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开云kaiyun(中国)习目的与要求:
开云kaiyun(中国)习并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
一、什么是统计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开云kaiyun(中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统计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总体
(二)总体单位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二、指标与标志
(一)指标
(二)标志
(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四)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三、变异与变量
(一)变异
(二)变量
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二、统计的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
1.什么是统计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开云kaiyun(中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统计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基本概念
1.总体 2.总体单位 3.指标 4.标志 5.变异 6.变量 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1.统计的任务 2.统计的工作过程 3.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二章 统计调查
开云kaiyun(中国)习目的与要求:
开云kaiyun(中国)习并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途径。
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一、定期统计报表
二、普查
三、重点调查
四、抽样调查
五、典型调查
六、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
(二)报告法
(三)面谈访问法
(四)邮寄访问法
(五)电话访问法
(六)互联网访问法
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
(一)原始记录
(二)统计台账
(三)企业内部报表
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一)控制登记误差的方法
(二)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的要求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2.调查单位 3.报告单位 4. 调查项目 5. 调查表 6. 调查时间 7. 调查期限 8.调查的组织计划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
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 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报告法 3.面谈访问法 4.邮寄访问法 5.电话访问法 6.互联网访问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1.统计调查误差 2.登记误差 3.代表性误差 4.登记误差的控制 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开云kaiyun(中国)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及其基本编制规则。
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方法
(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二)统计分组方法
四、统计分组体系
(一)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二)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
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
(一)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二)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一)列表法
(二)图示法
五、正态分布
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一、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三、统计表的分类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1.统计整理的概念 2.统计整理的意义 3.统计整理的内容 4.统计整理的方法
第二节 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的作用 3.统计分组的方法 4.统计分组体系 5.简单分组 6.平行分组体系 7.复合分组 8.复合分组体系 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1.次数分布 2.分配数列 3.品质数列 4.变量数列 5.组距 6.组限 7.等距数列 8.异距数列 9.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计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
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
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2.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
第五节 统计表
1.统计表 2.统计表的作用 3.统计表的构成 4.统计表的内容 5.统计表的分类 6.统计表的编制
第四章 统计指标
开云kaiyun(中国)习目的与要求:
开云kaiyun(中国)习并掌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方法。
开云kaiyun(中国)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涵义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四、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二)价值单位
(三)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第三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
(三)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