可引申为人的一生,挫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态,正视这些失败与挫折,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C项与文章衔接得当,故答案选C。
8.【答案】A。解析: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生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接着又通过残疾私营企业主、罗斯福、丘吉尔的例子、席勒的童话以及对人们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原因的分析,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候是需要不完美的,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勇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照样精彩。故本题答案选A。
9.【答案】A。解析:“即使”一般与“也”搭配,表让步假设,与文意不符,排除B。空格后已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之所以”填在此处不合适,排除C。“抑或”意为还是、或者是,明显与文意不相符合,排除D。作者此处是对“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的一种理论进行分析,未形成事实,属于一种假设,故填“倘若”合适,本题答案选A。
10.【答案】A。解析:地壳中所含元素多的前四位是:氧 硅 铝 铁。所以地壳中含量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多的金属元素则要首推铝了。铝占地壳总量的7.7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X射线的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45年出生在德国尼普镇,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开云kaiyun(中国)物理所物理开云kaiyun(中国)教授兼所长,1895年伦琴在这里发现了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