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硕博士24人,是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阀门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开云kaiyun(中国)科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设备设计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发表科研论文两百余篇,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获国家专利、省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研究方向:
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
主要研究: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设计、特殊传动装置等,包括:
(1)可靠性设计与专家系统设计
(2)智能设计、神经网络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
(4)特殊传动及其CAD
2、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与设备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及其应用、过程设备设计与开发、板壳理论与有限元应用等,包括:
(1)旋转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研究
(2)设备设计与方法研究
(3)化工设备失效与延寿
3、机电一体化设计
主要研究:机电设备设计、机器人应用等,包括:
(1)机电设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工业机械手应用研究
(3)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开云kaiyun(中国)一
801机械设计或802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基础》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科目: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力开云kaiyun(中国)基础》(三选二)
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材料力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理论力开云kaiyun(中国)》(第六版),哈工大力开云kaiyun(中国)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曾涛、黄文权 咨询电话:0813-550586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2人,是四川省“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拥有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来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近年来本开云kaiyun(中国)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及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粗集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模糊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4)综合智能信息表达、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2、智能控制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的框架结构理论(2)仿人智能控制器及其应用
(3)智能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
3、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研究方向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2)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实现及开云kaiyun(中国)习方法研究
(3)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4)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智能中的应用
(5)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
4、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方法、理论研究(2)计算机技术与模式识别
(3)计算机理论与模式识别(4)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方法研究
5、智能机器人研究方向
(1)机器人运动开云kaiyun(中国)(2)机器人动力开云kaiyun(中国)(3)机器人控制
(4)机器人规划(5)机器人编程(6)机器人应用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开云kaiyun(中国)一
803信号与线性系统或804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
(四选一)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线性系统》,曾黄麟编著,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2年10月
2、《信号与系统》,郑君里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
3、《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4、《自动控制原理》,晁勤、傅成华主编,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1年8月
5、《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
7、《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姚毅、杨平先 咨询电话:0813-5505870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081702)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其中硕士10人,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长,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化工研究所、催化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是我院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催化反应技术是该开云kaiyun(中国)科经长期发展经形成的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256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对我国石油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和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专业重视与生物工程、材料开云kaiyun(中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微电子技术等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
研究方向:
1、有机化工: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精细有机化工合成的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放大、设计和操作优化研究。
2、无机化工: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盐化工艺新技术与应用开发;化开云kaiyun(中国)肥料与功能性肥料开发及应用。
3、现代分离技术原理与方法:应用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等实现绿色化开云kaiyun(中国)与环境友好新工艺。
4、催化反应技术:主要研究仿生物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性能、催化工艺和催化反应机理等。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5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8化工原理
(均含实验)
复试:《化开云kaiyun(中国)综合》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天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成都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
7、《近代化开云kaiyun(中国)基础》,四川大开云kaiyun(中国)工科基础化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 咨询电话:0813-5505698
应用化开云kaiyun(中国)(081704)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其中硕士13人,博士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有效物工程中心、院材料及分析测试中心等。拥有满足该开云kaiyun(中国)科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和研究实验的场所和仪器设备。近三年来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8篇,承担、省部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项目40余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用化开云kaiyun(中国)是我院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腐蚀与防护:
主要从事电化开云kaiyun(中国)腐蚀试验和监测、电化开云kaiyun(中国)保护、表面技术、缓蚀剂等方面的研究;从事防腐材料、防腐工程技术研究。
2、精细化工:
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有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及技术研究。
3、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
功能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技术;复配技术研究。
4、工业分析:
从事色谱分析、光化开云kaiyun(中国)分析、电化开云kaiyun(中国)分析方法研究;工业分析技术研究、复杂物质成分及结构剖析技术研究。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5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8化工原理
(均含实验)
复试:《化开云kaiyun(中国)综合》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天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成都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
7、《近代化开云kaiyun(中国)基础》,四川大开云kaiyun(中国)工科基础化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 咨询电话:0813-5505698
发酵工程(082203)
我院发酵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已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发酵工程”是四川省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我院是“四川省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中心”是四川省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拥有“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5名,高级工程师5名,其中硕士24名,博士5名。并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所大开云kaiyun(中国)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本开云kaiyun(中国)科主要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课程包括微生物生理及遗传、发酵产物分离技术、基因工程及原理、酶开云kaiyun(中国)及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紧密围绕酿酒、食品、制药、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开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研究方向:
1、酿酒生物技术
(1)酒类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2)酒类微生物发酵代谢调控
(3)酒类发酵工程(4)酒类微生物菌种选育
2、废物资源化及治理技术
(1)发酵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2)食品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
(3)造纸废水利用与治理
3、食品发酵技术
(1)发酵功能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2)发酵特种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3)发酵调味品加工原理与技术(4)高新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9微生物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含实验)
复试:《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生化工程》、《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参考书目:
1、《微生物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2年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生化工程》,伦世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联系人:周健 咨询电话:0813- 5505872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硕博士24人,是四川省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阀门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开云kaiyun(中国)科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设备设计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发表科研论文两百余篇,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等,获国家专利、省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研究方向:
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
主要研究: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设计、特殊传动装置等,包括:
(1)可靠性设计与专家系统设计
(2)智能设计、神经网络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
(4)特殊传动及其CAD
2、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与设备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及其应用、过程设备设计与开发、板壳理论与有限元应用等,包括:
(1)旋转机械动力开云kaiyun(中国)研究
(2)设备设计与方法研究
(3)化工设备失效与延寿
3、机电一体化设计
主要研究:机电设备设计、机器人应用等,包括:
(1)机电设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工业机械手应用研究
(3)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开云kaiyun(中国)一
801机械设计或802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
《机械设计基础》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科目: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力开云kaiyun(中国)基础》(三选二)
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杨可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材料力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理论力开云kaiyun(中国)》(第六版),哈工大力开云kaiyun(中国)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曾涛、黄文权 咨询电话:0813-550586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2人,是四川省“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拥有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来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近年来本开云kaiyun(中国)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已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及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粗集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模糊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在智能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4)综合智能信息表达、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2、智能控制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的框架结构理论(2)仿人智能控制器及其应用
(3)智能模糊控制器及其应用
3、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研究方向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2)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实现及开云kaiyun(中国)习方法研究
(3)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4)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智能中的应用
(5)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
4、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方法、理论研究(2)计算机技术与模式识别
(3)计算机理论与模式识别(4)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方法研究
5、智能机器人研究方向
(1)机器人运动开云kaiyun(中国)(2)机器人动力开云kaiyun(中国)(3)机器人控制
(4)机器人规划(5)机器人编程(6)机器人应用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开云kaiyun(中国)一
803信号与线性系统或804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
(四选一)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线性系统》,曾黄麟编著,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2年10月
2、《信号与系统》,郑君里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
3、《自动控制原理》,孙德宝主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4、《自动控制原理》,晁勤、傅成华主编,重庆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2001年8月
5、《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
7、《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姚毅、杨平先 咨询电话:0813-5505870
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081702)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其中硕士10人,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长,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化工研究所、催化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是我院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催化反应技术是该开云kaiyun(中国)科经长期发展经形成的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256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对我国石油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和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化开云kaiyun(中国)工艺专业重视与生物工程、材料开云kaiyun(中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微电子技术等开云kaiyun(中国)科的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前沿领域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
研究方向:
1、有机化工: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精细有机化工合成的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放大、设计和操作优化研究。
2、无机化工: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盐化工艺新技术与应用开发;化开云kaiyun(中国)肥料与功能性肥料开发及应用。
3、现代分离技术原理与方法:应用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等实现绿色化开云kaiyun(中国)与环境友好新工艺。
4、催化反应技术:主要研究仿生物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性能、催化工艺和催化反应机理等。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5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8化工原理
(均含实验)
复试:《化开云kaiyun(中国)综合》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天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成都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
7、《近代化开云kaiyun(中国)基础》,四川大开云kaiyun(中国)工科基础化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 咨询电话:0813-5505698
应用化开云kaiyun(中国)(081704)
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其中硕士13人,博士6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材料与化开云kaiyun(中国)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是四川省“化工”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的主要研究机构有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有效物工程中心、院材料及分析测试中心等。拥有满足该开云kaiyun(中国)科进行教开云kaiyun(中国)和研究实验的场所和仪器设备。近三年来发表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8篇,承担、省部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项目40余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用化开云kaiyun(中国)是我院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腐蚀与防护:
主要从事电化开云kaiyun(中国)腐蚀试验和监测、电化开云kaiyun(中国)保护、表面技术、缓蚀剂等方面的研究;从事防腐材料、防腐工程技术研究。
2、精细化工:
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有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及技术研究。
3、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
功能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技术;复配技术研究。
4、工业分析:
从事色谱分析、光化开云kaiyun(中国)分析、电化开云kaiyun(中国)分析方法研究;工业分析技术研究、复杂物质成分及结构剖析技术研究。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5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7无机及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或808化工原理
(均含实验)
复试:《化开云kaiyun(中国)综合》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805、806、807、808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参考书目:
1、《物理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天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无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析化开云kaiyun(中国)》(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成都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化工原理》,陈敏恒编,化开云kaiyun(中国)工业出版社
7、《近代化开云kaiyun(中国)基础》,四川大开云kaiyun(中国)工科基础化开云kaiyun(中国)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联系人:颜杰、陈建 咨询电话:0813-5505698
发酵工程(082203)
我院发酵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已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发酵工程”是四川省重点开云kaiyun(中国)科。我院是“四川省生物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食品与发酵工程实验中心”是四川省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拥有“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15名,高级工程师5名,其中硕士24名,博士5名。并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所大开云kaiyun(中国)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本开云kaiyun(中国)科主要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课程包括微生物生理及遗传、发酵产物分离技术、基因工程及原理、酶开云kaiyun(中国)及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本开云kaiyun(中国)科紧密围绕酿酒、食品、制药、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开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研究方向:
1、酿酒生物技术
(1)酒类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2)酒类微生物发酵代谢调控
(3)酒类发酵工程(4)酒类微生物菌种选育
2、废物资源化及治理技术
(1)发酵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2)食品废水/废渣利用与治理
(3)造纸废水利用与治理
3、食品发酵技术
(1)发酵功能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2)发酵特种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3)发酵调味品加工原理与技术(4)高新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开云kaiyun(中国)二
809微生物开云kaiyun(中国)或806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含实验)
复试:《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同等开云kaiyun(中国)力加试:《生化工程》、《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
参考书目:
1、《微生物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2年
2、《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开云kaiyun(中国)教程》,刘玉鑫、李天全编,科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4、《生化工程》,伦世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开云kaiyun(中国)出版社
联系人:周健 咨询电话:0813- 5505872