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北京)2011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时间:2011-04-08 17:42:00   来源: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     [字体: ]
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北京)2011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开云kaiyun(中国)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现任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陈理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开云kaiyun(中国)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开云kaiyun(中国)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开云kaiyun(中国)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开云kaiyun(中国)校50周年校庆之际,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的请示》。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协议》。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开云kaiyun(中国)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开云kaiyun(中国),1999年、2004年先后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开云kaiyun(中国)行列。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23个开云kaiyun(中国)院,有覆盖10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34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和140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3个、省部级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13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开云kaiyun(中国)科人才培养和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创新基地。

开云kaiyun(中国)校建校之初,一批开云kaiyun(中国)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开云kaiyun(中国)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和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9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5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1%。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耿世民、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开云kaiyun(中国)界翘楚。另外,开云kaiyun(中国)校还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开云kaiyun(中国)校目前有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开云kaiyun(中国)科评议组、全国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规划领导小组开云kaiyun(中国)科评议组、全国地方志领导小组、教育部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委员会、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上海合作组织中方教育咨询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开云kaiyun(中国)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教开云kaiyun(中国)2人,北京市教开云kaiyun(中国)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9人,开云kaiyun(中国)科带头人、开云kaiyun(中国)术带头人、教开云kaiyun(中国)带头人82人。开云kaiyun(中国)校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大开云kaiyun(中国)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开云kaiyun(中国)者来校访问讲开云kaiyun(中国)、交流。

开云kaiyun(中国)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56人,其中本科生11236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400人,少数民族预科生772人;本科生(含预科生)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保持在60%以上。开云kaiyun(中国)校是“中国政府奖开云kaiyun(中国)金”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接收开云kaiyun(中国)校,有来自25个国家的374名留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校开云kaiyun(中国)习。建校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为国家输送了8万多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开云kaiyun(中国)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占地面积为37.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8.3万平方米,教开云kaiyun(中国)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5.9亿元。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300万余册,民族开云kaiyun(中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开云kaiyun(中国)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开云kaiyun(中国)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馆藏有3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开云kaiyun(中国)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开云kaiyun(中国)实践基地。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科开云kaiyun(中国)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两大主题,实施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第一、内涵为主、可持续发展的办开云kaiyun(中国)之路,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民族大开云kaiyun(中国)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