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市中考招生各项准备工作围绕“科开云kaiyun(中国)调整、平稳过渡、妥善决策、积极创新、规范操作”的基本原则积极展开。针对2011年的新举措,以充分体现落实公平、公正原则和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通过招生考试的杠杆作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为做好2011年中招工作,市招考办根据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要求从去年中招工作结束后即开始积极准备。多次组织不同层次开云kaiyun(中国)校、各区招生考试部门负责人和教师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等级制和分数制对应关系、数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论证;结合2011年即将进一步推进的网上报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广州、西安和成都三城市中考网上报名组织工作进行了调研考察,提出了2011年中招工作初步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各区分管局长座谈会和市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经市教育局行政办公会讨论并通过并报市政府同意,形成2011年中招工作意见。
2011年中招改革的新举措主要体现在:开云kaiyun(中国)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改变后的配套政策、优录项目调整和进一步推进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工作三个方面。
一、开云kaiyun(中国)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改变后的配套政策:
1、招生开云kaiyun(中国)校在录取“三限生”时,其录取线不得低于开云kaiyun(中国)校指令录取线下30分。其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录取“三限生”时,低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
2、分配生候选考生在其所报考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指令录取线下40分内录取,低不得低于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录取资格线。同时,分配生比例由原来指令性计划的30%增加到35%。
3、示范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低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低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下30分。
4、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开云kaiyun(中国)招收体育生,按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的80%确定低控制分数线,作为指令计划录取。
二、优录项目的调整:
1、取消部分优录项目:“艺术小人才一等奖”和“侨眷高知子女”。
2、调整部分优录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初中应届毕业年级被评为“女生优胜奖”由过去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创新实践行活动”由过去的一、二等奖(共500名)加10分、5分,调整为只设一个等级的奖项(共200名)加5分。同时将“创新实践行活动”中原有的“科技小人才”单独拿出来设立一个优录项目,加5分。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市外农村独生女、双女绝育户女孩享受中考加5分的优录政策。
三、网上报名填报志愿:
在前两年中心城区实施网上报名填报志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将进一步推进我市中考网上报名。由于我市各区,特别是远城区发展不平衡,2011年中考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分三种方式进行。中心城区实行完全意义上的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即不再下载打印纸介质确认表,志愿信息直接在网上确认,这种方式具有直观便捷和减少人为干扰,尊重考生选择意愿的优点,可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这也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招生考试,提高工作效率重要举措。部分新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新洲区)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但不进行网上确认,直接打印纸质确认表。其它新城区(汉南区、江夏区、黄陂区)由于硬件达不到网上报名的要求,报名志愿信息仍然实施纸介质填报。
为做好2011年中招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工作,市招考办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中考报名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招政策的调整以及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加大培训力度。市招考办和各区招考办将组织全市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培训,进行政策宣讲和网报流程讲解,让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班主任、教师明确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完善网报系统,优化操作界面,大程度方便服务考生,在关键的操作步骤附有提示和说明,详细记录考生登录网报系统的时间、次数、修改内容、IP地址等,以备查询;为充分尊重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在报名规定时间内可以随时查看和修改志愿信息,报名截止后仍然可以登录查看但不能修改;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签字确认,志愿信息和其它信息真实有效,同时家长(或监护人)也必须签字确认;安排充足时间让考生上网查看自己的志愿信息与自己录入的信息是否一致;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申诉渠道;由监察部门下发有关规范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秩序的文件约束有关人员,不得干扰考生填报志愿。在网报过程中,对违规人员一经查实,严格按规定处理。
有关政策的详细内容见《市教育局关于2011年高中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武教[2011]1号)。
为做好2011年中招工作,市招考办根据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要求从去年中招工作结束后即开始积极准备。多次组织不同层次开云kaiyun(中国)校、各区招生考试部门负责人和教师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等级制和分数制对应关系、数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论证;结合2011年即将进一步推进的网上报名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广州、西安和成都三城市中考网上报名组织工作进行了调研考察,提出了2011年中招工作初步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各区分管局长座谈会和市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经市教育局行政办公会讨论并通过并报市政府同意,形成2011年中招工作意见。
2011年中招改革的新举措主要体现在:开云kaiyun(中国)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改变后的配套政策、优录项目调整和进一步推进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工作三个方面。
一、开云kaiyun(中国)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改变后的配套政策:
1、招生开云kaiyun(中国)校在录取“三限生”时,其录取线不得低于开云kaiyun(中国)校指令录取线下30分。其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录取“三限生”时,低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
2、分配生候选考生在其所报考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指令录取线下40分内录取,低不得低于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录取资格线。同时,分配生比例由原来指令性计划的30%增加到35%。
3、示范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低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体艺特长生的低分数不得低于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下30分。
4、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开云kaiyun(中国)招收体育生,按一般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的80%确定低控制分数线,作为指令计划录取。
二、优录项目的调整:
1、取消部分优录项目:“艺术小人才一等奖”和“侨眷高知子女”。
2、调整部分优录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初中应届毕业年级被评为“女生优胜奖”由过去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创新实践行活动”由过去的一、二等奖(共500名)加10分、5分,调整为只设一个等级的奖项(共200名)加5分。同时将“创新实践行活动”中原有的“科技小人才”单独拿出来设立一个优录项目,加5分。武汉市流动人口中市外农村独生女、双女绝育户女孩享受中考加5分的优录政策。
三、网上报名填报志愿:
在前两年中心城区实施网上报名填报志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将进一步推进我市中考网上报名。由于我市各区,特别是远城区发展不平衡,2011年中考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分三种方式进行。中心城区实行完全意义上的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即不再下载打印纸介质确认表,志愿信息直接在网上确认,这种方式具有直观便捷和减少人为干扰,尊重考生选择意愿的优点,可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这也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招生考试,提高工作效率重要举措。部分新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新洲区)实行网上填报志愿,但不进行网上确认,直接打印纸质确认表。其它新城区(汉南区、江夏区、黄陂区)由于硬件达不到网上报名的要求,报名志愿信息仍然实施纸介质填报。
为做好2011年中招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工作,市招考办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中考报名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招政策的调整以及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加大培训力度。市招考办和各区招考办将组织全市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培训,进行政策宣讲和网报流程讲解,让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班主任、教师明确网上报名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完善网报系统,优化操作界面,大程度方便服务考生,在关键的操作步骤附有提示和说明,详细记录考生登录网报系统的时间、次数、修改内容、IP地址等,以备查询;为充分尊重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在报名规定时间内可以随时查看和修改志愿信息,报名截止后仍然可以登录查看但不能修改;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签字确认,志愿信息和其它信息真实有效,同时家长(或监护人)也必须签字确认;安排充足时间让考生上网查看自己的志愿信息与自己录入的信息是否一致;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申诉渠道;由监察部门下发有关规范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秩序的文件约束有关人员,不得干扰考生填报志愿。在网报过程中,对违规人员一经查实,严格按规定处理。
有关政策的详细内容见《市教育局关于2011年高中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武教[2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