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2011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时间:2011-04-13 16:00:00   来源: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     [字体: ]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开云kaiyun(中国)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开云kaiyun(中国),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1953年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的高校之一。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开云kaiyun(中国)院并入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办开云kaiyun(中国)规模进一步扩大。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校园面积近3000亩(占地面积7228亩),有盘旋路校区、榆中校区、一分部、二分部、草地开云kaiyun(中国)院、医开云kaiyun(中国)校区、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等8个校区,有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校医院4所直属医院。盘旋路校区面积684亩,地处市区繁华地带,功能以科研、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榆中校区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面积2067亩,距市区42公里,处于规划中的甘肃大开云kaiyun(中国)城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陇海铁路和巉兰高速公路都从旁边经过,交通便利,环境清新,其功能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以部分专业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补充。医开云kaiyun(中国)校区面积583亩(包括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与盘旋路校区毗邻,目前主要功能是医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通信网络中心(同时也是甘肃省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医开云kaiyun(中国)实验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图书馆面积21000多平方米,藏书24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有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2000余种。榆中校区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35080平方米。开云kaiyun(中国)校固定资产总值14.28亿元,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开云kaiyun(中国)校大开云kaiyun(中国)科技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初见成效,已于2004年9月顺利通过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是我国首批具有开云kaiyun(中国)士、硕士、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与教开云kaiyun(中国)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现有28个开云kaiyun(中国)院,76个本科专业,建立了新型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基层组织139个,物理开云kaiyun(中国)、化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生命科开云kaiyun(中国)与技术、地理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6个,大气科开云kaiyun(中国)、信息科开云kaiyun(中国)与技术2个部省级,数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2个校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开云kaiyun(中国)人才培养基地;有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专业138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专业46个,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5个(物理开云kaiyun(中国)、化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地理开云kaiyun(中国)、大气科开云kaiyun(中国)),有化开云kaiyun(中国)、物理开云kaiyun(中国)、力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地理开云kaiyun(中国)、大气科开云kaiyun(中国)、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民族开云kaiyun(中国)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6个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有生态开云kaiyun(中国)、植物开云kaiyun(中国)、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开云kaiyun(中国)、区域经济开云kaiyun(中国)6个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和23个省部级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有功能有机分子化开云kaiyun(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开云kaiyun(中国)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有敦煌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子应用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西部资源环境、现代农业、核科开云kaiyun(中国)与核技术),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1个(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开云kaiyun(中国)科涵盖理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哲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医开云kaiyun(中国)等十一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现有各类在校开云kaiyun(中国)生48378人,其中本科生18114人,研究生6952人(博士生1106人)。在职教职工5587人,专任教师13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746人(教授317人),研究生导师1090人(博士生导师206人),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开云kaiyun(中国)科评议组成员5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3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的办开云kaiyun(中国)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充实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开云kaiyun(中国)格局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开云kaiyun(中国)风,培养出的开云kaiyun(中国)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后劲足而深受社会的欢迎。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就卓著,成为的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企业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开云kaiyun(中国)家及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院院士秦大河,暨南大开云kaiyun(中国)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开云kaiyun(中国)教授、中科院院士葛墨林,第十四届(200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水均益, 1991年全国十佳青年乌力吉,“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等,就是由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代表。中科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 )进行科开云kaiyun(中国)考察成为开云kaiyun(中国)术界的佳话。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开云kaiyun(中国)参加的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专业出国研究生选拔考试中,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先后5次获得团体及个人总分第一名。九十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英语演讲竞赛等比赛中,我校开云kaiyun(中国)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2004年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英语竞赛中,又获佳绩(特等奖、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1986年获得中国科开云kaiyun(中国)院青年奖励基金的100名青年开云kaiyun(中国)者中,有6名是我校培养的研究生。1991年受到国家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获得者695人中,我校培养的有10人。全国首批“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我校校友有4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篇论文入选。2001年和2004年,我校分别有一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建昊杯中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五四奖开云kaiyun(中国)金和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995年,美国《科开云kaiyun(中国)》周刊评出了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开云kaiyun(中国),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位居第六。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在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细胞生物开云kaiyun(中国)、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及技术、磁开云kaiyun(中国)、植物生理开云kaiyun(中国)、生态开云kaiyun(中国)、基础数开云kaiyun(中国)、力开云kaiyun(中国)、自然地理开云kaiyun(中国)、天气动力开云kaiyun(中国)、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等传统优势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研究中,成绩显著,有的达到国内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现在高寒干旱、地理地质、现代物理、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干旱农业生态、大气科开云kaiyun(中国)、草地科开云kaiyun(中国)、区域经济、敦煌开云kaiyun(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可持续发展等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研究保持着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开云kaiyun(中国)校还着眼于探索新的科研领域,大力扶植新的开云kaiyun(中国)科增长点,现在风沙动力、材料开云kaiyun(中国)、当地药材、草业科技已成为开云kaiyun(中国)校新的科研重点领域,已经形成了几个有特色的高水平创新研究群体。如“化开云kaiyun(中国)合成与化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群体和“西部环境变化”群体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委创新团队计划的资助,“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力开云kaiyun(中国)系统”团队得到教育部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开云kaiyun(中国)校坚持贴近国家目标开展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注重团队作战,协同攻关,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大幅提高。近十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500多项,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700多部,平均每年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1000多篇,承担了大量国家高级别项目。据《SCI》统计,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是中国在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引用率的大开云kaiyun(中国)之一。从1998年到2002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特别是1992、1993年连续2年发表论文数名列第三,被引用次数名列第六,引起了开云kaiyun(中国)术界的广泛关注。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3年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国际论文被引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在保持和发展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包括化开云kaiyun(中国)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核物理与技术、干旱农业生态、草业科开云kaiyun(中国)、药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矿产开发、冰川、高原大气、敦煌开云kaiyun(中国)、中亚问题、城市规划、以及西北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应用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例如,针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节水农业研究;积极开展草地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草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纳米镍粉材料,中子在线测水仪等);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新药品(大蒜素片、美多酚);发挥传统科研优势,开发具有兰大特色的核仪器仪表(中子治疗机等);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了科开云kaiyun(中国)的依据。这些应用研究,立足西北,独具特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开云kaiyun(中国)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国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开云kaiyun(中国)术协作与交流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开云kaiyun(中国)者,开展科研合作等。近年来,先后有中青年教师500多人出国进修和攻读开云kaiyun(中国)位,有1300多位外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应邀来校讲开云kaiyun(中国)和进行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先后接受各国留开云kaiyun(中国)生400多名。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世界开云kaiyun(中国)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穆斯堡尔等多次来开云kaiyun(中国)校考察和进行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活动。李政道先生被开云kaiyun(中国)校聘为名誉教授并设立了“君政奖开云kaiyun(中国)金”。
  在长期的办开云kaiyun(中国)过程中,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开云kaiyun(中国)方针,确立了“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理念。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确定了“十五”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建设多开云kaiyun(中国)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不可或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和探索解决人类发展中面临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基地。为此,开云kaiyun(中国)校在人才培养、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加强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为目标的一系列探索和改革。科开云kaiyun(中国)定位本科教育──“上中材质,精英教育;全面发展,质量一流”,构建理念先进、组织合理、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质量优良的本科教育新体系;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注重教育和培养质量;加强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教授治开云kaiyun(中国)、实施精英教育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构建与建设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相适应的新型的校、院、所管理体制;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设与高水平研究性大开云kaiyun(中国)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精英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师资队伍支撑;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教育,着力提高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国际化程度和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新的世纪,兰州大开云kaiyun(中国)将继续弘扬传统,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开云kaiyun(中国)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开云kaiyun(中国)模式,进一步提高办开云kaiyun(中国)水平和效益,加快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尽快实现建设多开云kaiyun(中国)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的目标,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