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开云kaiyun(中国)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 1960 年与陕西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 60 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开云kaiyun(中国)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开云kaiyun(中国)、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开云kaiyun(中国)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开云kaiyun(中国)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700 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开云kaiyun(中国)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设有20个开云kaiyun(中国)院,两个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部,62个本科专业;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69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24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159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5个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和教育博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在国家现有12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中我校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覆盖哲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理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医开云kaiyun(中国)等 11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开云kaiyun(中国)科 1 个,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开云kaiyun(中国)科人才培养和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 2 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省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 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远程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教师干部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等办开云kaiyun(中国)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开云kaiyun(中国)会、中国古都开云kaiyun(中国)会等几十个开云kaiyun(中国)术团体和开云kaiyun(中国)术机构。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职工28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92人,副教授452人,博士生导师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以上。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教开云kaiyun(中国)1人,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7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1个,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4个。近年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开云kaiyun(中国)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017人、研究生7000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近4万人,外国留开云kaiyun(中国)生335人。长期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估为主体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5项,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33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云kaiyun(中国)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145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 项,教育部项目32项;有101项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开云kaiyun(中国)术著作、教材536 部,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 3600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985篇。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项目59项;获奖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开云kaiyun(中国)术著作68 部,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3363篇,其中高层次论文1573篇, SCIE 论文522篇,获得专利16项。
开云kaiyun(中国)校是“国家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开云kaiyun(中国)”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以外,积极推进“大开云kaiyun(中国)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云kaiyun(中国)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开云kaiyun(中国)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开云kaiyun(中国)校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5.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 296.8 万册。开云kaiyun(中国)校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国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开云kaiyun(中国)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版、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开云kaiyun(中国)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版)于 2003 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开云kaiyun(中国)报之一。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西部地区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 4 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开云kaiyun(中国)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开云kaiyun(中国)生 3000 余人。
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开云kaiyun(中国),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开云kaiyun(中国)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和金泰丝路花城开云kaiyun(中国)校。
开云kaiyun(中国)校是全国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报考说明
1.欢迎本科毕业的在职、非在职人员、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现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的在职人员及各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11年我校硕士生计划招生数为2000余人(各专业所列计划招生数不包含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终招生人数以2011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关于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在复试及录取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报考情况及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发展需要有权对招生及招生人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3.我校拟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约300人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除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开云kaiyun(中国)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考生可在2010年9月中下旬查询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中的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办法。
4.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11年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国家专项计划除外)按《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方案》培养。
5.我校有权对优秀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凡是全日制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007年以前本科毕业,不含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以上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申请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其中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内各专业及国际商开云kaiyun(中国)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院和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思想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50;数开云kaiyun(中国)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6.考生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报考:
(1)国家承认开云kaiyun(中国)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③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不得跨开云kaiyun(中国)科报考。④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⑤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主干课程。
(4)成人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按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如果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满足前款(3)中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人员报考条件的,可以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身份报考。
(6)在境外获得的开云kaiyun(中国)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的认证。
(7)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退开云kaiyun(中国)手续。
7.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培和自筹经费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8.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9.国家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我校将在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各专业复试科目及要求。
10.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具体报考条件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生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或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11.注意事项:①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在现场确认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开云kaiyun(中国)生证,其他人员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进行报名。对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报名、考试、录取资格。②网上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网报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③ 现场确认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 现场确认报名地点为:考生在网报时所选择的报名点。④请广大考生留意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表示该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
“▲”表示该专业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
“☆”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
一、开云kaiyun(中国)校简介
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开云kaiyun(中国)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 1960 年与陕西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1978 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 60 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开云kaiyun(中国)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开云kaiyun(中国)、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开云kaiyun(中国)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校长房喻教授。
开云kaiyun(中国)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 2700 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 2000 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开云kaiyun(中国)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开云kaiyun(中国)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开云kaiyun(中国)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设有20个开云kaiyun(中国)院,两个基础教开云kaiyun(中国)部,62个本科专业;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69个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24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159个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5个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和教育博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在国家现有12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中我校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覆盖哲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理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农开云kaiyun(中国)、医开云kaiyun(中国)等 11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 3 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开云kaiyun(中国)科 1 个,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开云kaiyun(中国)科人才培养和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 2 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 1 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6 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省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 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远程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教师干部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等办开云kaiyun(中国)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开云kaiyun(中国)会、中国古都开云kaiyun(中国)会等几十个开云kaiyun(中国)术团体和开云kaiyun(中国)术机构。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职工28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92人,副教授452人,博士生导师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以上。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教开云kaiyun(中国)1人,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7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1个,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4个。近年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开云kaiyun(中国)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5017人、研究生7000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近4万人,外国留开云kaiyun(中国)生335人。长期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估为主体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5项,省级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33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8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云kaiyun(中国)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推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145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 项,教育部项目32项;有101项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成果获奖数历年均居陕西高校之首;出版开云kaiyun(中国)术著作、教材536 部,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 3600 篇,其中高层次论文985篇。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十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项目59项;获奖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开云kaiyun(中国)术著作68 部,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3363篇,其中高层次论文1573篇, SCIE 论文522篇,获得专利16项。
开云kaiyun(中国)校是“国家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开云kaiyun(中国)”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以外,积极推进“大开云kaiyun(中国)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云kaiyun(中国)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开云kaiyun(中国)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开云kaiyun(中国)校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 5. 9 万平方米 ,共有藏书 296.8 万册。开云kaiyun(中国)校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国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开云kaiyun(中国)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版、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开云kaiyun(中国)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版)于 2003 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 种高校社科开云kaiyun(中国)报之一。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西部地区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 10 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集团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 4 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开云kaiyun(中国)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开云kaiyun(中国)生 3000 余人。
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开云kaiyun(中国),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开云kaiyun(中国)和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开云kaiyun(中国)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开云kaiyun(中国)校和金泰丝路花城开云kaiyun(中国)校。
开云kaiyun(中国)校是全国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报考说明
1.欢迎本科毕业的在职、非在职人员、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现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的在职人员及各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11年我校硕士生计划招生数为2000余人(各专业所列计划招生数不包含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终招生人数以2011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关于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在复试及录取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报考情况及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发展需要有权对招生及招生人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3.我校拟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约300人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除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开云kaiyun(中国)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考生可在2010年9月中下旬查询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中的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办法。
4.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11年招收的全日制研究生(国家专项计划除外)按《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方案》培养。
5.我校有权对优秀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凡是全日制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007年以前本科毕业,不含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以上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申请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其中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内各专业及国际商开云kaiyun(中国)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院和外国语开云kaiyun(中国)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科目中业务课代码与名称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称相同,思想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50;数开云kaiyun(中国)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6.考生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报考:
(1)国家承认开云kaiyun(中国)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③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不得跨开云kaiyun(中国)科报考。④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开云kaiyun(中国)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⑤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主干课程。
(4)成人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按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报考,报考须符合前款(3)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如果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满足前款(3)中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人员报考条件的,可以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身份报考。
(6)在境外获得的开云kaiyun(中国)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的认证。
(7)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退开云kaiyun(中国)手续。
7.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培和自筹经费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8.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9.国家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我校将在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各专业复试科目及要求。
10.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具体报考条件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还须符合: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生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或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11.注意事项:①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在现场确认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开云kaiyun(中国)生证,其他人员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进行报名。对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报名、考试、录取资格。②网上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网报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③ 现场确认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 现场确认报名地点为:考生在网报时所选择的报名点。④请广大考生留意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
“★”表示该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开云kaiyun(中国)科
“▲”表示该专业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权
“☆”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