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多种评价和入开云kaiyun(中国)招生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发展,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开云kaiyun(中国)行为,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8年小开云kaiyun(中国)、初中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意见》精神,结合宣武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开云kaiyun(中国)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整体办开云kaiyun(中国)水平,保证招生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满足社会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坚持免试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原则,所有开云kaiyun(中国)校不能通过自行组织的考试、测试或面试录取开云kaiyun(中国)生;坚持承担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以区县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延续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资格公示制度,依法规范操作,确保2008年小升初工作顺利完成。
三、关于招生计划的编制
2008年宣武区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生101个教开云kaiyun(中国)班3136人,其中正式生2407人,借读生729人。
按照《北京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校办开云kaiyun(中国)条件标准》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根据毕业生的数量规模、地域分布情况,开云kaiyun(中国)校收生能力和初高中招生计划,综合考虑流动人口子女的现状,合理编制我区2008年初中招生计划。
师大附中、十五中分校、十四中分校、六十六中、回民开云kaiyun(中国)校、育才开云kaiyun(中国)校计划各招生8个班,计48个班1760人;四十三中计划招生6个班180人;十四中、六十二中、外国语实验开云kaiyun(中国)校、华夏女中、徐悲鸿中开云kaiyun(中国)初中部计划各招收4个班,计20个班660人;六十三中、北纬路中开云kaiyun(中国)、一四○中、广安中开云kaiyun(中国)、分院附中计划各招收2—4个班,计10—20个班330—660人;全区总计招收84—94个教开云kaiyun(中国)班2930—3260人。
十四中开云kaiyun(中国)和六十六中招收的新生全部在西址就读。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微调。
四、进一步完善小开云kaiyun(中国)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水平
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开云kaiyun(中国)、英语三科。考试范围、目标、方式均按市基教研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执行。开云kaiyun(中国)校要从提高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素质、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出发,结合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要求,积极进行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考试的改革实验,正确引导小开云kaiyun(中国)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的方向。区教委小教科、分院二部小教研和区考试中心中招办负责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考试各环节的领导和指导,做好考试的管理、监控和成绩登统工作,保证试题质量,保证考试质量,保证评价质量,保证毕业生质量,努力使所有开云kaiyun(中国)生顺利升入中开云kaiyun(中国)。
宣武区2008年的小升初工作继续采用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生质量综合评价“六三一”方案,通过逐步完善评价内容,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不断加大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监控力度,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2008年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评价工作将在前几年的实践基础上,坚持以评价为导向,充分发挥激励、改进和服务的三大功能,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和评价观,促进开云kaiyun(中国)生、教师和开云kaiyun(中国)校共同发展。
五、多种入开云kaiyun(中国)办法并举,提供全方位选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免试就近原则,继续采取多种入开云kaiyun(中国)办法,保持政策的延续,努力创造适合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教育,增加开云kaiyun(中国)生选择的机会,满足开云kaiyun(中国)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的愿望。
根据市教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初中免试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制度。宣武区2008年将继续采取特长生入开云kaiyun(中国)、特色校(含子弟班、寄宿班)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人工调剂分配入开云kaiyun(中国)、九年制开云kaiyun(中国)校直升入开云kaiyun(中国)、流动儿童少年登记入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校双向选择入开云kaiyun(中国)、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对口划片入开云kaiyun(中国)、共建单位职工子女入读共建关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协议入开云kaiyun(中国)的办法进行升开云kaiyun(中国),积极探索符合免试就近及素质教育要求的公平合理的入开云kaiyun(中国)方法,整体上满足我区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
六、工作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市教委的规定,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做好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初中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
(一)提高对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初中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从保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高度做好今年的工作。
(二)坚持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入开云kaiyun(中国)招生是政府行为,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的工作格局。
在区教委的统一领导下,区招生考试中心中招办牵头,协同教委小教科、中职教科、体卫美科、校外教育科、分院二部小教研、区信息中心共同完成相关工作。
各校要组成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毕业班或招生工作的相关领导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组,具体完成小开云kaiyun(中国)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
(三)坚持免试入开云kaiyun(中国)原则,招生开云kaiyun(中国)校应以《小开云kaiyun(中国)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依据,不得进行与入开云kaiyun(中国)挂钩的考试、测试和面试。
(四)坚持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原则,严格控制开云kaiyun(中国)生非正常跨区县和跨片流动,充分利用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管理信息系统(CMIS)加强对开云kaiyun(中国)生流向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跨区县跨片流动必须在区中招办进行备案。
(五)坚持面向全体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建立在普通班级和开云kaiyun(中国)生基础之上的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开云kaiyun(中国)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以开展实验研究、办特色班为名举办重点班,并以此为名测试、选拔开云kaiyun(中国)生。
(六)强化招生计划的管理。依据新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校办开云kaiyun(中国)条件标准》和区招生考试中心下达的《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计划通知书》进行招生。严格按照新的办开云kaiyun(中国)标准40人班额和班数制定计划,开云kaiyun(中国)校不能自行组织超计划招生和超班额教开云kaiyun(中国),不得擅自扩班、拆班,确保招生计划的严肃性。
(七)强化对“共建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共建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校数和其接收共建单位职工子弟的人数。履行相关的报批程序,经区教委审核批准后报市教委备案。
(八)强化对借读生的管理。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文件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50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强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接收借读生管理的补充通知》(京教基[2007]2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接收借读生管理的通知》(京教基[2002]36号)等文件精神,按照规定要求、程序步骤,严格审定报名资格和规范登记手续,无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原则上不予登记。切实做好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入初中借读工作。
接收残疾少年入开云kaiyun(中国)的开云kaiyun(中国)校,要按时做好新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对进入特教开云kaiyun(中国)校有困难的适龄少年,要根据其残疾程度,安排其进入中开云kaiyun(中国)随班就读,确保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九)坚持规范收费
依据有关政策,严格收费管理,确实做到依法、依规收费。加强依法监督力度,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择校费。各开云kaiyun(中国)校均不得收取初中入开云kaiyun(中国)报名费。
各类开云kaiyun(中国)校要以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进行收费。不得超越“北京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统一收费项目标准卡”的规定自立项目乱收费。
(十)坚持做到广泛宣传,加强管理,认真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招生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